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端午异同之比较研究

2018-01-12 11:51张淑晴何文清
智富时代 2018年12期

张淑晴 何文清

【摘 要】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韩国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的传统祭祀节日,端午文化传入韩国后,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在韩国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最终成为江陵的一大文化特色。这两个节日名称相似,有着部分关联,同时又彼此不同,相互分离。本文从历史起源、节日习俗以及当下发展等方面来比较两国端午节的异同,力求呈现一个全景式、立体式的中韩端午异同之比较的研究报告,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关于中国的端午节如何在新时代下继续发展下去的建议。比较中韩两国端午节现阶段的保护传承举措,对我们今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端午节;端午祭;异同比较

一、中国端午节起源与习俗

(一)中国端午节起源

在我国,古之盛节,首推春清秋端,即春节、清明、中秋、端午。由于端午节起源较早,在学术界并没有确切的起源结论,在众多不同的说法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以下四种:

1、纪念屈原:屈原,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他为政以德,政绩显著,缺因遭到小人谗言而被流放,但他仍旧心系祖国,得知楚国灭亡之时,他痛心疾首,投江自尽。世人对屈原的离世感到痛心,为纪念他,就把屈原逝世的日子,即五月五日固定为一个节日即端午节。

2、纪念伍子胥:在江浙地区,更多人信奉端午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父兄因谗冤而死,他便携少主归吴,助吴破楚,入郢复仇。伍子胥为吴国鞠躬尽瘁,却因受人谗言,而被逼自尽。他不畏死亡,留下越寇灭吴的预言而得罪吴王,其尸首被扔入江。世人为纪念伍子胥,便将其尸首投江之日,即五月五固定为端午节。

3、纪念孝女曹娥:东汉据传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记于《曹娥碑》,孝感世人,人们以此编纂神话,传至县令度尚耳中,度尚命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五月五日曹娥抱父而出,人们便将此日定为端午节,并在江中投放饭团等供奉曹娥之灵。

4、古越民族图腾祭:在古代,曾有个百越族,自称是龙的子孙,他们将每年的五月五日當做祭祖之日。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融合到汉族中,少部分人成为南方少数民族,他们将此节日推广开来,由此端午节便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二)中国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属我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广受中华儿女喜爱,全世界中华儿女于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端午节习俗众多,因地而异,因文化而易,各地端过法也不尽相同。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赛龙舟、食粽子、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浴兰)、放纸鸢、荡秋千等。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域还有不同特色,比如:"系百索子、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等"。此处仅介绍流传较广的习俗。

1、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按古例,龙舟竞渡之前,需先请龙、祭神,举行祭祀仪式,以图去邪、攘灾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今赛龙舟演变成民间体育竞技活动,以中华龙舟大赛为代表。

2、吃粽子:吃粽子是我国流传最广的端午习俗。粽子,又称"角黍"、"粽籺",由来久远,花样繁多,呈现出“南咸北甜”之势。北方粽子多以豆沙红枣为馅,南方粽子多用火腿、熏肉、蛋黄为馅。

3、挂艾草与菖蒲: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家家都要扫除,悬挂艾草与菖蒲,艾草寓意斩千邪,艾草寓意招百福、身体健康。

4、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药材,传说能杀百毒,民间有句话叫,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此习俗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

二、韩国端午祭

(一)韩国端午祭的起源

1.祭祀神灵:江陵背山向水的地理环境让当地民众自古就有对山神、龙神、城隍的崇拜之情,他们祭祀的神灵有“大关岭山神”、洞城隍,以及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十二位被神化的人物。

2.历史传承:韩国最早在“新罗时代”就有了“端午祭”,以农业为主的韩国比较重视“端午”这一农事节气,这场全民性的祭祀庆典因此而盛。随社会经济发展,唯江陵地区保存了完整端午习俗。

3.部落祭:目前,有不少韩国学者认同“江陵端午祭是部落祭的一种”这一说法。韩国学者认为,能找到的最早关于部落祭的记载是晋朝陈寿撰写的《三国志》[1]。根据《三国志》中的记录,巫祭是部落祭最原始的形式,书中提及的“群聚歌舞”跟现在韩国巫祭上唱巫歌、跳巫舞的形式相似,除此之外,还有多处显示这是韩国古代的巫祭。

4.中国的影响:韩国的很多文献古籍中对“端午”这个词的诠释和中国人对于端午节的观念大致相同,例如韩国也称端午为“端阳”、“重阳”、“重五”等。区别在于,韩国的端午祭仅仅借鉴了中国端午节的称谓和日期,而实质上它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可以说,“江陵端午祭是中国重要节日流入韩国后本土化的结果。” [2]

(二)韩国端午祭习俗

江陵端午祭,并不像中国的端午节一样特指某一天,它是韩国江陵地区的农民在端午节气这段时令里特有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为期二十天到一个月。端午祭的主要祭拜对象是大关岭山神、大关岭国师城隍神和国师女城隍神。它是韩国现存乡土神祭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习俗。[3]

