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宾馆”餐饮培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2018-01-12 11:51马新丽
智富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训效果

马新丽

【摘 要】生态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使农家宾馆应运而生,新型农民培训问题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列入议事日程,并付诸实践。但纵观多年培训,发现此类培训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家庭宾馆餐饮培训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家宾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

随着生态旅游产业兴起,形形色色的农家宾馆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成为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农家宾馆大多为农居改造而成,或者是当地的农家居民靠贷款在原址就地而建,因此农家宾馆的经营大多为当地的乡村农民。由于没有经验,或者急于偿还贷款等原因造成从业者大多具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把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放在一边。在管理上、服务上、硬件水平上和职业道德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栾川县作为国家旅游强县,农家宾馆的兴起和发展非常迅速。栾川县人民政府响应国家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的号召,从2004年至今,坚持为农家宾馆在经营管理及技能上不断进行指导和培训,本文仅从农家宾馆餐饮培训方面作以简单阐述分析。

一、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一)培训内容泛泛,针对性差

目前,有些农家宾馆餐饮培训只限于形式,理论上泛泛而谈,实践指导作用不足。很多培训课程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和任务,并没有从农家宾馆餐饮方面的问题入手,并没有深入农家宾馆,查找问题,针对问题开设培训课程。培训后让受训者无所适从,在经营服务上,也见效甚微。有时,培训者不管内容适用不适用,就照本宣科的培训,造成培训标准过高的现象。比如说餐巾花的折叠,这项内容在星级饭店中可以说是重点,但在农家宾馆培训中必要性却不大。因为农家宾馆的经营要体现本土特色和习俗,若把高级宾馆的服务级别拿来,岂不形成矛盾,闹成笑话吗?有时,即使内容培训对了,也只是强调饭菜质量的提高,而忽视了服务质量和服务者服务理念、服务意识的培训。如果在培训中只重视工作技能的提高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就很难保证培训学员长期工作下去的意志,也很难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在农家宾馆餐饮培训中,最重要的是培养餐饮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毕竟游客来农家宾馆就餐图的就是本地的特色,只要把本地的特色做出来就行。但是餐饮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是十分重要的,让游客感到宾至如归,吃的高兴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就像雪乡那样游客去一次感觉被骗一次,雪乡虽美,但游客稀少。

(二)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者与学员缺少沟通

讲授法就属于传统的培训方式,虽然运用起来方便,便于培训者控制整个过程,但反馈效果差。只能使学员被动接受信息,获得知识信息量小,且掌握不牢固,理解不够深刻,导致难以灵活运用,使学员学习兴趣不浓,不能达到培训的“共鸣”、“共振”效果。這样的学习氛围常常使培训者难堪,同时也让受训者遭罪。由于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在农家宾馆餐饮培训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很多的培训对象对餐饮培训并不是很重视,每一次培训课开始后,很多人员都不能到齐,往往总是稀稀拉拉几个人。这些人员认为这种餐饮培训用处不大,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所以积极性不高。

培训者培训前对学员了解甚少,培训后得不到学员的学习信息的反馈,或者对其反馈又漠不关心,觉得培训结束就一了百了,培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培训效果不明显,后续工作不到位,培训不能系统化

由于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和明显的季节性,使旅游业显现了它的淡旺季。而且有些地方旅游大多属于生态休闲游,很多景区季节性特征更加明显。一到淡季,服务员无事可做,就纷纷离开,到其它地方就业,又到旅游旺季时,他们又不愿回去了,导致流动性更大,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年年培训新学员,年年服务质量上不去。

农家宾馆餐饮培训,总体来讲,后续工作不到位,培训不能系统化。往往是培训时间一到,就撤身走人,一了百了,不再过问。过分注重形式,形式上花的人力物力多,收效总是不尽如人意。有些培训课程连老师都觉得用处不大,对学员的帮助不大,培训内容并不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二、针对以上问题,本人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一)针对性的精选培训内容,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

培训者应根据农家宾馆的档次和特色,精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切合农民实际,必要时可先征求农民意见。增强为农民着想的意识,提高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尽力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农家宾馆在经营效益上都有所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不仅依靠法律、制度的奖惩条例,还必须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使员工有职业责任心和道德责任感。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比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范围更广泛,影响更深刻。所以,作为培训者,在实际培训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应与专业特色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培训中,加强学员职业责任心和道德义务感,结合培训内容和特点,有目的地引导学员掌握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思考问题及处理农家宾馆日常事务的能力,逐步提高农家宾馆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二)培训手段多样化,做好与学员的沟通和互动工作

