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后方,技工爱跳槽

2018-01-13 03:10◎陈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后方跳槽骨干

◎陈 祥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工业集中在沿海城市,尤以上海为工业重镇。当沿海地区悉数沦陷后,大后方的重庆和昆明成为当时中国的工厂集中地,其次是贵阳、西安、宝鸡。

战争初期,工业设备和物资的内迁还算顺利,但熟练技工大多不愿意跟随政府和企业去内地过苦日子,所以技工短缺成为战时生产的一大难处。

后方工厂里的骨干技工多来自上海、无锡、广州、天津、汉口等城市,本地先前无成熟工业,故无法培养技工群体。西迁的技工,或者由政府专门运送,或者由政府和厂家一起运送。

当时在西南、西北的工厂里,技工供不应求,绝无失业之虞,跳槽现象因此极其普遍。本事过硬的技工根本就不屑于跟雇主争取提高待遇,他们认为这纯属浪费时间,跳槽一次,收入就增加一次,换厂动作川流不息。

雇主们一方面从别厂挖人,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骨干员工被人挖走,便更加依赖外来的技工培养本地工人,但养成速度很慢,本地工人始终不能取代外来技工。

技工们过于频繁的跳槽自然影响了工厂生产,也降低了战时生产效率,1943年初,行政院公布《战时管制工资办法》,同年7月颁发《战时全国技术员工管制条例》,多少缓解了一下危情。

猜你喜欢
大后方跳槽骨干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跳槽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我该辞职吗?
纪实的力量
忙着跳槽的人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
我军第一支航空兵骨干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