栽培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2018-01-10 09:27孙源蔚王东晨王志彦
河北林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基部生根厚度

孙源蔚,王东晨,王志彦

(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栽培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孙源蔚,王东晨,王志彦

(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为了了解不同栽培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及最佳生根方案,以生长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兴安镇东里村1a生107速生杨根蘖苗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根蘖苗培土时苗高、培土厚度、GGR-6生根粉浓度、基部处理等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采用形态学观测、生物统计分析了影响根蘖苗生根的主要因素,并对生根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GGR-6生根粉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影响显著,其次为培土时苗高、基部处理,而培土厚度对根蘖苗生根影响较小;当速生杨根蘖苗生长到1m时,对基部进行环割处理,培土40cm后,施入GGR-6生根粉50mg/L,根蘖苗可达到最佳生根状态,根蘖苗单株平均生根数为23.62根,单株最长根长为70.67cm,单株平均根长为45.43cm。

速生杨;根蘖苗;GGR-6生根粉;培土;基部处理;苗高

在河北平原速生杨采伐更新过程中,利用采伐后的根蘖培育成林木的技术已应用较为广泛[1]。速生杨根蘖苗培育一般选用6~8a生、长势均匀、已进入采伐期的速生杨,萌芽前在距地面3cm处进行采伐,之后将伐桩锯口用湿润细土进行覆盖保湿。一般每个伐桩能长出3个以上的萌蘖,为保证更新的成功,在根蘖苗长出后保留2~3株,待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只保留其中1株根蘖苗,将其他伐除完成速生杨更新。利用这样的更新方式会产生较多长势较好但多余的根蘖苗,为提高这些根蘖苗的利用率,在其未被伐除前对其进行生根处理,生根后带根伐除这些根蘖苗并移栽。这样不仅使原有的速生杨进行了采伐更新,还培育出了新的速生杨苗木,同时提高了速生杨栽植的成活率。

目前,杨树生根主要以水培和沙培为主,苏雪辉等[2]对杨树生根性状进行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杨树无性系生根性状变化明显,大多数杨树无性系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生根特性,但是生根所需时间较长。唐洁等[3]对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生根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不同无性系在最早生根时间、主根总数及主根总长等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采用不同浓度ABT溶液预处理对各无性系诱导根平均根数和平均长度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以50mg/L ABT溶液预处理后长势最好。刘培红等[4]对2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繁殖、生长和形质特性研究表明,随着水培时间的延长,各无性系先期根增长较慢,诱导根数增长较快。

基于此,本研究以速生杨根蘖苗为试材,重点研究了速生杨根蘖苗培土时苗高、培土厚度、GGR-6生根粉浓度、速生杨根蘖苗基部处理等栽培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石家庄市藁城区兴安镇东里村,地处石家庄市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7°51′~38°18′44″,东经 114°38′45″~114°58′47″。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平原,地势、地貌对气候影响不大,气候因素分布比较均匀,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494mm,无霜期190d。

1.2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材料选取生长正常、长势相近、无病虫害107速生杨根蘖苗。107速生杨2014年春季采伐,伐前林龄6a,株行距3m×5m,平均胸径14.8cm。GGR-6为中国林科院ABT中心生产的生根粉。

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L9(34),讨论培土时的苗高、培土厚度、GGR-6生根粉浓度、速生杨基部处理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表1),每个处理30株速生杨根蘖苗,重复3次。

表1 正交试验设计

培土时的苗高指当根蘖苗分别长至1、1.5、2m时,对根蘖苗根部进行培土。

培土厚度指对根蘖苗从地面往上培土并用脚踏实的厚度,形状为梯形,上宽(苗干周围)不少于20cm,厚度分别为 30、35、40cm。

GGR-6生根粉浓度指在根蘖苗基部分别注入0、25、50mg/L的GGR-6生根粉溶液。2014年6月6日,将不同浓度的GGR-6生根粉溶液沿根蘖苗基部灌入。

基部处理中,环割是在根蘖苗基部上方10cm处用刀将表皮环割一圈;环刻是在根蘖苗基部上方10cm处用刀将苗干一侧刻伤。基部处理时间同GGR-6生根粉处理时间一致。

2015年3月6日,将处理的根蘖苗挖出,记录根蘖苗生根数量、利用卷尺测量根长、计算其平均值。

1.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AS软件(8.1版本)的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处理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数的影响

