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如何识别人脸的?

2018-01-10 17:59
东方企业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弧菌炎症性乌贼

AI是如何识别人脸的?

目前多数面部识别系统都是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来实现的。学习的内容(即技术原理)是采用多层人工神经网络,(一般是卷积神经网络,这里说的神经网络并非生物神经网络,而是由大量称为“人工神经元”的计算单元互联而成的网络结构)对输入的数字照片进行一层一层的变换处理,最终得到一个由若干数字组成的特征串(比如500个数字),可以将其理解为密码。所谓的学习过程就是用這些照片不断地去调整多层神经网络中每一层完成变换所需要的参数,直到训练集中的所有照片都能够被归类给正确的那个人。

应用于人脸解锁时,拿到手机首先需要注册自己的脸,也就是先让系统采集你的照片,用之前通过深度学习掌握的方法提取照片的特征串,然后存储到安全的地方。这个过程类似于密码设置。在你刷脸解锁时,系统再拍摄一张你的照片,必要时也可以多张,同样提取特征串——这相当于输入密码;如果这个特征串和系统存储的特征串足够相似(注意:这里和密码是不一样的,密码要求完全一样),就可以解锁了。

长得好看就是人生赢家?

“人丑就要多读书”,但这句话还可能有另外一种打开方式:你长得美的话,读书多我们也不信你。是不是感觉这个世界还是挺公平的?

科学家们研究了人的面容对科研交流(科普)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科学家的脸看上去让人觉得他能力突出或者品行端正,人们就更有兴趣去了解他的科研工作,也会觉得他的研究水平较高;而对于那些高颜值的科学家们,人们虽然会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感兴趣,却对工作质量没有太高的期待。面对给出的科普性视频,大家更愿意选择去看长得有趣的科学家的视频;当一个科学家看起来像是优秀科学家时,人们也会相对地觉得他的科研水平很高。

说到底,这种判断依然是基于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颜值对科研选择和评价的不同影响说明,虽然在大家心里科学家是真理的追求者,个人魅力有限,但大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把科学交流看成是一种需要美感和情绪影响的娱乐活动。

夏威夷乌贼的“发光隐形衣”究竟是什么?

动物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吃掉,因此躲避天敌是它们永远的共同话题。有些动物能够急速逃命,有些动物会变色,有些则是会装死。不过还有些动物,比如夏威夷乌贼,它们可以通过发光来隐藏自己。

夏威夷乌贼生活在夏威夷的海岸,白天睡觉,晚上觅食。它们痛恨每一个月光皎洁的明亮夜晚——可恶的月亮和星星将岸边的浅水区照得透透的,给每个游动在浅水中的动物都罩上了一团醒目的黑影,这将告诉捕食者们“食物在这儿”。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夏威夷乌贼的选择是与哈氏弧菌“同居”。它在每次换气的时候把哈氏弧菌吞进身体中,而当夜幕降临,哈氏弧菌就会在乌贼的腹侧发光,乌贼自己则可以依靠内部的组织,把哈氏弧菌发出的光调节到和月光星光差不多的光度,这样一来,这个聪明的家伙就像是披了一层发光的隐形衣,捕食者也就完全就看不见它的影子了。等到了白天,乌贼再将哈氏弧菌排出体外,即便体内仍有残留,由于菌种密度达不到发光要求,它们就不再发挥作用了。

肠道为什么会发炎?

通常,科学家认为炎症性肠道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患者的免疫细胞失控,并对患者自己发动攻击)。然而,日本应庆大学的科学家盯上了一种叫做克雷伯氏菌的细菌。克雷伯氏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健康人口腔和胃肠道中的细菌。一般来说,它可以和宿主和谐相处,只有宿主出现免疫力低下的情况,比如艾滋病、服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才会引起感染,诱发炎症性肠病。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与其说克雷伯氏菌引起了肠道菌群紊乱、继而引起炎症性肠病,不如说是因为宿主的肠道菌群已经发生紊乱,才给了克雷伯氏菌作乱的机会,继而引起炎症性肠病。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因为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衡的时候,口腔细菌,尤其是克雷伯氏菌就会“占领”肠道,激活免疫细胞TH1,从而引发肠道炎症。由此看来,健康的肠道菌群环境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免疫系统紊乱,甚而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弧菌炎症性乌贼
ErbB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注意:这种菌很“要命”
美味海鲜为何会变成致命毒物
吃辣条会诱发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能生宝宝吗
长期腹泻可能是什么病
把手掌放在画纸上描一描,画出一只乌贼吧
被误解的乌贼
一则病例引发有关弧菌对淡水养殖影响的思考
乌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