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能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8-01-14 02:24苏炜
东西南北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游戏玩游戏社交

苏炜

近两年来,中国游戏圈的压力无处不在:端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增长乏力,页游几乎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社会舆论对游戏的反对之声不时泛起,调整频繁的政策也成了不确定因素。总之,游戏的正名之路依然茫茫,在大众观念中依然有些“非主流”。

可是,我们真的都那么不爱游戏吗?

社交软件已经完成对国人绝大部分生活的连接。所有过去熟悉的生活,都可能在社交软件上完成形式和精神上的双重革新——既然时代浪潮不可逆,为什么我们还如此抗拒游戏呢?

当我们被某种风潮席卷,永远是在不经意之间。

2017年12月28日,《跳一跳》小游戏在微信新版本上发布。凭着简洁明快的画风、难易适中的操作体验、和好友一较高下的社交感以及随时随地来一局的便捷性,“全民跳一跳”的盛景迅速填充生活的每个角落。

那些号称“从不玩游戏”的名字与你挤在每周清零的排行榜里,互相不必说一句话,但在微信游戏的互相较劲里完成了交流。是否觉得一切莫名有趣?

在今年年初的一场公开演示中,微信之父张小龙现场跳出了967分,全场欢呼。4月,微信游戏举办《跳一跳》大师赛,邀请各路高手参赛,从线上到线下,让这种自我证明和暗自较劲的快感,从你家的沙发移到公众的视线之下。

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益智、問答、动作等门类的轻量型游戏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不出意外地,它们的社交性都胜过了游戏性。社交平台上的游戏门槛不高,大量非玩家涌入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当平日里表面和谐的亲人投入同一款小游戏,既可以拉近代际距离,也在用更直觉的方式消弭家长对游戏的误解和担忧。

手游的原罪叫“肝”,耗时太多。此外,游戏本体和更新容量都有越发巨大的趋势,手机的运行和储存都很快吃不消——拜托,这些我在端游上可都受够了啊!就没有别的方法玩游戏么?

有,一起玩小游戏吧!

提起微信游戏,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小游戏——时常会有好友发来组队邀请,游戏群排名也是社交利器,它们早已与每一个玩家的游戏生活紧密联系。除了先天的社交性优势,微信在游戏领域还作出不少探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孤独感不断增加,线上互动就成为社交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游戏则是这种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微信游戏圈功能,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兴趣社交”产物。玩家在游戏圈探讨攻略、寻找同好、发布心得,它和以往线下的侃球、打麻将并无二致,在这里,所有的游戏都是一种社交方式。

提到游戏,不得不提及的就是竞技内容,它也是吸引玩家的基础之一。微信游戏借助平台的聚合作用,让用户不必在各种App间来回切换,就能玩游戏、看游戏、讨论游戏。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级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当代人无疑有更多时间投入娱乐领域,而伴随着这种需求升级,微信游戏也在逐步升级。明星赛事、直播群聊、线上社区,一种新的游戏方式,已经在微信游戏中具备雏形。从前的游戏,更像是许多个体在孤独地寻找快乐,而现在,微信游戏在玩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被连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还有游戏、主播、内容、玩家、社交这些原本割裂的模块。

就像一问本来只能居住的小旅店,变成了具备聚餐、社交、娱乐、养生多重功能的大酒店,微信提供的游戏生态,正在覆盖玩家游戏的方方面面。

游戏作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正在无形中融化中国社交语境里某种坚硬、严肃的气质,一点一滴地使我们的生活有趣起来。这个进程开始的时间并不久,但足以让许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让玩游戏成为一件趣事,也成为正经事,这也许会是未来微信游戏将带给我们的改变。

(于阳荐自《新周刊》)

猜你喜欢
小游戏玩游戏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回到古代玩游戏
专注力小游戏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玩游戏
生日聚会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