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

2018-01-10 10: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球网球辅助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8)

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

郭有军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

本研究以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辅助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某大学公体课学生为调查和实验对象,研究中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等对高校网球体育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辅助教学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发球机辅助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对学校场地利用、教师教学、提高学生技术动作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心理的影响。实验表明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网球发球机辅助教学,第一,有助于提高公选课学生的网球运动适应能力,快速适应教学环境,为迅速掌握网球击球技术奠定基础;第二,有助于解决教学难点;第三,有助于提高网球教学的组织效率。

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辅助教学;实验研究

一、前言

如今高校网球公选课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网球运动在高校公选课程中备受学生追捧,选修网球课程的学生人数屡增不减,与网球相关的课程也在相应的逐渐增多。但网球公选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场地少且破损严重、师资力量短缺、器械资源少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对网球公选课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得不提出对网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如果大量限制选修网球公选课的学生人数会严重挫伤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前景,如果还按照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又达不到理想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1]。因此,本研究拟将网球发球机这一教学手段引入到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中,讨论研究其对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资料库、资料室,检索和查阅有关高校网球发展现状、高校非体育专业网球学生发展现状、高校非体育专业网球学生对于网球课程教学的身心满意度,以及应用“网球发球机”等辅助性器材进行教学对于高校网球教学效果的实际影响情况等相关文献资料。

(二)教学实验法

以某大学体育学院13级公选课学生2个网球选修班共38位男性学生为实验对象。

实施内容:对照班采用原有的教学模式,即采用以技术学习、学生互相喂球练习、对墙练习、场地练习的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引入发球机,在对照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第4周引入发球机,替代学生相互喂球练习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分为4组,每组6-7人,4-8周实施定点多球练习和双人组合练习,9-11周实施正反拍组合练习,12-15周实施移动多球练习。各个阶段的练习要求正反手各练习2组,每组次数均为15次,即参与练习的学生每次课正反手各击球30次,共60次。每次课4个组轮流进行,但由于时间限制,每次课只能有2-3个组进行练习,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次课都进行发球机练习。

实验控制:本研究采用单盲法对实验对象进行控制,即实施者了解实验计划而实验对象不了解。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外不要进行网球练习。

测试内容、时间和指标:第8周期中考核对墙击球。指标:连续击球次数、技术评定分数;第16周期末考核两人场地对练。指标:连续击球次数、技术评定分数。

达标要求:正反手连续击球6次为及格,10次为满分。

技评要求:采用100分制,教师根据击球动作和效果给予相应技评分数,击球次数少于6次者不能参与技评。

(三)数理统计法

各个指标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所有的统计处理都是在SPSS17.0上进行的。采用配对T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的组内差异性进行了检验,采用异方差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中和期末考核的组间差异性进行了检验。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网球公选课期中与期末考核实验结果

1.高校网球公选课期中考核结果

在教学周的第8周,实施发球机教学的第5周,进行了期中考核:对墙击球。

从达标和技评两方面进行了评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期中考核达标与技评统计(N=38)

注:*表示T检验结果p<0.05,对照组组内正、反手达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示T检验结果p<0.01,对照组组内正、反手技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如表1所示:期中考核阶段,对照组的正手达标和技评的平均值优于实验组,但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反,实验组学生反手达标和技评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但T检验结果同样显示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均显示出正手达标和技评的平均值高于反手,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组内正反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却显示出正手达标(p<0.05)和技评(p<0.01)优于反手具有显著性。

2.高校网球公选课期末考核结果

学期末,考核内容为:场地对打。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技术和达标进行了评定,其结果见表2。

表2 对照组实验组技术统计表(N=38)

注:*表示T检验结果p<0.01,对照组组内正、反手达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示T检验结果p<0.01,对照组组内正、反手技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表2可见,在正反手达标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表现出正手强,反手弱的特点。实验组和对照组正反手达标之间均无差异。在正反手技评方面,对照组同样表现出了正手强,反手弱的特点,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正反手技评则表现出了较均衡的特点。把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来看,正手技评两组之间无差异,而反手技术实验组好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高校通过引入发球机辅助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反手技术效果显著,改善了学生正反手技术水平差异性较大的状况。

(二)网球球发球机辅助教学的影响因素

1.网球发球机辅助教学对教师教学的影响

高校网球公选课在传统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存在教师少、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等的问题。现在的高校网球公选课只有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动作讲解和示范,讲解较集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课上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安排学生进行分散练习,之后教师釆用巡回观察的方式对学生出现的技术动作问题逐一进行示范指正。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一节课最多就只能指导几个学生,只适合人数较少的班级,人数一多则会出现教师顾及不暇的状况,不能全面的教导学习动作初期的部分学生,从而导致教学出现不均衡的状况。一部分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获得教师的正确指导,在学习初期形成了错误的技术动作,时间一久动作定型之后就很难纠正了[2]。

当网球发球机引入到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中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同时观察多个场地练习网球的学生,尽可能的顾及到上课中的每一位学生,这样节省了教师给学生“喂球”的时间,从而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动作,在学习网球初期形成正确的动作技术[3]。教师拥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关注更多的学生增加师生互动,这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更提高了高校网球公选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了提高整体学生网球技战术水平以及改善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效果的目的[4]。

