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福利研究文献述评

2018-01-12 11:51王红于丛艳
智富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福利

王红 于丛艳

【摘 要】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福利以及农村社会福利的研究成果,总结广义与狭义的社会福利概念,从而系统认识社会福利的起源与发展,对研究农村福利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福利;农村社会福利;文献述评

一、福利内涵

《昌言·理乱》中仲长统提到“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福利二字首次被提出,该句中是指幸福与利益。许多学者对福利概念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发现福利既有广义福利也有狭义福利。广义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为了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Esping-Andersen,G,1990),涉及到生活、教育、养老、医疗、文化、就业、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又被称作普遍性福利(邓大松,刘昌平,2007)。狭义福利又称特殊福利,它的兴办主体是政府,由政府出资或者给予税收优惠,对于老人、儿童、妇女等特殊群体提供的帮助仅收取较少费用或者费用全免(陈红霞,2002)。部分学者认为福利就是快乐(Gasper,2005),一个人越是享有好的福利,则他越快乐。好的福利通常让人联想到良好的生活条件(戴建兵,2012),因此,福利水平可以依靠人们快乐程度来衡量。这种快乐不局限于收入、住房等物质层面,还包含精神层面,例如向往的自由等(范为桥,2000)。但福利内涵极为丰富,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学科之间都具有一定差异性。

心理学学者Gasper认为福利是对一个人所处状态的评价,这是个人的一种主观感受。认为福利可以用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幸福指数等指标来衡量(谌龙,2014),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客观存在的禀赋水平,虽然衡量福利指标为量化研究福利提供一种思路(卢大伟,2016)。但是,经济学家是采用“效用”来反映人们所处的主观或客观环境带来的满足感(井润生,2002)。效用可以通过物质价格来进行测量,若价格越高,则效用越大(庇古,2006),而福利可以用收入来反映效用获得的满足程度(高进云,2007)。随着对福利内涵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学者认为福利并不一定与收入呈正比例关系,收入的增加不一定带来福利的上升,用经济福利反映生活质量也遭到质疑(Easterlin,2011)。影响福利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经济,还涉及到社会、自然等(阿玛蒂亚.森,2002),福利内涵由单一的收入拓宽到生活质量、个人能力及资产水平等(Kagan,1994),由经济层面拓展到物质、精神文化层面,反映了个体对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评价(韩央迪,2011)。

二、社会福利思想理论研究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贝弗里奇主张无论人们收入多少,不分贫富,同等救济,保证被保险人的基本正常生活(贝弗里奇,1942)。他将社会福利作为一项社会责任,力求保证人们的最低生活标准(袁琳,2007)。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越少,那么福利的边际效用越大(庇古,1920),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补贴来降低基本必需品的供给价格,让穷人能够消费基本必需品(徐明心,陈国康,2009)。但是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因而个人之间的效用也是不可比的(罗宾斯,1932),经济福利也无法精确的衡量社会福利,为此经济学家们将帕累托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引入福利经济学(卡尔多,1939),在保证没有一个人情况变差的情况下,其他人情况可以得到改善。之前学者对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都只停留社会、经济层面,但是福利不仅涉及经济社会,还应包括哲学、政治等。在研究经济学福利时,还应结合权利、自由、平等等哲学概念来反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同时可以将经济学与伦理学联系起来,丰富福利经济学内容(阿玛蒂亚·森,199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福利的经济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人口的多少也会影响社会福利的规模。人口越多,社会福利要覆盖的范围就越广,福利水平就越低。相反,如果人口越少,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就越小,福利水平则会提高(孔祥云,2013)。经济水平的不同也会造成福利差距,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城市与农村人口的社会福利差距不太大,而在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的社会福利状况大不相同(陈银娥,2000)。

(二)国内研究文献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改善民生,提高农民整体福利水平,但在这样一个可持续的、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福利责任也是由多个主体共同承担(徐道稳,2006)。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福利发展也变得相对缓慢,国家需要重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郑功成,2011),要建立一种能够全面满足城乡居民社会福利需求的社会福利体系,该福利体系应涉及养老、教育、健康、住房、就业、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其他保障等(张倩倩,2011)。

农村社会福利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虽然目前农民的社会权利已经多方面获得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城乡之间的社会福利依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王春光,2011)。在现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格局下,農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而且也与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陈治,2012),这些可能与我国对于农村社会福利的认知不够、社会保障体系不宽泛、过于狭窄有关。因此,重新改变农村社会福利的观念、推动农村社会福利的理念转型、完善我国福利保障体系对于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孙艳燕,2013)。

三、文献述评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福利思想的研究,发现福利有广义福利和狭义福利之分,在旧经济福利学中,学者主要针对狭义福利进行研究,注重经济福利。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福利思想也逐步丰富,原来仅仅考虑经济对福利的影响,现在已经拓宽到社会等非经济因素对福利的影响。本文借鉴诸多学者对福利的研究,对福利的认知不断加深。但非经济指标之间的差距程度无法测量,大部分学者则侧重于收入与福利的关系研究,无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依然停留在定性研究方面。综上述所,已有研究成果在为深入探讨福利提供了视角、方法和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但是,对福利的研究依然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1]Esping-Andersen, G.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M].Oxford: Polity Press,1990.1

[2]Gasper, D. Is Sens Capability Approach an Adequate Basis for Considering Human Development?[J].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2,14(4): 435 -61.

[3]Easterlin R A. The Impact of Modern Growth on Urban-Rural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J]. World Development, 2011, 39(12): 2187-2198.

[4]Kagan, S. 1994, Me and My Life, summary in F.Ackerman et al[J]. (eds), 1997: 194 -6.

[5]邓大松,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王春光.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福利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

[7]戴建兵,曹艳春.社会福利研究评述[J].浙江社会科学.2012(2):82-90.

[8]谌龙.农村居民福利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市6村539份样本为例[D].武汉:华中農业大学,2014.

[9]卢大伟.农村居民福利乡村发展类型比较研究—生计资产理论视角[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10]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 任赜、于真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韩央迪.农民福利主体的结构转型与福利治理可能[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3]孔祥云.马克思社会福利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

[14]张倩倩.从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角度谈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1.

[15]陈治.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保障的理念转型与体系重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

[16]孙艳燕.农村福利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

猜你喜欢
福利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快递员的“公司福利”
清明雨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员工心理福利诉求研究
丹麦儿童福利多
诸子百家的“福利思想”(上)
《福利中国》点亮了我生命的灯
努力把儿童福利保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