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成绩却还是上不去?

2018-01-10 01:33刘泽璇
求学·文科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题海战术做题大脑

刘泽璇

“为什么我每天刷题,分数总不见提高?”

“为什么我每天认真听课,作业还是不会做?”

“为什么我背古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一到考试就想不起来?”

……

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成绩却还是上不去?”其实不用急于自责,对于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来说,努力了却没有取得好成绩,唯一的解释就是学习策略出了问题。

1.过度学习

长时间学习某门功课会有弊端,主要有两点:

(1)边际递减效应

2小时是一个极限分水岭,学习某一门科目超过2小时,效果会越来越差,甚至没有效果。这对高中生而言是致命的,因为时间根本经不起浪费。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同一门科目较长时间后,就需要切换到其他学科。

另外,课间也应该休息。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借着休息时间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比如画一幅简笔画,看看窗外的风景,听听音乐,或者单纯到教室外走一走,帮助大脑更换频段,暂时转移注意力,会让你的大脑愿意维持下一节课40分钟的专注。

(2)刻意练习

对于一个难题或者新的问题,我们习惯于反复练习以彻底掌握。在刚开始时,我们会有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在“学习区”(不舒适区)的刻意练习过程。但反复练习会让大脑进入一种惯性模式,即进入“舒适区”,看似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其实大脑处于停止思考的状态。

学习心理学证实,间隔学习效果会更好,即对于新知识、较难的题目,总计需要2个小时的练习才能掌握,那么, 一次性学习的效果最差,但通过多次短时间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巩固神经元连接,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例如复习数学的立体几何,早、中、晚自习分别抽出一段时间练习该题型,那么你对题目的理解会越来越准确,而且有利于巩固记忆。

2.题海战术

很多人对做题的本质含义并不理解,认为做题多就有效果,其实不然。要掌握一个知识点,一定程度的练习是必要的。适度练习与题海战术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做题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夠提炼做题思维。

要想做到真正高效的学习,那就必须不断调整和总结做题思路,以知识点(公理、定理)为中心,整合各个问题,借助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刷完题后重新审视题目,思考它属于哪个考点,用的是哪个定理,这个题目如何运用相关的知识等。渐渐地,大脑中会形成一张密密的网,囊括所有相关联的知识点。

3.学习错觉

心理学有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的记忆策略是反复阅读材料,从而产生自己正在学习的错觉,因为反复阅读提高了流利度,但流利度提升并不意味着对材料有更好的记忆和理解。

同学们不妨运用“反复阅读+自我测试”的策略,这个策略会使复习效果更显著。一方面,“自我测试”能够让人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薄弱点是什么;另一方面,“自我测试”会产生生成效应,让学习者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记忆效果更佳。所以同学们在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一篇文言文后,可以测试只背某个段落,看看自己是否能背出来;或者背完理科一章的知识点后,在纸上梳理一遍框架,看看自己是否能准确地写出来……这样效果会更佳。

知道问题在哪,才能对症下药。那些“杀不死”你的陷阱,必将使你更强大!愿同学们在学习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猜你喜欢
题海战术做题大脑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注重解题反思 回避题海战术——一道导数压轴题的多角度思考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同题异学(1)
魔幻薪题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