江陵端午祭内容丰富,主要包含祭祀、演戏、游艺(游戏)等。

1.祭祀: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十分复杂的祭祀流程。首先是酿制“神酒”。农历四月初五,人们会在“七士堂”(古时衙门所在地)接受官府象征性发的大米和米曲,酿制米酒,以供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四月十五日,会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4]农历五月初三傍晚,大家会前往江陵国师女城隍祠,进行端午祭的“前夜祭”——“奉安祭”。祭奠仪式结束之后,人们会护送国师城隍和大关岭山神的牌位,直至露天祭场。之后便是“朝奠祭”,它会在之后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上举行。

2.演戏:这期间还会有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官奴假面舞剧。官奴假面剧以舞蹈和动作为主,来进行假面哑剧表演。除此之外,这期间还会进行巫俗表演、农乐表演和假面制作等活动。

3.游艺:民俗游艺在这期间也十分常见,包括拔河、摔跤、投壶、射箭、民谣演唱比赛、荡秋千,将朱砂天中赤符、端午符等贴在门上以辟邪,互赠端午扇等。

4.其他活动:端午祭期间,妇女会菖蒲洗发,将菖蒲根作发簪,用菖蒲露画“端午妆”;吃艾子糕或车轮饼等。

三、中韩端午之异同

(一)相同点

1、举行时间接近:中国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五日,韩国端午祭从农历四月五日的酿酒开始,到五月七日“送神祭”结束。两者的举行时间较为接近。

2、同为祈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韩端午均为传统民俗节日,两者均为自古传承下来的民俗节日,都有着相对较长的历史,且节日目的均为祛灾祈福。

3、都已形成文化产业

中国:(1)与端午相关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粽子、雄黄酒、艾草、五彩绳等相关产品不再是一家一户自行满足的状态,已变成商业生产销售模式。(2)文化旅游产业,许多地方举办端午文化展、龙舟大赛等传统文化游项目。

韩国:(1)与端午祭相关的文化产品进行商业模式运作,诸如传统服饰、传统艺术品售卖等。(2)文化旅游产业,江陵地区有特色的端午祭文化游。

4、政府重视程度高

两国政府均高度重视端午节,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两国政府均重视端午节作为文化遗产的作用:端午节非仅是我国法定节假日,也荣膺国家文化遗产殊荣,更首占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席位。韩国端午祭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两国政府均在节日庆典之中投入大量资金、人力支持:中国多地政府投资举办地区端午文化展,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参与举办中华龙舟大赛等。韩国江陵地区政府在“前夜祭”、“山神祭”、“儒教式祭仪”、“巫俗祭仪”、“送神祭”等系列端午祭活动中提供大量资金、人力等支持。

(3)两国政府均大力宣传端午文化:每年的端午活动,均有大量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地方政府也设有相关专题网站、电视专题节目等进行宣传,积极鼓励人民参与欢度端午节。

(二)不同点

1、起源与习俗不同:中韩两国端午节有着各自不同的起源与习俗,历史文化不同。

2、庆祝时长不同:中国的端午节仅庆祝一天。韩国端午祭庆祝时间持续较长,包含诸多祭祀活动。

3、举行目的不同:中国端午节举行的目的是为了纪念先贤,宣扬先贤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韩国端午祭起源于神话传说,祭祀目的是驱灾辟邪、招福平安、身体健康、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

四、中韩端午发展异同之启示

1、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是完全不同的节日,不存在抄袭之说

中国端午节在传入韩国之后,韩国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仅借用了“端午”一词,其节日实质已发生改变。因此两国端午节是完全不同的节日,不存在抄袭之说。

2、加强双方有关端午文化的交流

两国政府与民间积极加强有关端午文化的交流(1)民间可以成立相关组织,双方定期举行互访活动。(2)举办端午文化学术交流会议。(3)双方节日庆典上可进行对方文化展览,促进两国人民对对方文化的了解。(4)加强文化产品经济往来。

3、以端午节文化保护为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传统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现阶段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不被人重视,已经失传。我们应以端午节文化的保护为例,加强对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诸如一下保护举措:(1)政府完善相关文化法规(2)中小学设立民俗艺术教学班,邀请民间艺人进行非遗文化教学(3)民间成立相关协会组织,定期举办文化展(4)对非遗文化进行产业化建设,带动地方的文化经济收入。

4、拒绝过度消费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拒绝过度消费,保留传统文化精华,剔除传统糟粕。在进行文化产业建设时,切勿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本身,更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对人民进行思想文化教育,还原文化本身,积极宣扬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五、结论

本文通過介绍巫俗祭仪、风俗饮食等节日事象,展示中韩端午的大致轮廓,并探讨其社会功能,同时将中韩端午文化进行异同对比研究,以突出两国端午的独特性及同为亚文化的相同性。在本文中可明显看出中韩端午在文化实质上并不相同,因此不存在抄袭之说。

通过对比中韩两国端午节的保护与传承,我国应在其经验教训基础上就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反思,通过对两国民俗文化交流形式的探索,得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期能够促进新时代下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媛,刘畅.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文化内涵[J].文化遗产, 2015 (3) :26-31

[2]白琳,李妍.从韩国江陵端午祭管窥中国端午节文化现状[J].群文天地, 2012 (10) :5-5

[3] 黄榴丹.中国端午节与韩国端午祭比较研究——以中国庆阳与韩国江陵为个案[D]. 西北民族大学, 2007.

[4] 宋颖. 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 中央民族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