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列宁晚年保持党内政治生活健康的举措

2018-01-12 11:51薛君
智富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

薛君

【摘 要】列宁是马恩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在去世前短暂的三年时间里,仍在对如何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思考,并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建党理论体系。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经验总结。重温列宁晚年关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背景及其实践,有利于把握其政治设计和理论意蕴,把握其理论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列宁晚年;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措施

一、列宁晚年俄共内部存在的问题

1、部分地方党组织不服从党的领导,挑战中央权威

苏维埃政党作为新世界的领导者,直到列宁晚年,其部分党员仍始终存在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甚至很多人对党的路线和党的领导采取对抗、消极抵制或阳奉阴违的两面派态度,党内从地方到中央出现一种分散主义的势头,使党的集中统一出现危机。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始终直接服从于工会,而非党委会领导,所以其不用坚决执行党委的决定。此外,此时党内还存在有的党组织公开地或者变相地进行抵制党中央决定,以至擅自推翻的情况,极其不利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2、部分党员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加深党内危机

列宁晚年时,党内政治生态就已在不断恶化,由于缺乏有效约束,党员常有未经党中央同意就发表违背党中央意志言论的行为。

这不仅违反了党的纪律,有时甚至还会泄漏党和国家机密,将整个俄共政党置于一种极其危险的境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由于党员素质的欠缺,俄共的政党文化建设方面始终未能摆脱不良的旧政治文化的影响,官僚主义传统、奥勃洛摩夫习气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心理,这三者始终侵蚀着俄共政黨的健康肌体与党员的思想。另一方面,俄共政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惩罚机制也是造成思想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得关系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全局的重大政治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暴露。

3、党内权力运行缺乏制约与监督,派别现象严重

俄共政党内部缺乏有力监督并非是列宁晚年就存在的问题,却在列宁晚年变得尤为突出。在布尔什维克党战胜了其他党派,建立了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之后,其他友党和反对党的监督就荡然无存。随着党外监督的不断减弱,党内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执政党党内批评不足、党内民主程度不够、党政不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滋生腐败和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就变得屡见不鲜。

而苏俄在战后的极端集中制的弊端也就日益暴露出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权力的过分集中从而致使官僚主义盛行。这些党员认为自己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这种腐朽的封建特权思想使他们始终认为谋求特权和私利是其应得的利益,部分党员变为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贵族人物”。

在列宁前期,俄共是允许派别组织的存在,但到其晚年时,执政党领导集体的分裂危险已由隐性逐步转变为显性。但在之后那场“关于工会问题”的大辩论中,派别倾向就显得格外刺眼,其中的派别组织明显超过了理论上的辩论,这种局面对于维护党组织的统一十分不利。对此,列宁指出:“派别是政党内思想一致的人结成的联盟,名义上承认统一,实际上各自为政。任何派别活动都是有害的,它不仅会分散党齐心协力工作的精力,而且还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加紧分裂党的活动,从而达到否定和反对党的领导的目的。”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列宁深刻剖析了斯大林和托洛斯基为代表的中央委员会委员的性格特征,首次提出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防止执政党领导集体的分裂的任务迫在眉睫。

因为派性与党性之间的矛盾就决定了这种在背后做小动作,拉帮结派始终的违背党的意志,终究会给党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措施

1、思想层面

(1)建设俄共政党文化

针对国内政党文化落后的情况,列宁始终坚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以新政治文化革除旧政治文化,政治陋习的弊端危害极重,对于一个政党生命力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而想要救治好这种政党疾病,光是靠外在的物质手段是行不通的,还是得用教育,以新的政治文化发展来救治。而树立新的政治文化的最好方法就是教育,使新政治文化成为了一种习惯,从源头解决政党文化落后的困难。而这种新政治文化则需要通过思想教育进行,在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灌输给党员,只有这样工人阶级才能由“自在阶级”变为“自觉阶级”。

(2)重视提高党员质量,强化党组织纯洁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

在其晚年,为了防止一些投机分子混进党内,列宁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党员质量。如注重培养党员的每一个环节,要求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不及格党员进行清理等等。从思想上统一全党,巩固的思想一致,排除意见分歧和思想混乱。

此外,还加强理论教育,以理论高度来进行整体提升,坚持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革命纲领和战略策略的前提,是统一党内思想的基础。以创办党的理论刊物、翻译和出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办党校和成立各种研究小组的方式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且把教育落到实处,这才是列宁晚年着重强调的内容。

