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的辨证论治

2018-01-12 11:29陈如松
关键词:阳上亢羌活黄汤

陈如松

(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700)

头痛之为病多见于外感风寒、瘀血阻滞、肝阳上亢三种证型,分述如下。

1 外感风寒型

头痛紧束感,得温得按痛减,得寒加重,冬春多见,夏秋少见,或伴有鼻塞流清涕,身痛,项背强痛,舌质红,舌苔薄白,此型多发于禀赋薄弱之体,感受风寒之人,风寒外感,清阳不能外展,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治以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法,羌活冲和汤加减:羌活、黄芩、防风、白芷、细辛、川芎、生地、苍术、藁本、葛根、藿香、甘草、生姜、大葱。

病案举例:

例一:李××,男,52岁。因头痛三天于2016年11月28日来诊。患者近几年来,每年均在十一月底天气乍冷时,发作一次头痛,均用羌活冲和汤加减治愈,近三日以来,头痛呈紧束感,得温得按痛减,得寒加重,伴有项背部疼痛,舌质红,舌苔薄白,查脑血流图,大脑前动脉及基底动脉痉挛,证属“头痛”外感风寒型,治以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法,羌活冲和汤加减:羌活、防风、白芷、川芎、苍术、藁本、葛根、藿香、蔓荆子各10克,黄芩、生地、桂枝、甘草各5克,细辛2克,生姜三片,葱三棵,七服后症状消失,嘱避风寒,防外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按:

气血亏虚之人,禀赋薄弱之体,容易在季节交换之时,外感风寒,束薄气血,令清阳不升,头为诸阳之汇,阳气被遏制,不能外展故头痛呈紧束感,得温得按痛减,得寒加重,多发于冬春季节,而鼻塞流清涕,头身疼痛,项背强痛,亦系寒邪束薄,清阳不能外展,腠理郁闭所致,治以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法,羌活冲和汤本为治疗四时感冒常用方,方中用羌活、防风、细辛、白芷、川芎、苍术等辛温解表,祛风散寒,能解除因风寒湿引起的头身疼痛,蔓荆子、葛根、藁本通达阳气,祛风散寒,亦治头身疼痛,姜葱发散风寒,可加强本方解表的作用,少佐黄芩、生地以防风寒入里化热,缓解诸药之辛燥,然阴虚气弱之人不宜应用该方,主证缓解后,可伍以太子参、黄芪等益气扶正之品以善后。

2 瘀血阻滞型

头部刺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妇女痛经,月经有血块,性格多疑,甚则肌肤甲错,舌质紫气,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本证多见于气虚推动乏力者,或痰湿郁久化瘀者,亦可见于外伤之后,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法: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麝香、大枣、乳香、没药、青皮等。

瘀血型头痛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窍,其用药原则多轻松灵动,避免滋腻粘滞,方中用多味活血化瘀药,并佐以青皮行气散结,以疏通脑窍,太子参、黄芪扶助正气,促进瘀血之化解,更佐麝香活血化瘀,通关开窍,黄酒、姜葱走表,玄参养阴增液散结,亦可促进瘀血之化解,麝香每天用量0.1克,分两次服用,可将麝香放入滑石粉中研匀,用药汁冲服,本方宜中病即止,后以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缓图,以免活血药过剂伤正。

3 肝阳上亢型

此型有三种病机,肝阳上亢重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并重,肝肾阴虚重与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重与肝肾阴虚、头胀痛(晕),有时头痛欲裂,眼球胀痛,嗳气呃逆,恶心呕吐,面赤红热,耳鸣如雷,口干喜冷饮,急躁易怒,舌红或见黄厚苔,脉弦数有力,此型多见于性情急躁之人,嗜酒辛辣之辈,忧愁思虑之际,急躁暴怒之后,临床表现以肝阳上亢症状显著,肝肾阴虚症状不明显,治以平肝潜阳法,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磁石、杜仲、怀牛膝、益母草、炙远志、炒栀子、黄芩、茯神、首乌藤。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能平抑上亢之肝阳,治疗主证,磁石滋水平肝疗耳鸣,黄芩、炒栀子清肝火,治疗口苦烦热面红,杜仲、怀牛膝、益母草养阴血引火下行,首乌藤、茯神清热安神,根据临床具体情况,两目干涩加白蒺藜平肝明目,恶心呕吐伍入代赭石平肝降逆和胃。

