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勤:刺猬柔软

2018-01-12 16:21
商界·时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陈建斌内心年龄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称呼她为蒋勤勤。

随着“水灵”这个名字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那个曾经在琼瑶剧中一颦一笑,甚至生气流泪都美得令人动容的女演员算是为自己的演艺事业画上了一个分隔符。

在随后的作品中,蒋勤勤不紧不慢地用心打磨出一个个生动而又有些复杂的角色。与此同时,工作之外的家庭生活也被她悉心经营得我我我温馨幸福。

如今,当镜头再对准蒋勤勤,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成熟优雅,眼神清澈,并且充满层次感的女人。

爱每一个阶段的自己

在琼瑶剧风靡的年代里,她是琼瑶钦点的女主角。在中国大陆影视作品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她不慌不忙地做出遵从内心的“有趣的选择”。在新人辈出,竞争越发激烈的影视圈中,她沉稳地用心去打磨一个个角色,用实力表现摘得影后桂冠。

十多年前,在电视剧《乔家大院》播出之后,蒋勤勤出现在舆论面前的曝光量,随着她作品量的减少,也随之少了许多。在这个人人抢头条的娱乐圈里,蒋勤勤显得格外安静从容。从不喧闹地去寻找或制造话题,每每出现在公众面前,都是因为自己的某一部戏而来,作为演员,她踏实而诚恳。

前一阵子,因为电视剧《田姐辣妹》的播出,蒋勤勤才又走到台前,面对了不少媒体的镜头。田佳慧,这个时刻关照身边亲人,却在面对个人生活时显得有些纠结的角色,被蒋勤勤诠释得鲜活。而如此丰富而具有层次感的角色,在她近年来的作品中不乏出现。

有人说,女演员的黄金时期总要比男演员少一些。伴随年龄的增长,戏路会越走越窄,可供挑选的角色也乏善可陈。如此的定论,于蒋勤勤的身上,似乎不仅没有发生,反而年龄带给她更多的空间。在蒋勤勤看来,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自己比从前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人性的善恶与不完美。如今的她,更愿意诠释“一个有瑕疵更鲜活的人”,而通过镜头去诠释韧性的良善與黑暗对于她来说纵使充满艰辛,却也妙趣横生。

当时间沉淀在一个演员的身上发生了化学反应,作为演员的蒋勤勤,内心更加笃定,更加了解自己,也比从前更有能力去花时间饰演好一些相对复杂而更有深度的角色。

“其实女演员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最好的时期,如果能够碰到刚好和年龄对应的角色就更好了。我现在会爱我的每一个年龄段。比如年轻的时候适合去演绎那种比较纯真的角色,而现在的年纪就很适合演那种有层次和深度的角色。并且在当下这个年龄,当你对表演与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认知,便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顾虑,去考虑镜头前的自己是否够美。无所顾忌的表演,反而成了当下年龄段演戏时最大的优势。”

《半生缘》的顾曼璐如此,《乔家大院》的陆玉菡如此,《一个勺子》中的农村妇女金枝子更是如此。

如今的蒋勤勤,将事业与生活平衡得游刃有余,而这种平衡又并非刻意为之。在家里,她是乐于操持老公与孩子生活的女主人,在工作中,她怀揣着对艺术的热情,认真而努力地一路前行。

别让物质绑架自由

出生于南岸弹子石的蒋勤勤,身上有着重庆人特有的直肠子性格,以及对生活的一种悠然态度。近几年来,顺其自然的生活理念与内心的笃定,也让她在工作与生活中获得了一份令人向往的自由。

