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1-12 05:36白凤英
关键词:导联心电图动态

白凤英

(河北省冀州市医院心电图室,河北 冀州 053200)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技术(Holter)是通过连续24小时以上的心电监测,可记录短暂性、阵发性、一过性心律失常以及ST-T异常[1],提高心脏疾病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应用12导联Holter以及常规ECG对患者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经12导联Holter以及常规ECG检出ST-T异常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心脏病患者74例,其中男42例,女3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61.5岁。43例出现心悸、头晕、乏力、气短的症状的患者中,疑似病症分布情况为心脏病(29例)、心肌病(1例)、合并高血压(5例)、心肌炎(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例)和预激综合征(1例);31例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前驱疼痛症状,疑似病症分布情况为心脏病(14例)、冠心病(7例)、合并高血压(3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2例)和阵发性室速(2例)。

1.2 研究方法

借助西安兰港公司生产的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仪对74例患者进行监测。待患者进入检测室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为其进行心电图常规监测后,利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为其进行全天候即24小时监测;研究全程,需要统计患者的日常活动,观察其不适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气短等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并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后期分析和对比;24小时监测完成后,应将心电图等信息录入至计算机相应的分析系统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12导联Holter以及常规ECG检出心律失常情况,见表1。

3 分析和讨论

3.1 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全部缺血性ST-T改变的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约有2/3。这一数据不仅说明了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高,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无症状性与有症状性的心肌缺血症状均可造成心肌梗死发生的事实。因此,应提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视程度。另外,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提升心肌缺血检测准确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给予有效处理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将会降低,病死率和死亡率相应降低。

3.2 在心律失常检出方面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

本研究结果显示,12导AECG检测心律失常以及ST-T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ECG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中配备的记录仪等设备能够准确记录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和发作起止时间,划分心律失常种类并总结其发作规律等。

3.3 探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作、自主神经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12导联动态心电图24小时的监测结果中不难看出,冠心病的发生通常会导致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是诱发心肌缺血或加重心肌缺血程度的主要因素[2]。

综上所述,与常规ECG相比较,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更佳,可以提高检出数量及质量,避免漏诊现象的出现,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减少因治疗不及时延误病情,降低患者死亡率。

表1 常规ECG与12导联Holter心律失常检出结果比较

[1]廖海涛.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31):148-149.

[2]范美桃.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工作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7,20(29):203-204.

猜你喜欢
导联心电图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动态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