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2018-01-13 17:37范洪芹
关键词:监护室监护体位

范洪芹

(寿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27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为高危新生儿提供生命支持,并进行抢救、治疗和监护的病室,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由于在对新生儿进行治疗和护理时难免出现一些致痛性操作,导致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其康复。因此,临床需要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疼痛对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本课题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88例,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出现疼痛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88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月龄0-3个月,平均(1.27±0.34)个月。观察组44例,男24例,女20例;月龄0-3个月,平均(1.32±0.36)个月。入选患儿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且出现疼痛症状,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批准下完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1)人员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疼痛意识,在操作时能够做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减轻因操作原因造成的疼痛;(2)抚触:对患儿采用抚摸、拥抱等措施,以减轻患儿孤独、恐惧等情绪,满足其情感需求,从而提升患儿疼痛耐受能力。(3)体位:合适的体位能够使患儿感到舒适,因此可对患儿摆放屈曲的体位,同时包裹襁褓,增加其安全感,以提升其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疼痛刺激造成的影响。(4)环境:嘈杂的环境能够导致患儿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因此应保持病室的安静,可适当播放轻柔、优美的音乐。(5)非营养性吮吸:吮吸动作能够对口腔触形成刺激,增加5-羟色胺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效果,此外非营养性吮吸还能使患儿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哭闹对机体造成应激。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疼痛控制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分别为(3.28±0.93)d和(6.45±1.37)d,均低于对照组的(5.84±1.29)d和(9.16±1.88)d(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发生率为4.55%(2例),低于对照组的13.64%(6例)(P<0.05)。

3 讨 论

疼痛症状在高危新生儿中较为常见,对患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够刺激患儿出现不良生理反应,并影响代谢,降低免疫力,因此能够加重患儿的病情。此外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能够造成脑出血,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而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作用如下:(1)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来减少操作损伤,减少患儿的疼痛来源;(2)非营养性吮吸、体位护理等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疼痛阈值,避免疼痛造成明显应激反应;(3)抚触、环境干预等措施能够安抚换患儿的情绪,提升其自我调节能力。本研究中,观察组疼痛控制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分别为(3.28±0.93)d和(6.45±1.37)d,均低于对照组的(5.84±1.29)d和(9.16±1.88)d(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发生率为4.55%(2例),低于对照组的13.64%(6例)(P<0.05)。由此看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中能降低应激反应,利于新生儿恢复。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对疼痛的控制效果,减少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为治疗和监护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监护室监护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