她不会被通告与曝光率的多少而牵绊,也不会因家庭生活而放弃自己所热爱的艺术生涯。这令人艳羡的生活状态,蒋勤勤说这一切的所得都有赖于曾经的经历。“到了这个年纪,基本上能遇到的事也都经历得七七八八,所以,你不太可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冲动和莽撞。遇到大事,也不会像之前那样着急,你会知道怎么一步步来处理。这样内心的笃定或者说相信自己,可以让自己保持淡定和从容。”人生的历练让蒋勤勤在当下的年龄里已经可以比较清楚地明白自己终将去向哪里,自己的愿景是什么,而此时周围嘈杂的声音在此时都将不再阻碍她。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正式接拍第一部戏,到2006年与陈建斌结婚,此间的十多年,蒋勤勤是荧屏上的红人,一年几部戏的工作量,没有假期的循环,这些切身的努力成为了她如今能够有条件去享受自由的筹码。“那时候拍戏是很艰苦的,哪像现在这样优渥的条件。所以,当你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可以付出什么吧。”

在蒋勤勤看来,如果说自由不需要物质的支撑,未免显得有些虚伪。但同时,也不要为了去追求自由而被物质所绑架。“基本的物质保障,可以让你有权利去选择哪些事情可以不用违背自己的意志勉强去做,让你拥有选择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但如果一定要把自由和物质勾连在一起,也肯定有问题。有时候物质多了反而是一种困扰,人的物欲是无穷的,当你拥有太多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去维持这些你所拥有的东西,这个时候便没有自由可言。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相信自己,即便有一天失去所有,还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重新获得这一切,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把艺术还给世界,把世界还给人,把人还给他自己。”——这是蒋勤勤最近在微博中写下的一句话。真正的自由,除了积累,更来源于内心的修养。蒋勤勤说,记得有位文学大家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人要解决三种关系,一种是你与物质的关系,一种是你与他人的关系,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是你与自己的关系。“不管是艺术也好,还是其它什么,最终都是人内心的映照。所以,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你就能了解他人,了解这个大千世界。而要做到这点,需要你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认知包括你以往的经验,你所看的书、电影,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你对某一领域的钻研等等,都有助于自己去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出道二十余年,优雅与韵味在蒋勤勤的身上散发出来,没有行业老油条的深谙套路,眼神依然清澈如初。蒋勤勤说曾经的自己像是一只刺猬,别人还没怎么样她就先竖起了外面的刺,把自己保护起来。而现在,她依旧是那只刺猬,不过知道了属于自己的那件大事。而那件所谓的大事,便是一切顺势而为,“删繁就简,自己变得不再执着于某一件事或某一时刻,把正事儿千好,目标明确。”享受好时光

蒋勤勤是个会享受独处时光的人。“出去拍戏,只要收工,我一定是自己待在酒店,我需要拥有自己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就用来阅读和看电影。”

最近蒋勤勤看了三本书,一本是张楚的《七根孔雀羽毛》,一本是多丽丝·莱辛的《天黑前的夏天》,以及杜拉斯的《厚颜无耻的人》。阅读、看片子、练习瑜伽,这些成为蒋勤勤工作之余的日常休闲。除此之外,每年,她还要与丈夫孩子一起出去旅行,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去享受旅途中彼此需要的感觉,去最大限度的放松与自由相处。

40岁的年龄与生活的琐碎并没有为蒋勤勤带来皱纹与狼狈,反而让她神采奕奕,散发着成熟女性才有的一份优雅与韵味。时常,能够看到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一段书摘与粉丝分享。不断地吸收养分,并保持一颗对生活的好奇心,成为蒋勤勤保持活力的补给品。蒋勤勤说,“当一个人有了活力,自然就会给人以具有能量和生命力的感觉。”

最近,蒋勤勤与陈建斌又在一起筹拍一部新的作品。但这并不是因为《一个勺子》成功而所引发的谋划,只是偶然间蒋勤勤发现了一个陈建斌感兴趣的题材,然后又遇到了合适的可以参与创作的编剧。“筹划一部戏与饰演一个角色对我来说没有哪个更吸引我,有趣的艺术创作都能让我感到兴奋。只是恰巧有了合适的机会并且推进顺利,便逐渐成型。”

没有固定的分配模式,遇到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没有对未来不切实际的期望,没有对昨日的悔恨,活在当下,享受好时光,便是蒋勤勤的处事态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建斌内心年龄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陈建斌玩收藏,古玩里有我的幸福诗篇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算年龄
新目标九年级Unit 6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