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鉴定技术

2018-01-13 07:09殷雅杰
关键词:正品中药材药材

殷雅杰,孙 鑫

(1.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沈阳连锁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2.辽宁省医药商业协会,辽宁 沈阳 110000)

对中药进行鉴定是掌握药物安全性及药物作用的基础,同时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传承至今的传统中药鉴定方法众多,但基于条件限制,传统中药鉴定多以鉴定人员的经验及视觉与嗅觉判断等为主,所用技法众多,对现代临床医药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当前有更多先进分析仪器及设备被应用到中药鉴定中,也由此出现众多中药鉴定技术。下文中将对中药的传统鉴定手段及现代鉴定技术进行阐述及分析[1]。

1 中药传统鉴定方法

中药传统鉴定方法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还是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其鉴定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

1.1 观测法

针对部分中药在传统鉴定中可选择直接对外观进行观测的方式做出判断,具体涉及到外观形状、颜色、断面等观测项目。

1.2 触摸法

针对部分常见中药,鉴定人员可凭借自身经验,经由直接接触对中药质地及种类等做出判断,例如,茯苓药材,将其折断后可发现其具有一定弹性;盐附子药材质地较为柔软,但其中黑附子的质地却与之相反,质地较硬。

1.3 鼻闻与口尝法

基于中药材中存在一定发挥性物质,不同的中药材在气味上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可经由鼻闻的方式经由对药材独有气味的分析,判断药材质地或成分。例如,白术药材的气味较为香醇且甘,而苍术药材香而燥。另外,古有尝百草的历史典故,证实传统中药鉴定过程中,部分药师会应用口尝办法经由酸、苦、咸等程度对药材进行判断。例如,非人工培养的牛黄入口有清凉感;熊胆入口极苦后甘,且存在天然清香。

1.4 水试的方法

判断中药是否为正品可采用水试鉴定办法。

1.4.1 显色反应

部分中药材在入水后在外观上会出现明显变化。例如,将金钱草叶放入到水中,对光进行观察能够发现药材中存在褐色或是黑色的纹络,出现此种表现的药材为正品,而若入水后并未观察到以上现象则代表药并非正品。

1.4.2 旋转现象

部分中药在入水后在性质上会呈现出一定变化,例如,麝香是传统中医中比较常用的药物之一,将摄像粉末放置到热水中,粉末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溶解,水的颜色呈微黄色,且香味较浓郁,水面无油珠。将融入摄像粉末的液体进行快速旋转粉末逐渐溶解。在对药材品质进行判断中,可将少量粉末放入手中,加水,用手揉搓成团,后轻柔可散开,但融水后粉末并不会沾手,存在以上特征变为正品。另外,选择毛壳摄像应用特制槽针由囊孔插入,缓慢旋转,取出麝香仁,可观测到槽内麝香仁逐渐膨胀。

1.4.3 膨胀反应

部分中药在遇水后会出现膨胀反应,例如,将少量蟾蜍放置到水中会在7秒钟左右出现膨胀反应,且伴随乳白色浆汁突起,与水上漂浮的棉花较为相似,而酥渣在溶解后会逐渐沉降,存在此种变化的蟾蜍便是正品。有部分非正品蟾蜍入水后同样可观察到乳白色液状物,但其泛出速度较慢,且不会有明显膨胀表现。

1.5 火试的方法

正品与伪品的火试比较:有些药材饮片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颜色﹑声音、烟雾、膨胀等。

2 中药现代鉴定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中药鉴定中,人们不断借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进中药的鉴定方法。在如今现代分析技术中,微量升华法、荧光分析法、色谱法、蛋白电泳法、DNA标记、红外及近红外光谱、中药指纹图谱等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得到很大的应用。

2.1 微量升华法

微量升华法是理化鉴定的一种,是利用中药材的某些成分在一定温度下可升华这一特性在显微镜下观察升华物结晶形状、颜色,并在其上滴加适当化学试剂后,观察其反应现象,作为中药材的鉴别特征手段[5]。

2.2 荧光分析鉴别法

荧光分析属于现代药物检测中比较常用的技术,其原理在于应用部分化学物质在日光或紫外光照射下的荧光性质,对药品的成分及品质做出鉴别。我国中药种类较多,且同类中药中还存在不同品类,加之产地的不同等均会影响到其物理形态或化学成分,为此,各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会存在一定差异,所呈现出的荧光颜色亦有不同,而此种差异性便能够为中药材品质的鉴定提供参考。另外,各中药中所存在的有效化学成分不同,而此种差异会影响到荧光强弱,同样可作为中药鉴定的可靠依据。

2.3 色谱法

此种鉴别技术的原理为,药物在一定色谱条件下,会出现相应的色谱行为,经由色谱行为的检测能够对药物的品质及真伪进行鉴别。

吸附色谱是常用鉴别手段,其应用原理为,被分物质经分离后会影响到其吸附能力,即在吸附剂上被吸引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可应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促使药物组分分离,对其分离后吸附情况进行观察便能够对药物品质做出鉴别。

分配色谱鉴别手段应用原理为,分离后物质于两相中做分配促使其实现组分分离,而一相为液体,涂布或置于固定载体上为固定相,一相可为液体,也可为气体是流动相,可对处理后的药物进行色谱检测。

离子交换色谱鉴别法的具体操作为,借助于分离后物质于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作用实现组分分离,流动相多为水或含水溶剂。

排阻色谱也可称之为凝胶色谱,其应用原理为,分离后物质分子量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其在填充剂上能够达到的渗透程度有所不同,可促使其实现组分分离,其中填充剂可选择分子筛、微孔聚合物等,结合载体与检验品的性质选择应用水或是溶剂作为流动相,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为中药鉴别提供参考。

3 DNA分析技术鉴别法

由于相同的生物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其杂交产生DNA图谱各不相同,显示个体特征和种属特征,利用人体卫星作为探针,探测产生相应的DNA指级图。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学不仅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拓宽和更新了,而且研究手段和技术方法都有很大的改变和进步,对于中药鉴定技术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很快,但许多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数学、计算机及现代分析仪器等的结合,当然,传统鉴定方法仍是鉴定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它需要多指标进行全面分析。

4 中药传统鉴定与现代鉴定技术的有机结合

中药鉴定历史源远流长,鉴定内容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鉴定技术随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中药传统鉴定与现代鉴定技术的有机结合,性状明显,整体特征突出。利用传统鉴别技术简便易行,对于来源复杂、形状不明显、或者已经被粉碎的所制成的中成药,利用传统鉴别方法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现代鉴别技术的鉴别。中药鉴别的发展必须以传统鉴定为基础,不断采用现代鉴定技术来完善,在现实工作中,根据现代化的鉴定手段,结合传统的鉴定方法,极大地扩展了中药鉴定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入研究,加速了中药鉴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机结合是中药鉴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中药鉴定技术的必由之路。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作为中药鉴定工作者应在保留和继承传统的、有价值的鉴定技术基础上,不断研究和发展中药的现代鉴定技术,使中药鉴定研究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完善,以不断满足整个中药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中药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正品中药材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冬虫夏草鉴别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