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下的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探讨

2018-01-10 13:54卢永康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杉树造林技术经济效益

卢永康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持续破坏。因此,世界各国为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始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齐头并进,达到两者的和谐发展。自从我国对林场实施改革后,激励林场以高效生态型造林为目标,逐步转变传统的营造方式。杉树作为经济与生态必不可少的树种,不仅有效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而且占据整个林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地位。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杉树具有的经济功能以及生态功能,其次基于经济效益视角下对杉树的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展开探讨,最后分析杉树造林技术的优点以及造林效果。

[关键词]:经济效益;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存的森林资源远远达不到社会逐渐上升的需求,这就使得人造林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早已意识到人造林场的重要性并且不断对其进行改革[1]。杉树造林作为林业资源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一项长期的庞大造林工程,不仅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改善城市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改良地下土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杉树营造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需要杉树技术管理员细心了解杉树的种植习性及特点,保证杉树在适合的温度环境中成长,掌握更多的杉树种植技术。

1 杉树的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

1.1杉树的经济功能

杉树是广西特有的树种之一,归属松科乔木,木质硬度适中,纹理平直,散发着独特的香味并具有防虫蚁作用。杉树从种植直到产生经济效益需要十年左右时间,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建材、电力、桥梁、农具及生活用具等,占据全国建材市场的25%。由此可以看出,杉树具有的经济效益是其它树种远远不能相比的,对于整个林场发挥重要作用。

1.2 杉树的生态功能

杉树包含的种类繁多,而且各个品种的生长高度以及冬季着叶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的意义也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杉树的根系较为发达,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稳固土质。杉树虽然生长于广西耐不住严寒,但喜欢生长在背坡无风处,因此在海拔500~4000米的高度范围内为最佳生长地,对于提高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具有重要作用[2]。

2 基于经济效益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

2.1 种子采集

杉树种子采集的质量是营造杉树的基础,直接关乎杉树成长中的出芽率和生长率,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要给予重视。一般在每年的十一月份采集树种,选择树干圆润通透生长于15~30年之间的母树树种,当母树生长到最佳状态果大饱满、树种球颜色为黄褐色时采种,并且将采集过的树种放置于通风干燥的房间内保存,保证树种质量不受损坏。在进行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含有0.5%高锰酸钾溶液1小时消毒,结束后使用清水洗净树种。

2.2 整地造林

选择种植地时要从气候、地形、温度、光线、土壤以及通风条件等多方面进行挑选,依据杉树的生长特点正确选择温度变化小、光照时间短及土壤肥沃的环境中,整地挖中明坑面规格30cm*30cm*30cm。对于选择出来的种植地修正梳理,尤其是整地内存在的杂草、灌木丛及藤条收拾干净,为杉树的种植清理出空间。如有必要大火焚烧杂物,选择无风或者是微风的阴天环境,保持土壤肥力,并且施放基肥250g镁锌肥,避免土质营养的流失[3]。

2.3 病虫害防治

杉苗的选择要选用木地通透浸润正常生长的粗壮和没有病虫害的母株结出来的果实,大概生长到九成熟就开始摘取,经过保存晒制后,选择早期脱壳过的树种作为播种的育苗。参照杉树苗播种办法,均匀撒播于准备好的整地上,同时选择均匀的泥土覆盖于播种层面上,并保持足够的细度,种植密度为222株,株行距为1.5m*2.0m,并施加磷肥,保证杉苗长大,做好病虫害防护措施。在盛花期喷洒0.2%的磷酸二氢钾,把健树作为栽培的基础,主要以预防为主,药剂的防治主要在幼果期和花后进行。当播种过程结束后的50天左右长出整齐幼苗,在这个阶段做好揭草工作,以及防鸟、防旱和防低温,同时适时进行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当幼苗生长整齐后的2个月,幼苗开始进入生根迅速期,在这个时期要做好抵抗旱涝灾害及歪倒病等的防治工作。

2.4 施肥与透水浇灌

杉树施肥主要以土杂肥为主,比如堆肥、厩肥、塘泥、火烧土等,就地积造,立即使用。许多林场与牲畜养殖地进行合作,实行林牧结合,取得显著成效。杉树不易透水,透水性差,我们选择使用保水剂,注意保持树干和根部的水分适当。

