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有效性及效果观察

2018-01-13 17:37高振锋
关键词:脑血管颅脑脑出血

高振锋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山西 吕梁 033200)

伴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不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目前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此类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常见疾病类型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梗死以及脑动脉瘤等,疾病具有发病快、病情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等特点,需要人们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患有的脑血管疾病,方便医生尽快制定针对性的疾病干预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脑血管科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患者40来研究,所有入院患者确诊疾病期间接受CT检查、MRI检查。其中男与女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在50岁以上,80岁以下,平均就诊年龄为(66.7±1.2)岁;患病时间最短为24小时,最长为45天,平均病程为(29.7±3.4)天。

1.2 方法

有经验两名以上副主任医师联合检查诊断,得出意见一致的检查结果后可知19例为脑梗死,14例为脑出血,7例为颅脑动脉瘤。病灶经影像学技术检查,使用的检查设备为:西门子64排SOMATOM螺旋CT机;西门子1.5T,ESSENZA,MR成像系统。CT检查时,扫描层数和层厚分别为8层、1.25 mm,管路电流为240 mA,管路电压为120 kv;给予患者对比剂诊断,最后获得的成像图送至工作站做进一步处理。MRI检查时,扫描序列顺序为:T1W1、T2W1,扫描方法为三维时间飞跃法。将成像图输送到工作站,应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重建图像。检查结束后由科室内2名或以上医生对两种技术检查后的成像图进行分析,得出共同意见后即可确诊疾病。

2 结 果

经过医生检查患者均确诊为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在CT、MRI检查中,分析检查结果可知两种方法联合检查脑血管三种疾病的检出率为100.00%,单一检查中的MRI检查技术应用于三种疾病检查中,可以100%检出脑梗死病,颅脑动脉瘤、脑出血误漏诊率较低,CT检查结果低于联合与MRI,三种疾病误漏诊率分别为:21.05%、21.43%、42.86%。详细数据参见表1。

3 讨 论

临床神经内科疾病诊疗中,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患病后如果未及时确诊、治疗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出现语言障碍、日常行为活动功能性障碍等症状,对于患者日常生活正常开展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临床检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为CT,该法检查时可以对患者大脑组织以及病灶部位的冠状面进行全面扫描检查形成图像,扫描所需时间较短,操作简单,成像图分辨率较高,如果患者四肢有假肢或安装有心脏起搏器可以不受限制的直接进行检查。但是该技术在成像质量、病灶检查灵敏度方面略差于MRI。同时MRI属于临床脑血管疾病检查的新技术,在多种疾病检查中有着非常理想的检查效果,尤其在颅脑疾病诊断中,检查的敏感度、成像结果可以为医生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的图像依据,误漏诊率非常低,而且图像分辨率非常高,可以将隐蔽、体积较小的病灶以及位于脑干、小脑等部位的疾病有效检查出来,病变结构和血流信号清晰直观。但是该技术实际应用时对患者身体限制较大,如果患者身体佩戴有假肢或佩戴有金属装饰物则需摘除再做检查,体内安装有起搏器则不适用于该法,并且MRI检查设备精密度高,对于设备操作技术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以及该技术检查疾病费用昂贵,普通收入患者或基层医院患者难以承受高额的检查费用,所以该种高效、安全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技术实际使用率不高。

综上所述,脑血管科医生在接诊此类疾病患者时,需要为患者制定两种影像学技术联合检查方案(CT+MRI),依次对患者病灶做以检查,使得患者疾病检出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脑血管颅脑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