速生杨根蘖苗生根数量最多的为处理3,即速生杨根蘖苗生长到1m、培土40cm、施入GGR-6生根粉的浓度50mg/L、并对根蘖苗基部进行环割的处理下,可达到最佳生根状态,即根蘖苗单株平均生根数为23.62根/株(表2)。

根据表2极差Ra可知:各因素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数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为GGR-6生根粉浓度>培土时的苗高>基部处理>培土厚度,这说明对于速生杨根蘖苗生根数,GGR-6生根粉浓度起主要作用。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根据K值大小可知,速生杨根蘖苗生根数最优处理组合为处理3,即根蘖苗生长到1m、培土40cm、施入GGR-6生根粉的浓度50mg/L、并对根蘖苗基部进行环割的处理。通过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图1),可以看出随着苗木越来越高,速生杨根蘖苗平均生根数越来越少;而随着培土高度、GRR-6生根粉浓度的增加,速生杨根蘖苗平均生根数越来越多;环割比环刻对速生杨根蘖苗平均生根数效果更好。从方差分析结果(表3)可知:GGR-6生根粉浓度、培土时的苗高、基部处理、培土厚度各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

图1 不同栽培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平均生根数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最大根长的影响

如表2所示,速生杨根蘖苗最大根长为处理3,即在根蘖苗生长到1m、培土40cm、施入GGR-6生根粉的浓度50mg/L、并对根蘖苗基部进行环割的处理下,可达到最佳生根状态,根蘖苗单株最长根长为70.67cm。

表2 各栽培处理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表3 平均生根数方差分析

表4 平均最大根长方差分析

通过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图2),可以看出随着苗木越来越高,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最大根长越来越短;而随着培土高度、GRR-6生根粉浓度的增加,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最大根长越来越长;环割比环刻对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最大根长效果更好。从方差分析结果(表4)可知:GGR-6生根粉浓度、培土时的苗高、基部处理、培土厚度各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

图2 不同栽培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最大根长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平均根长的影响

如表2所示,速生杨根蘖苗生根数量最多的为处理3,即在根蘖苗生长到1m、培土40cm、施入GGR-6生根粉的浓度50mg/L、并对根蘖苗基部进行环割的处理下,可达到最佳生根状态,即根蘖苗单株平均根长为45.43cm。

图3 不同栽培措施对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根长的影响

通过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图3),可以看出随着培土时间越来越晚,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根长越来越短;而随着培土高度、GGR-6生根粉浓度的增加,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根长越来越长;环割比环刻对速生杨根蘖苗平均根长效果更好。从方差分析结果可知(表5):GGR-6生根粉浓度、培土时间、基部处理、培土厚度各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

表5 平均根长方差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GGR-6生根粉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生根粉在速生杨根蘖苗生根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宜浓度的生根粉可提高根蘖苗生根数、最大根长、平均根长。总体上看,无论GGR-6浓度为多少,在生根数、最大根长、平均根长及成活率上均优于不施用GGR-6,且随着施用GGR-6生根粉浓度增加,生的须根逐渐增加,生出的根系逐渐加粗。具体分析,随着GRR-6生根粉浓度的增加,所测各项指标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以施用50mg/L GGR-6生根粉效果最佳。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生根粉的施用对杨树及其他木本植物生根具有重要作用[2-10]。

3.2 培土时的苗高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对比培土时的苗高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发现,当根蘖苗生长到1m的时候进行处理效果最佳。随着速生杨不断的进行营养生长,速生杨的新生根系生长减缓,再进行相应生根处理,生根效果逐渐减弱。因此最佳的生根处理的最佳时间,为根蘖苗生长到1m时。在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研究中,生根的处理时间尤为关键,只有在根系生长活跃的时间内进行生根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生根效果[11-13]。

