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验案举隅

2018-01-12 06:51张跃双李明玉
关键词:首乌高血压病天麻

张跃双,李明玉

(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老年高血压病的概念:是指年龄大于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坐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如果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则可以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近些年来,中医药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本文仅通过对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的总结,通过病案分析与同仁们分享。

1 案 一

陈XX,女,65岁,2018年4月26日初诊。

现症:眩晕,头痛,伴有心悸、耳鸣、腰酸膝软、肢体麻木,心烦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查体:BP164/90 mmHg。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中医辩证为阴虚阳亢,给予滋阴潜阳,嘱其调情志,勿劳累。方药如下:

制首乌15 g,明天麻10 g,石决明20 g,川杜仲15 g,川牛膝10 g,紫丹参10 g,法半夏10 g,广陈皮7 g,生甘草5 g。7付,水煎取汁,150 mL日二次口服

二诊:眩晕、头痛好转,仍心悸、心烦健忘,舌红,苔白,脉弦。前方继服7付。

三诊:眩晕、头痛明显好转,余证不显,舌淡,苔白,脉稍弦。前方继服7付停药。

按语:老年高血压病主要涉及下焦肾、肝两脏,并以阴虚为主,或气阴两虚。肝肾精血同源,随年龄增加,人至老年,精衰血少,脏气虚衰,升降失调,阴亏于下,虚阳亢于上。故治以滋阴潜阳为法,方解:方中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首乌,专入肝肾,补养真阴。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三药共用,动静结合,升降配合,阴阳互动,三药相须为用,共凑滋阴潜阳之功效。是为君药。杜仲、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共为臣药。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半夏调脾和胃、祛燥湿化痰,熄风通络的基础上加用调和脾胃制品,以稳固中州。

2 案 二

李X,男,75岁,2018年7月11日初诊。

现症:眩晕头痛,症伴失眠、心悸、耳鸣、腰酸膝软、肢体麻木,心烦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查体:BP155/95 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中医辩证为阴虚阳亢,给予滋阴潜阳、安神定志,并健运中州,情志、生活调理等,方药参考上方进行加减如下:

制首乌15 g,明天麻10 g,石决明20 g,川杜仲15 g,川牛膝10 g,紫丹参10 g,法半夏10 g,广陈皮7 g,云茯神15 g,炒枣仁15 g,灸远志10 g,生甘草5 g。7付,水煎取汁,150 mL日二次口服

二诊:眩晕头痛减轻,仍失眠,肢体麻木,舌红少苔,脉弦数。原方加当归10 g,龟板10 g,前方继服7付。

三诊:眩晕、头痛明显好转,无失眠,肢体麻木不显,余症明显改善,舌淡,苔白,脉小弦。前方继服7付停药。

按语:改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素体肝肾阴虚,加之长期七情疲劳、劳伤五志,从而耗伤正气损害真元,肝气郁滞日久势必致水不涵木,厥阴邪火上扰清窍,升降失常而致头痛、目眩、耳鸣、烦躁、失眠诸症丛生。故以滋阴潜阳为法。方解:方中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以补阴,则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亦其所宜。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三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药相须为用,共凑滋阴潜阳之功效。是为君药。杜仲、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可引火下行,丹参在《滇南本草》中:补心定志,安神宁心。因本病多有瘀邪发展之象,故配伍此药以调血脉,三者配伍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引血下行,共为臣药。陈皮、半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熄风通络的基础上加用调和脾胃制品,茯神、炒枣仁、远志宁心安神、开心益智,三味中药配伍,安神宁心功效更强,又能健脾益肾,消肿祛痰。共为佐药。甘草调和全方。诸药相伍,滋阴潜阳、安神定志,使邪气除,正气复,诸症自消。

3 案 三

张XX,女,80岁,2018年8月7日初诊。

现症:眩晕,视物旋转,睡后易醒,失眠多梦,舌绛少苔,脉弦数。查体:BP165/90 mmHg。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略下移。中医辩证为阴虚阳亢,给予平肝潜阳,滋补肝肾,嘱其调情志,勿劳累,方药如下:

石决明20 g,杜仲10 g,牛膝10 g,半夏10 g,陈皮7 g,紫丹参10 g,广郁金10 g,云茯神15 g,生龙齿15 g,炒枣仁15 g,合欢皮10 g,制首乌15 g,炒枳壳6 g,明天麻10 g,生甘草5 g,7付,水煎取汁,150 mL日二次口服。

二诊:服前方眩晕改善,仍寐差、多梦,舌绛而苔少,脉弦细数,前方去首乌、枳壳、天麻、郁金,加钩藤12 g,夜交藤15 g,灯芯草3 g,继服7付。

三诊:眩晕、视物旋转、失眠多梦,药后上症改善,舌淡少苔,脉稍弦数,首诊方去枳壳,加钩藤12 g、夜交藤5 g,继服7付停药。

按语:该患者在现代医学诊断应为高血压病2级,中医范畴归为眩晕之类,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木之脏为肝,当肾水以济之,津血以濡之。肝虚血少,生内风而动,清窍被扰,故见眩晕、失眠。病虽在上,而本在下,实为肝肾之阴虚。治疗原则,清代喻嘉言曾提出:“治法有三:以涩固脱,以重镇怯,以补里虚,更佐以介类沉重下伏之物,引之潜降,使真阳复返其宅,凝然与真阴相恋。再用大封大固之法,可以收功。”治则的设计严谨而细致。本方在平肝、潜阳、熄风的基础上加用化痰之药,目的在于祛痰通络,以防止中风发生的可能。

4 案 四

王XX,男,81岁,2018年8月20日初诊。

现症:眩晕,头痛,胃脘部胀痛不适,尿黄,舌红、苔花剥白,脉弦紧且数。查体:BP158/95 mmHg。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阳亢化风化痰,治疗以益气养阴、潜阳熄风,祛风通络、和胃,嘱其调情志,勿劳累,避风寒。方药如下:

生晒参10 g,黄芪7 g,丹参12 g,石决明20 g,川杜仲15 g,牛膝10 g,西藁本10 g,制首乌15 g,天麻12 g,钩藤12 g,乌贼骨10 g,郁金10 g,路路通10 g,海金沙10 g,大腹皮10 g,枣仁20 g,生甘草5 g,7付,水煎取汁,150 mL日二次口服。

二诊:服前方后头痛及胃脘部不适均改善,因前方有效,故不更方。舌苔正常,脉仍弦紧,前方去首乌、天麻、郁金、路路通,加全虫3 g,砂仁4 g,继服7付。

按语:该病在中医疾病中,属头痛、眩晕之类,肝在五行之中属风属木,相火居于内,可导致肝阴亏虚,肝中之阳无以潜藏,出现相火上窜、肝阳、内风上扰的局面。治疗应以滋补其阴,补其不足,平熄阳之余。中土脾胃虚衰,肝木失其养,可造成木旺土衰,肝之邪乘脾土,同时,可引起脾为湿困,痰湿挟肝风上扰清阳,因于此,可在平肝潜阳、熄风通络的基础上加用调和中焦脾胃之品,以健运中州。脾胃健运正常,则风可熄,痰自消,诸症自解。

猜你喜欢
首乌高血压病天麻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的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EATING MEDICINE
制首乌含药血清对人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及ER表达的影响
滨海首乌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