为提高培训效果,培训者应结合农民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状况开展培训,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以鼓励示范的形式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培训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以就时就地就近便民为原则。培训者应善于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学员的悟性。这就要求培训者抛弃那些传统的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听技术法:通过现代视听技术(如投影仪、DVD、网络视频等工具),对员工进行培训。优点是运用视觉与听觉的感知方式,直观鲜明。由于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较大的信息容量,极大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训者也可把大量的培训资料储存电脑内,可以及时调用,补充,修改打印,内容也不易过时。也可通过参与活动和动手操作来引起学员求学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采用知识的活动化,游戏化,为学员营造自由轻松,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比如培训者讲授,提问,学员听讲,记笔记,回答;培训者示范,指导,学员模仿,练习。培训者提问时,多巧设案例,提出疑问,让学员通过思考来回答。当让学员巩固知识,训练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际交往的能力时,可采用讨论法,互动小组法,角色扮演法,案例研讨法等。这样信息交流时,方式为多向传递,学员的参与性高,反馈效果好、实践性强、费用较低。此时,培训者对学员的回应、表现,要及时表扬,多鼓励,不要以自己的答案为唯一,否定其他答案的可能。从而提高学员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否则,只会打击学员的积极性,创伤学习热情。在农家宾馆餐饮培训中,培训对象一般是当地的农民,或是从外面聘请的一些服务人员,这些人文化水平都不高, 服务意识差,把挣钱看成是第一位。因此针对这样的培训对象,要选择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针对他们身上的问题设计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课程既让他们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又能在以后的餐饮从业过程中熟练的应用,切实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每一培训后,等一段时间可以到原培训地去和这些受训人员进行交流,看他们是否把培训内容用在实际的从业过程中,在应用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问题,是否有什么不适用的地方,好为下一次培训提供素材,改进下一次的培训课程。在农家宾馆餐饮培训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首先应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课件,这一套课件应该是系统性的,从前期的培训内用设计,到后来的培训过程,再到后来的学员反馈与改进。针对农家宾馆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可以在培训内容设计上更注重短期的效果,让受训人员在培训后立即就能应用到从业实践中,缩短培训与实用的时间差。

此外,还要在培训前先了解学员的状态和饭店的状况,深入到农家中、学员中听取意见,做好培训内容的准备。在培训开始,就要让学员明白,通过培训该学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引导学员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以便更好更快实现目标。再凭借培训目标,有选择有创造性的开发课程内容及培训方式,诱发学员学习动机,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训过程中,还要深入到学员中和学员进行交流沟通,或让学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通过耳闻目睹,多种途径收集反馈信息,进行自我培训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毕竟,学员满意才是培训的成功,也是每个培训机构及培训者的最终目的。

(三)做好培训后续跟踪服务,优化培训体系

针对服务员流动大的问题,本人认为关键农家宾馆餐饮培训不仅要培训服务人员,还要培训经营者。保证经营者思想素质高,保证对经营者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培训到位,让经营者及时能辅助培训,辅助指导服务员工作。这样,不管服务员怎样流动,只要经营者不变,问题就容易解决,毕竟涉及到经营者切身的经济利益,经营者学习积极性高,督促性强。而且经营者应该从自身做起,严格按培训的内容方式来经营农家宾馆,让自己经营的农家宾馆远近闻名,让游客慕名而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经营的农家宾馆的效益,切实提高每一个从业者的薪酬待遇,即使遇到淡季,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但是一到旺季很多从业人员都会回归,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员的稳定性,减少人员的流动。让餐饮培训效果最大可能的得以保留,也减少的重新招聘,重新培训的成本和时间。

可以说,农家宾馆餐饮培训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也就是说,短期的统一培训后,还要有一个长期的跟踪服务:通过建立微信群或QQ群等现代网络联系方式,与学员建立长期关系,以便有问题及时解答。鼓励学员平时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以解答问题。“先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一段时间后,培训者再根据学员们反馈的一些普遍问题做个短期的统一培训。有条件的话,可以现场培训,或者通过网络培训也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坚持下去,不仅学员能不断进步,农家宾馆经营越来越好,培训者的培训工作也慢慢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有利于以后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吴自力.唐超文,对新型农民培训目标和培训教学方式创新的探讨[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2]宿育海.“餐饮经营谋略五论”[J].中国烹饪,2002.8.

[3]池进.餐饮服务方式需要“变法”[J].中国烹饪,2003.12.

[4] 邵云,冒美娟.关于新形势下开展农民培训的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08,(1).

[5] 张广花.优化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3):188-189

[6] 卫龙宝,阮建青.城郊农民参与素质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对杭州市三墩镇农民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3).

[7] 石火培,成新华.基于logit模型下农民接受“新型農民培训”的意愿分析――以苏中地区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08(5).

猜你喜欢
培训效果
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继续教育模式探索
企业基层班组培训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