3.3 基部处理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对根蘖苗基部进行处理,主要影响到其生根的多少及分布。对基部进行处理的根蘖苗较未进行处理的根蘖苗生根多。对比环刻和环割两种基部处理方式,基部进行环刻处理的根蘖苗生长出的须根,重点分布在环刻口下,分布多集中在一侧,其余区域形成的须根较少;基部进行环割处理的根蘖苗生长出的须根分布均匀,重点分布在环剥口下方的所有区域,分布很均匀且生出的须根较多。分析原因,环刻与环割后,能够暂时切断树体上下营养的通道,从根系中吸收的营养成分积累在根部,从而促进根蘖苗须根的生长[14]。

3.4 培土厚度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培土厚度对速生杨根蘖苗生根影响较小。但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培土厚度的增加,根蘖苗可生根的范围增大,只要是树体被土覆盖区域,均有须根生长。但与其他因素相比,培土厚度对根蘖苗生根影响较小。

[1]李占民,王泽民,王志彦,等.河北平原速生杨根蘖林培育技术试验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13(3):3-5.

[2]苏雪辉,赵自成,张小强.杨树生根性状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8,35(4):32-35.

[3]唐洁,汤玉喜,吴敏.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生根性状的遗传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6):23-26.

[4]刘培红,王晓英,王明奎.2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繁殖、生长和形质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8):31-33.

[5]刘俊正.GGR在苹果梨树上应用实验报告[J].甘肃科技.2004,20(9):186-187.

[6]尹继波.GGR-6号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榆叶梅生根粉浸条扦插试验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255.

[7]祖磊.耐冬山茶扦插繁殖与生根机理的研究[D].青岛:莱阳农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

[8]岳丁军.提高落叶松造林成活率的对比试验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2):229.

[9]薛磊.ABT生根粉在毛白杨扦插育苗上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5):44-47.

[10]张君梅,申威志.生根粉在育苗中的应用[J].内蒙古林业,2002(7):32.

[11]张红梅.杨树遗传转化及超声波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

[12]梁立东,杜鹏飞,李守忠,等.引进俄罗斯杨树新品种硬枝扦插生根能力研究[J].林业科技,2012,37(5):1-3.

[13]裴莹.欧美杨107、108在新乡市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9.

[14]杜兰英,刘攀峰,朱景乐,等.环剥与环割强度对果园化栽培条件下杜仲生长和结果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8):14-18.

Effect of Extraneous Factors on Rooting of Populus×euramericana cv.‘Nneva’.

SUN Yuan-wei,WANG Dong-chen,WANG Zhi-yan
(Hebei 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the Populus×euramericana cv.‘Nneva’.root suckers which grew at Xingan town of Gaocheng District of Shijiazhuang City of one year for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ight of seedling、hilling thickness、GGR-6 content、base treatment on the rooting indu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GR-6 conten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n rooting,hilling time and base treatment was also important.The suitable rooting induction regulator was when Populus×euramericana cv.‘Nneva’.root suckers grew to 1 m、hilling thickness was 40 cm、GGR-6 50 mg/L and ring girding the root with average rooting number 23.62 cm、average maximum root length 70.67 cm、average root length 45.43 cm.

Populus×euramericana cv.‘Nneva’.;Root sucker;GGR-6 root induction;Hill up;Trunk base treatment;Height of seeding

S792.11

A

1002-3356(2017)04-0011-04

2017-10-23

孙源蔚(1986-),男,硕士,林业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林木良种培育。

猜你喜欢
基部生根厚度
大厚度填土场地勘察方法探讨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诗要有温度,有厚度
深耕,才会有报道的温度和厚度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加权平均厚度法计算变厚度钢壳体在均匀外部压力作用下的屈曲应力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