2.网球发球机辅助教学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影响

将网球发球机引入到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中的训练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一个小组使用一台网球发球机,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各个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学习,共同进步的思想贯穿于每一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这时的教师是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进行统筹规划,教授学生在练习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技巧,并且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小组长,他们负责管理整个小组的组织形式、练习时间和课堂纪律,争取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本研究拟将网球发球机引入到高校网球公选课课堂中,明显的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击球效率和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认识。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做到积极地捡球,保持发球机的正常运转,在练习过程中他们之间相互提醒出现的错误动作,在进行单球的训练时,水平较高的同学也能够做到尽量多的对组内水平低的同学进行帮带,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相应的频繁了很多,从而全面促进了高校网球公选课学生整体网球水平的提高[5]。因此,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进行辅助性教学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

3.网球发球机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使学生快速对网球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网球的自我效能感从而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网球学习是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对学生的心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他把自己的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网球公选课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教学始终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地主观能动性,而对网球的学习只有让学生形成这一观点,才能让自己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网球,提升自身的技战术水平。当今高校也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例如场地过少导致教师在网球教学课程进行中的指导范围有限,同时也让学生在打球中学习的进度较慢,导致学生动作的动力定型慢经常出现失误,打不起回合的情况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网球这个项目的喜爱程度,导致部分学生觉得学习网球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将网球发球机引入到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中之后,这些限制性因素则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第一,会使学生击打网球的时间和次数明显增多。也就是说会增加学生与网球接触的时间,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对网球学习的兴趣;第二,提高了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度。也就是说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机会会增加,从而使学生可以及时的接受教师的指导改正动作,这样会增加学生对网球公选课程的重视程度;第三,可以加快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和正确动力定型的速度,从而降低他们对网球学习的难度认识,增强他们学习网球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在课程结束后愿意继续积极的参与网球运动。由此可见,高校网球公选课通过网球发球机进行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网球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四、网球发球机辅助教学引入的现代启示

(一)促进了正反手技术的均衡发展

正手击球技术和反手击球技术是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大纲要求以及期末考核等各个方面二者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研究发现,当今高校公选课网球课在教学中往往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为相对于学生学习正手击球技术而言,反手击球技术较难于学习和掌握。在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学生就出现了与之相同的学习情况,普遍表现为掌握反手击球技术较慢。课堂上学生在对墙练习和场上两人对练的时候,都过于依赖使用正手击球,从而造成了反手击球技术使用频率过低或不使用的现象,导致反手击球技术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中一直难以突破。在实验组,由于有网球发球机作为辅助教学,保证了发给学生正反手方向的球在个数、频率、速度等上的一致性,因此学生正反手的技术动作得到了均衡的发展。由此可见,发球机引入网球教学,提高了学生反手技术,解决了以往反手明显比正手弱的教学难点,这也是引入发球机在技术教学中最成功的亮点。

(二)增强教师和学生互动,教学组织更高效

由于引入网球发球机作为辅助性教学,节省了老师和学生“喂球”的时间,增加了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整个教学变得更加流畅有序并且十分高效[17]。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进行辅助教学,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和次数以及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和次数增加了,从而保证了教学密度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网球传统教学方法中场地、师资不足等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网球基本技术动作,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可见,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进行辅助性教学这一实施方案非常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值得加以推广[18]。在推广之前必须让校领导、国家以及社会充分认识把网球发球机引入高校网球公选课中作为辅助性教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从而加大对网球公选课教学的资金设备投入,完善网球发球机、场地等硬件设施以及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学理念以及业务教学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气氛

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网球的时候都觉得网球是一项十分有趣的运动项目,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高昂,但是时间一久,却发现网球运动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在独自练习的过程中由于击球技术不到位,对球性的了解不精,很难控制好球的方向[19]。在对照组中,很多学生存在这种状况,因而往往把球打的满场乱飞,把“打网球”变成了“捡网球”,久而久之对网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降低了。而在实验组中,由于引入网球发球机进行辅助教学,给学生发的球速、频率、个数等比较平均,而且线路和落点也相对比较稳定,这与对墙练习和两个人对练相比,大大降低了学生接球的难度,从而增强了学生对网球学习的信心。高校网球公选课引入发球机进行辅助教学对学生练习初期形成完整、规范、稳定的动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本研究中经过教学实验发现,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对比可知,引入网球发球机辅助教学练习,使得学生的正反手击球技术基本趋于稳定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磨合,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场上进行对拉、对练,不进状态好,而且增强了对网球运动的信心。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进行试验后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出了教学中引入发球机辅助教学明显功效,同样增强了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增进了友谊,缓和了课堂气氛。

[1]吴建辉.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2):90-91.

[2]陶蕴文.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公选课开展的体育环境因素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赵芳.十步网球教学法对地方高校网球公选课教学的启示[J].运动,2015,(21):68-69.

[4]杨俊.高校网球公选课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初探[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189-246.

郭有军(1986.06-),男,汉族,河北邯郸,硕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发球网球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提高排球发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