直到1923年列宁在病危时口授的几篇文章中都无一不谈到了文化,对当时文化的现状、文化工作的意义和怎样开展文化建设作了深刻阐述。

2、组织层面

(1)改善工农检查院,强化监督工作

1920年2月,在列宁的建议下苏俄成立了工农检查院,以加强对于党员的监督,使监督更加机构化、制度化。但事与愿违,列宁对其工作状况非常不满,甚至毫不避讳的讲道:“再没有比我们工农检查院这个机关办的更糟糕的机关了。” i

首先,列宁精减了工农检查院的人员数量。使得整个工农检查员人员精干而效率极高。其次,要求工农检查院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改进工作,重视工农检查院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农检查院的工作质量。正如列宁所讲的那样,以工农检查员来培养出国家的人才,培养出真正有经验的和懂行的领导人员,才是保证有效的发现问题。1923年1月23日,列宁还专门撰写《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一文,建议把工农检查院与中央监察委员会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也能更好的监督苏维埃国家机关,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相得益彰,提高监督的效力。

(2)改变中央委员会人员结构

在列宁晚年,他对于政治制度的理解更加倾向于把还权于民,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现实。通过扩大中央委员的人数规模,吸纳工农党员进入中央委员会,打破中央委员会由少数职业革命家组成的局面,维护执政党领导集体的稳定,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就此,他扩大了中央委员会人数规模。通过扩大中央委员会的人数规模,有利于打破少数职业革命家垄断中央委员会的局面,防止执政党内部的分裂。在这种局面下的政治权力就可更加广泛地分配到几十乃至一百人手里, 以民主分权的广度抗衡过度集权的强度。还能够吸纳更多的观点与视角,制定更多符合民意的方针政策,真正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3)以党章为核心保障党内纪律与优良作风

建党活动中,列宁十分重视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力争为党在思想和组织上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党的章程作为党的思想纯洁性和组织先进性的正式表现,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纲领,并围绕这个纲领完成党章建设,并以此为核心保障党内纪律与作风。正如列宁所言:“只有严格遵守这个章程,才能使我们除掉小组的刚愎自用,除掉小组的任意胡闹。”

到列宁晚年,党内作风问题积弊已久,要想真正结束过往那种思想混乱、组织分散的松散性党内组织关系,就必须切实要做到建立以党章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为全党行动和党内政治生活提供准绳和依据。

3、制度与机制层面

(1)健全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

战后,布尔什维克一党专政,党内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不断加剧。针对以上,列宁提出党内民主问题,强调要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继1921年列宁在俄共九大提出发扬党内民主之后,1921年3月,在俄共十大上面,又通过了《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再次重申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首先,列宁提出摇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无论何时,党员能够充分行使自己權利都是发挥党内民主的基础,所以,对于党内存在的争议,也必须尊重每个党员的独立自由发言权。然后,对于党内重要的决策还必须充分征询全体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以此保障党内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使决策始终能代表大多数党员。最后还需要确立集体领导体制,防止个人权力僭越集体领导,防止因中央书记权力过大而使集体领导受到削弱。

(2)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在俄共十大会议上,列宁对于健全党内监督体制作出明确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在保障其检查委员会委员权力的同时,也要做出一定约束,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处理好与同级党委的关系,与其平行行使职权,保障决定的执行等等。此外,列宁还提议实行中央监察委员会与工农检查院协同共进方法,将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结合起来,使党内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对于党内监督,列宁强调两点:一是监督和执行两个职能相对分开。二是权力制衡。

三、列宁晚年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列宁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主义者,其晚年对于规范党内生活做法的不断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当时党内存在的弊端,对于后世影响深远。他对于布尔什维克党进行的革命和建设,改变了当时党内生活随意化、平淡化的困境,纠正了党员思想上的消极懈怠,使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通过不断提升党员思想文化素质,吸收更多优秀人才入党,列宁培养了一支高质量的国家干部队伍呢,构建起了高效能的国家机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机关的运行质量。

列宁对于苏俄的改革探索始终把握住了当时实际,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对他身后的政党负责,为其设计出一套与国情相适应,能够体现苏俄特色的民主政体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以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形式,保障了党员权利与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与管理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环境,使党员居安思危,纠正了腐朽的享乐主义等落后思想。

注释:

i《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7页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200-216.

[2]韦定广.《历史与理论——社会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10-142.

[3]俞良早.《邓小平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1997 年.58-120.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生活
从严治党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意义、问题、对策
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建设基本问题探讨
“党内政治生活”的提出及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维度
论六种思维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