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我都懂,可我偏不听

2018-01-10 01:33李琳
求学·文科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指指点点校报学姐

李琳

“别试了,再试也没用。”

“上学有什么用?毕业后还不是照样要打工挣钱。”

……

今天,你用语言干扰别人的生活了吗?

(一)

記得初入大学时,我们最先面对的是学长学姐的经验炮轰,他们似乎习惯了对自己的经验侃侃而谈,诸如“这个社团不好”“那个专业难学”“挂过科的大学才算完整”之类的话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似乎所有新生都会重蹈他们的覆辙一般。而当我说出我想进校报编辑部时,他们有些不可置信,随后趾高气扬地说:“那太难了,你还是算了吧。”他们喋喋不休,陈列了多条理由,就好像我进不了编辑部已经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将信将疑之下,我抱着侥幸的心态试了试,没想到竟然被校报编辑部录取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听信了他们的意见的话,今天我也就不会坐在校报主编的位置上了。

诚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乏对别人指手画脚的人,而且大多数人都曾扮演过这种角色,他们标榜着“过来人”的身份,自以为掌握了世间的规则,以有绝对发言权的姿态去审视,去批判,去否定别人,将自身偶然的经验当作大道理。在他们眼里,除自己曾经得到过的结果之外没有别的选择余地;而对于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或希望别人也得不到。

(二)

生活中有两种事应该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干扰别人的人生,二是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作“羊群效应”,是指人们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进而做出判断和反应的心理过程。假使我们一直忠于他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便会成为“沉默的螺旋”。

我的一位直系学姐,年纪轻轻就已经斩获多项省级大奖,可谓荣誉加身,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别人一度认为她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就止步于此,然而她却突然选择去国外进修,追捧者中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你已经这么优秀了,何必多此一举?”她一笑置之。在优秀毕业生典礼中,她的演讲掷地有声:“我深知我的弱点,所以我所走的每一步都不能交给别人,如果理解的目光实在太少,那么也只有我才是自己的退路。”

忠于自己,是过滤外界尖锐和质疑的声音,对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有清晰的决断。如果过于注重他人的意见,就容易顾此失彼,不断降低自己的姿态去迎合这种畸形的人生观。因此,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善待自己,在喧闹的世界之中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三)

著名企业家琳达·罗滕伯格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是关于两名战斗机飞行员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的。第一名飞行员说:“我的导师教给我一千条驾驶战斗机的守则。”另一人说:“我的导师只教了我三条。”第一个人听后扬扬得意,第二个人又接着说:“我的导师告诉我有三件事千万不能做,其他的都由我自己看着办。”

规则的存在是由于其被大多数人认可,而不是拥有至上的真理性。乔布斯在给年轻人的30个忠告中写道:“我们需要的不是对规则的机械遵循,而是对规则有所突破。”世界上任何事情并不是非零即一的,也并非都会落入某个既定的结果中,因为每个人都处在“试错”的过程里。

每个人都有形色各异的生活轨迹,有的人35岁时还囿于生计,有的人在18岁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职业;有的人25岁时就有了家室,有的人到了30岁依旧在追寻真爱。人生这一漫漫过程,何来前车之鉴?

总之,别人的言语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左右你的是你自己的态度。而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因为别人的言辞而改变自己。每个人都需要指点,但不需要指指点点。如果指指点点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不过是因为你始终走在他们的前面而已。

猜你喜欢
指指点点校报学姐
石窟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知心学姐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网络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竞争危机和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