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河阳

2018-01-10 03:53尚凌宇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朱氏书童石狮子

尚凌宇

编者按:江南佳丽地,浙里有故事。从河姆渡到良渚,从钱塘江到西湖,浙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地如其名,或更迭或延续,都在子孙的血脉里流淌。地名,是一种传承,更是浓浓的乡愁……自本刊推出“浙里的故事”征文活动以来,收到了不少来稿,本期“同题赛场”继续选刊佳作3篇,以飨读者。

午后的阳光斜射在古朴幽静的一排排木屋上,显得那么闲适。

我漫步于小巷中,踩在泥石搭成的小径中,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给我轻松的心情。走着走着,不经意间看到了一扇白墙黑瓦的大门,上面赫然写着“八士门”三个大字。我心生好奇,于是快步走上前。

那门高约三米半,两边有两尊无头石兽——我认不出那是什么;门的内侧有两个高大的石柱,但因为岁月的洗刷已然褪色,与旁边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两边的瓦上已经荒草萋萋,与两排的木屋共同构成了乡间的景色,与阳光相映衬。

我轻轻抚摸着石柱,不由得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但——这八士门到底有什么过往呢?我决定去一探究竟。

我在巷边遇到了一位老者,向他简单地道明原因后,就向他询问起这八士门的历史。从老人缓缓的讲述中,一个故事慢慢地呈现。

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学院看到朱先生在修家谱,就问他祖上有何名人,朱先生便自豪地历数河阳朱氏的祖上——宋元时期八个进士的名字。当朱先生说到朱绂、朱绶是兄弟俩,同为宋绍圣进士,朱晞、朱藻、朱孝忞、朱有泰祖孙六代中就有四代中了进士时,朱元璋拍案叫绝:“稀罕,稀罕!朱氏真是望族也。”朱先生又说河阳“八士门”就是他爷爷为了纪念八进士,教育子孙后代读书上进而建的。朱元璋听后高兴地脱口而出:“好!朕赐你一对‘稀罕,放在八士门前。”朱先生听后一愣,君无戏言啊!“稀罕为何物?怎能恩赐呢?”忙说:“谢万岁!只是臣一时弄不明白,请问万岁,‘稀罕是何物?”朱元璋本来是随口说出来的,被朱先生这样一问,一时语塞,答不上来,脸一红,靈机一动,正色道:“稀是稀奇,罕是罕见,先生是一代名儒,有名的大学问家,连‘稀罕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吗?朕命你打造一对,送回家乡安放。”朱先生只得领旨谢恩。

朱先生回府后,左思右想,也想不出“稀罕”的样子来,十分烦恼。书童见朱先生寝食不安,便问先生为什么烦恼,先生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书童。书童笑道:“这有什么难!那些王公贵族门前都有一对石狮子,打一对石狮子回去就是了。”朱先生摇了摇头说:“不行,石狮子不稀罕啊!”书童随口说:“去了头不就稀罕了吗?”朱先生说:“对,还是你有办法。”于是,画了图纸,命石匠打造一对无头、狮身、蛙脚的石怪兽运回家乡,安放在八士门前。

听完老者的讲述,我才知道原来这小小的门里还藏着这么多的历史。谢过老者,当我再次走在那条小路上的时候,我不禁对这八士门有了新的敬畏。

斜阳照在我的脸上,回望八士门,发现“稀罕”留下了长长的身影,填满了整条古街……

[【老师快评】]

有人说,走进缙云河阳古村,犹如翻阅一部厚重的时间之书。小作者以朴实、自然、诗意的笔调,为我们悄悄打开了河阳这部历史之书,向我们娓娓讲述文物“稀罕”的来历,带我们走进河阳古巷里,去触摸历史的沧桑,感受河阳朱氏的耕读家风,使人不禁神往这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指导老师:黄雪琴

猜你喜欢
朱氏书童石狮子
王祥卧冰
汉字大变脸等
题湼瓦河边中华石狮子
有趣的数字绕口令
一副谜联
朱氏妇科:大医无秘方
JOKES
石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