2.5 除草抚育

借助种植行作为中线,在第一年第一次抚育除草工作中带状挖草头,即沿着中线挖除杉树上方六十公分和杉树下方40公分的杂草连根拔除。砍伐杉树外面或者周围的杂草和灌木丛,根系保持在二十公分以下。第二年抚育管理都是携带铁铲,把杉树带内的杂草草头全部铲除干净,连带杉树外面或者周围的杂草一并砍伐完毕,保持根系在二十公分以下。

2.6 机械作业

在杉树成长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加强抚育工作管理,包括砍伐幼苗管理和使用透水浇灌尤其是幼林郁闭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全部可以查看出来,这个时期是苗木成长的关键阶段,开始对杉树进行成林管理。我们一般首先是对杉树树冠下的层水进行处理,避免出现遁压树木的情况[4]。在对生长势头不好的杉树苗清理时,坚持砍除小的、保留大的原则,尽可能保存住较多的成树育苗。在砍伐过程中,重点观察树苗是否存在病虫害、病木、腐朽木等情况,如果存在上述现象,就要一一进行砍除,为剩余生长态势良好的树苗腾出更多的生长空间,从而生长速度快,发育更为成熟。

3 经济效益下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的效益

3.1 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杉树的经济价值从两方面分析,一种是直接作为木材销售给社会各个行业需要的商家,另外一种是作为绿化树种進行售卖。参照《森林调查手册》关于对杉树生长经济效益的总结显示,高效经济生态型营林创造的经济效益与传统型营林对比有较大差异,从下图可以看出林场改革后实施高效经济生态型所带来的优势(见表1)。endprint

表1 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与传统性经济效益比较表

造林技术 十年前投入(万元/km2) 十年后产出(万元/km2) 经济效益(万元/km2)

传统型 0.5632 37.2013 36.5426

高效经济生态型 0.2485 33.5610 46.2813

增加(万元/km2) 0 0 8.924

这种经济效益的差别体现在从杉树树苗播种育苗的成活率、工作人员的培育方法以及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管理等方面。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林面积和采伐,降低了造林技术的成本。一般来讲杉树从幼苗培育直到成树成林,必须要连续抚育三次以上,但高效新型技术却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收益,因为新型造林技术下依赖于自然条件的要求很少,成长出来的林相更为整齐[5]。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对水土保持情况较好,有机土质流失少,土壤肥力全部供应于杉树的生长,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杉树幼林的生长。

3.2 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生态效益分析

首先,杉树在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的应用下,具有不抚育、不炼山的特点,并且能够保护林场其它植物,预防在不良天气下减少水土流失速度,净化空气质量,改善由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恶化问题。加之杉树根系发达,对于广西地区山坡水土流失起到一定作用。其次,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下的杉树生长更为整齐均匀,对于稳固周围植物起到积极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林场的绿化面积有所增加,维护了广西林场的生态平衡。最后上文提到杉树应用新型造林技术提高了整个林场空间利用率,确定了杉树在林场的地位,将杉树作为主要品种来种植,并以服务生态系统为目的,将林场地表的乔木、草类和灌木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保持和谐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6]。

4 结语

自从我国对林场实施改革以后,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成为广西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较于传统造林技术具有诸多造林优点。杉树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具有重要价值,新型造林技术免去炼山和全垦,减少抚育管理次数,有效稳固水土,避免水土流失,创造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融合,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驭天.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应用研究[J].北京农业,2015,(35):69-70.

[2] 蒙建华.杉树高效经济生态型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J].吉林農业,2015,(12):109-110.

[3]李生财. 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探讨[J]. 福建农业,2015,(06):43.

[4] 杨秀榜.浅析锦屏县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J].大科技,2014,(18):231-231,232.

[5] 廖正思.浅谈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10):75-76.

[6] 黄达帅.杉木造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21):132-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杉树造林技术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妈妈的“跟屁虫”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杉树
大受欢迎的杉树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