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耳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8-01-12 13:40王友增葛志江秦向阳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小柱鼻尖

王友增,葛志江,秦向阳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外二科,河南 焦作,454000)

鼻综合整形术为当前美容外科常见手术类型。和以往相比,我国民众对于自身外观美感追求更高。因此每年接受鼻综合整形术的人数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常见鼻综合材料包含硅橡胶、自体耳软骨、羟基磷灰石、膨体聚四氟乙烯等。现如今,固体硅橡胶已然成为了进行该类手术的关键性填充材质[1]。但值得说明的是,使用该类材料为患者进行隆鼻手术之后,鼻梁假体表面皮肤极易红肿、发红,另外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加之假体很容易发生下移。所以说,术后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需要对其开展二次修复术[2]。

因此,对于接受鼻综合整形术的患者,使用自体耳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为填充材质,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收72例实施鼻综合整形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开展的上述方法进行手术,得出心得,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鼻综合整形者在7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区间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3.24±2.15)岁。男患者3例,女患者69例。首次手术者共计50例,2次修复性手术者共计22例。受试者知晓实验过程,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符合进行鼻综合整形术的标准。无凝血异常以及气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情况。

1.2 方 法

受试者均接受鼻综合整形治疗。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开展常规化检查。在此其中主要包含血糖、血常规、血压、心电图、出凝血时间等等。同时开展1%利多卡因麻醉液配制,用于麻醉[3]。

在此之后,实施双侧眶下神经阻滞。生效后局部麻醉。范围为患者的鼻头-鼻被-双侧鼻翼-鼻小柱。全面划定范围,作鼻小柱蝶形联合两侧鼻翼缘切口。利用剪刀沿着鼻小柱软骨向上方完成分离,暴露外侧软骨内侧脚、外侧脚、中间脚。使用抓形钩,向上提拉鼻尖软组织。沿外侧软骨膜面向上方完成分离。直至鼻背。

对膨体聚四氟乙烯雕刻为L状假体。鼻梁宽度为:男性8mm-10mm;女性6mm-8mm。具体长度应当依照受试者的鼻尖直至重睑皱折连线距离为准。

膨体聚四氟乙烯短臂长度设定为5-6mm,后使用6-0可吸收手术线完成假体缝合。形成鼻尖处转折。当制作假体之后,将其放入到容量为20ml的氯霉素生理盐水注射器之内.反复性负压抽吸。以全面排出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内小孔空气。参照受试者手术前基础情况,设计出耳软骨整形计划。倘若受试者鼻尖过低并且合并鼻小柱过宽,应对下外侧软骨内侧脚、穹窿部拉拢缝合。并缝合假体鼻尖位置对耳软骨[4-5]。

而对于鼻尖圆钝鼻翼沟弧线不明显的患者,应当去除下外侧软骨内侧脚多余部分组织与少量外侧软骨外侧脚。使用嵌入式缝合方式处理外侧角。拉拢缝合穹窿部。倘若鼻尖过高、上翘,应切除下侧软骨内侧脚。延长鼻尖长度。如果鼻小柱过窄,应重叠大翼软骨内侧脚,后缝合、固定。全面鼻小柱皮瓣。检查软骨情况,整理鼻外形。如果情况满意,应当使用型号为6-0尼龙线以间断性缝合的方式处理鼻小柱和比翼双侧切口。倘若需要对患者的鼻小柱皮瓣加以延长,可进行V-Y式缝合。完成手术之后,对伤口加以消毒,并在外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手术后一周拆除缝线,口服抗生素3d。在手术后一周告知受试者禁食生冷刺激食物,禁止饮酒,不得服用导致凝血异常的药品。

2 结 果

72例病患中,4例发生术后感染,其均为进行2次手术的病患。发生时间为术后2-5个月,经行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后,并取出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假体。68例病患术后1星期复诊,拆线后达到I期愈合标准,既往蝶型切口不显著。鼻部水肿共计28例,因情况不严重,患者好转。对患者开展为期6个月-18月的门诊随访。结果证实,手术后,对于形态满意者共计70例,占据97.22%,不满意共计2例,占据2.78%。

3 讨 论

我国接受鼻综合整形手术的人数逐年增加。鼻部的形态结构一般取决于自身软骨支架[6-7]。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软骨发育特点显得鼻部形态立体性不强[8-9]。下外侧软骨、外侧脚以及双侧内侧角主要以三脚架的形式开展鼻下1/3位置支撑,而下外侧软骨双侧内侧脚会支撑鼻梁以及鼻根则通过蝶形切口完成入路,能够起到松解比软骨的效用。有助于查看接受手术者鼻内畸形状况,进而全面松解鼻背皮肤和四周组织,降低假体植入到鼻背、鼻翼等位置张力。

诸多学者指出,鼻综合整形手术中,使用自体软骨安全性较高,效果也更为可靠;禁止使用自体组织之外的合成材料。传统材料诸如硅胶假体虽然可以上抬和延长鼻尖,却容易发生鼻尖局部皮肤发红、发亮、变薄、假体轮廓凸显等现象。甚至发生假体外露。主要原因在于:1、鼻假体支撑度会引起皮肤张力过高;2、鼻假体雕刻不良;3、发生局部组织异物反应、排斥反应[10];4、假体固定不良,进而引发假体下滑等等[11]。利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能够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此类材料上世纪60年代被开发,最早用于缝合,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应用于面部整形和软组织充填。1989年,外国学者Rothstein首次将其应用于隆鼻术之中.膨体聚四氟乙烯质地上更为接近人体自然组织,其有着节与纤维的超微结构.有助于细胞朝向内部生长,并和四周组织综合为一体,进而向组织长入。

很多文献研究证实[12],与其他材料相比,膨体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极为稳定,其在体内极难被降解。在该材料膨化过程内,可以形成多孔超微结构,进而令组织全面服帖在材料表面,方便其生长到材料间隙之中,有助于固定。值得说明的是,使用此种材料开展鼻尖雕刻过程中,材料可以形成一个比较鼻尖,接触面积较大,能够减少单位面积压力。此外,从生物相容性方面来看:本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明显较好。进入组织之后反应轻微。但虽说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优点诸多,其其他材料相同,使用此类材料也会出现并发症,常见类型为感染。通常发生在手术后3到6个月。本次实验中,出现感染者共计4例。主要因早期手术操作熟练度不强、延长手术时间、二次手术、引发感染机会增加有关。倘若聚四氟乙烯假体在置入之后,距离鼻尖位置毛囊处过于接近,完成手术之后,病原菌就会从毛囊进入到体内,进而形成感染扩散现象。

为了避免不良情况发生,在操作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并开展行之有效的处理举措,降低感染率。

总而言之,在对受试者开展鼻综合整形过程中,应用自体耳软骨和膨体四氟乙烯材料进行填充,能取得满意成效,其能够对鼻部形态进行动态化调整,保证外表美观,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聚四氟乙烯小柱鼻尖
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
志向
自体肋软骨雕刻“新月形”帽状移植物在鼻尖精细化的应用
膨体聚四氟乙烯产品服务于医疗行业
悠悠一夏
超 越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两种填充材料体外生物相容性的比较
新乡:小城失败者
鼻尖上的小花(外一章)
懵懂少年惹性病 较劲的父母毁了两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