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画卷·王朝挽歌

2018-01-12 17:05杨丽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刘湘杨森小说

[刘斯奋

不屈的抗争,王朝的挽歌]

名作简介:《白门柳》是作家刘斯奋从37岁开始创作,耗费16年心血著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分《夕阳芳草》《秋露危城》《鸡鸣风雨》三部。《白门柳》记叙了明末至清初的一段历史故事,它既是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百态图,也是一个庞大的王朝土崩瓦解的衰痛挽歌和百科全书式的史诗画卷,书中塑造了钱谦益、柳如是、冒襄、董小宛等一系列众多丰满的人物形象。

199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白门柳》全部三部。小说面世后反响强烈,话剧、粤剧、汉剧等形式的改编作品纷纷酝酿。

片断摘录:“是的,终于真的到了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时刻了!要同鞑子兵刀对刀、枪对枪地干上一场了!我自然要狠狠地杀,要杀死他们很多人;而我们也会有许多人流血、被杀,说不定连我自己也在内,这是免不了的!既然如此,那就来吧!只要他们杀不死我,我就要杀死他们!把他们赶回关外去!这是一定的!”黄宗羲远远地盯着那个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的木城,发誓般地想。事实上,由于置身于率先出发的船里,自己作为勇敢无畏的表率,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现在,黄宗羲甚至变得更加渴望尽快投入战斗。他紧攥着剑把,昂然挺立在船头上,一任强劲的江风撕扯着他的衣巾鬓发,心中翻滚着一股慷慨赴死的冷酷之情。同时,开始精神亢奋地设想着,到时候,他如何率领麾下的明军,在那里同清兵展开殊死的格斗,并以无比的英勇,杀得敌人落荒而逃……“轰!轰轰!”几声沉闷爆炸声传来,黄宗羲反射地回过头去,发现清军据守的木城上方,冒出了几缕黑烟,紧接着,远处的江面上“噗通,噗通”地接连升起了三道水柱。

素材延伸:

鲜血铸警魂 忠诚谱赞歌

2017年6月10日,四川省布拖县公安局地洛派出所发现网上在逃人员阿约干子,阿约干子向追赶民警投掷疑似军用手榴弹后逃脱。爆炸造成1名民警、2名辅警、1名医护人员受伤。

“6·10”爆炸案发生后,民警贾巴伍各主动请战,历时四个昼夜,锲而不舍地追踪阿约干子的蛛丝马迹。6月14日上午,两声枪响打破了深山的寂静,藏匿岩洞的阿约干子突然俯身朝民警开枪射击,两名民警受伤,贾巴伍各以最快的速度奔去支援。为保护两名战友,贾巴伍各及时吸引阿约干子的注意。第三声枪响后,贾巴伍各应声倒地。贾巴伍各不顾伤势、强忍剧痛,说出了生命中最后的一句话:“范局,你不要管我,快追。”随后陷入昏迷,最终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适用话题 :勇敢无畏;爱国爱民;忠诚……

片断速写:“捐躯赴国难”是血性男儿的英勇抉择。国难当头,黄宗羲身先士卒,将生死置之度外,率领手下的明军开赴抗敌报国的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的警语。面对人民的利益,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贾巴伍各毫不犹豫、冲锋在前;面对受伤的战友,贾巴伍各挺身而出、舍己为人,在生与死的瞬间做出了崇高伟大的抉择,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的誓言。

[姚雪垠

风雨飘摇,史诗画卷]

名作简介:《李自成》是姚雪垠所著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共分五卷,以写明末的农民战争为主,兼写中国内部明、清之间和清、顺之间的民族战争。

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三百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这部小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它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崇祯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李自成思想性格上的变化,崇祯皇帝维护风雨飘摇之中的政权时的宵衣旰食,都是具有深度和广度之笔。其次,小说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都不乏生动描写之处;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描摹大多翔实逼真。

片断摘录:后半夜潮水涨了,涨得很快,加上风力,渐渐地漫到人的大腿上,又很快地漫到腰部,还继续往上涨,并且起了风浪。清兵趁这个时候,又猛烈地射箭。明军起初还回射,后来人站不稳了,弓被水浸湿,弓弦软了,松了,箭射不出来了,纵然射出来,也射不很远。清兵的箭像飞蝗般地射过来,许多人已经中箭,漂浮在海面,有的淹死,有的呼救。一些将领还在督阵,预备向岸上冲去,但是已经不可能了。尽管在平时,这些将领和士兵之间有许多不融洽的事情,特别是有些将领侵吞了士兵的军饷,可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一切都忘记了,大家想的是如何共同逃命,如何不要被清兵杀死。还有些将领平时对士兵多少有些感情,这时士兵就成排成排地站在他们前面,企图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清兵射来的箭,保护自己的长官。许多士兵在将领前面一排一排地倒下去,被水冲走,而最后将领们也中箭身亡,漂浮海面。

素材延伸:

仇敌变兄弟

民国时期社会异常混乱,当时已经成为四川大军阀的杨森,每天忙着跟四川境内另一个军阀刘湘抢地盘搞内战,双方经常火拼得你死我活。1926年8月,英国的两艘巨型商船在与刘湘属下的几艘木船相遇后,故意将其撞沉。船上的50名船员和所有银元全部沉入江中。当手下报告给杨森这个消息时,他却没有表露出开心的意思,反而很憤怒,第二天就将英国的两艘商船给扣押了。结果英国人大怒,派了三艘战舰炮轰万县,制造了轰动全国的“万县惨案”,万县伤亡近5000名百姓。

这下杨森和刘湘都火了,双方协作,在长江两岸设下埋伏,趁英舰不备,炮火齐轰,事件以英国战舰逃跑,当时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中弹死亡结束。事后,杨森和刘湘为了庆祝,还约定休战一个月。

适用话题:团结合作;不计前嫌;共御外侮……

片断速写:人与人之间,不免会有矛盾,会有隔阂。但是,在大敌当前或命悬一线之时,团结就成为走出困境的利器。小说《李自成》中,明军面对如飞蝗般的箭雨时,早已忘却了平日将军与士兵之间的嫌隙,同生共死。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杨森在抗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却没有人说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他挑起跟同境内的军阀刘湘的内战,抢夺地盘。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无论跟自己人打得多凶,面对英军,杨森、刘湘一致对外,绝不含糊。

(编辑:李跃)

(附注:杨丽老师,吉林省农安县红旗小学优秀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基础教育研究,尤其擅长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度研读。)

猜你喜欢
刘湘杨森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朱德万县争取杨森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民国军阀有情义
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
许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