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并重者,头胀痛(晕)与腰膝酸软,两目干涩并重,可并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平肝潜阳、益肾养阴并举,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汤出入,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怀牛膝、益母草、枸杞子、菊花、生熟地、山药、山芋肉、茯苓、泽泻、丹皮等,可佐以潼白蒺黎平肝益肾明目,亦可少佐肉桂(后下)以引火归源。

肝肾阴虚重与肝阳上亢者,可见头胀痛(晕)较轻,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较显,可并见面红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益肾养阴为主,辅以平肝潜阳,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出入。

例:张XX,女,48。素来多愁善感,本次因事忧愁,出现头稍胀痛,恶心欲吐,面红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查脑血流图,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痉挛,提示“脑缺血”。证属“头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以益肾养阴,平肝潜阳,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出入:熟地、山药各20克,磁石、石决明(均先煎)各30克,天麻、钩藤、杜仲、牛膝、益母草、白蒺藜、沙苑子、炙远志、枸杞子、菊花、山萸肉、茯苓各10克,肉桂2克(后下)甘草5克,7服后主证消失,磁石,石决明各减为20克,天麻减为6克,去肉桂,继服10剂,唯余腰酸耳鸣,上方熟地30克,去天麻,钩藤,继服10剂,症状基本消失。

肝肾阴虚与肝阳上亢并重者,可见头部隐隐胀痛(晕),腰膝痠软,阳痿早泄,双目干涩,耳鸣如潮,面颧潮红、舌红少苔、脉弦细,治以滋阴降火、平肝潜阳并重,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出入,枸杞子、菊花、生、熟地、山药、山芋肉、丹皮、泽泻、黄精、益母草、怀牛膝、天麻、钩藤等,可佐潼蒺藜益肾明目。

肝阳上亢型头痛的基本病机是肝肾阴亏,不能平潜肝阳,或烦躁忧愁,嗜酒辛辣,至肝之阳气上扰脑神明之腑,出现的以头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肝阳上亢重于肝肾阴虚者,以头胀痛(晕)欲裂为主要临床表现,少见腰膝酸软的肝肾阴虚症状,急则治标,平肝潜阳,清降肝火,用天麻钩藤饮出入,可减杜仲、桑寄生等益肾之品,少佐肉桂以引火归源,诸药共用可令肝阳得降,肝火得泄,主证自去,然后必伍以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杜仲、桑寄生等益肾之品,补肾以平潜肝阳,以防肝阳上亢旧疾复发。

肝肾阴虚重与肝阳上亢的,头痛稍缓,以腰膝痠软,阳痿早泄等肾阴亏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以养阴益肾为主,用杞菊地黄汤少佐天麻、钩藤等平肝潜阳之品。

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并重的,治疗平肝潜阳和养阴益肾并举,天麻钩藤饮与杞菊地黄汤并重,待头痛缓解,前方可渐减量只至停用,后方可稍久应用,以益肾固本,预防复发。

肝阳上亢中的三种情况,可以相兼,亦可以相互转化,如治疗调养失当,可相互影响,迁延日久可经常发作,肝阳上亢型如发作日久治疗失当,调理欠妥,可耗伤肝肾之阴,则肝肾阴虚症状亦显,治疗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汤二方并重。如阴伤更甚,则以肝肾阴虚症状为显,治疗以杞菊地黄汤少加天麻、钩藤即可。肝阳上亢之证,如再遇暴怒伤肝,可致肝阳暴亢,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恶心呕吐,口眼歪斜,烦躁抽搐,口角流涎等危侯,预后较差。

猜你喜欢
阳上亢羌活黄汤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中药自拟方清肝健脾退黄汤药浴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腰痛临床疗效
参芪地黄汤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降糖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羌活治风湿的故事
不同基源羌活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拌蕨菜安神镇静
吴茱萸贴敷太冲涌泉穴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