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大卫生、大健康”格局

2018-01-15 18:08刘远立
中国卫生 2018年4期
关键词:医养国民卫生

文/刘远立 吴 静

从此轮机构改革方案可以看出,改革的核心目标主要有两个:破除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藩篱; 建立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运行机制,以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效率。改革的核心手段是相关责任和权力的整合,因此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部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建正是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核心目标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必将对更好地发挥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产生重要影响。首先,从称谓上和架构上更加突出了“健康”这一核心目标导向。名称的改变强调了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可以看出国家政策观念和职能的重大变迁。这次改革也从组织架构上改变了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功能定位,既更加明确了卫生工作是手段、国民健康是目的,也更加强调了这个行政主管部门在预防控制疾病、保护维护促进国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工作职责也进行了调整,预期将对我国的控烟及慢性病防控工作有很好的推动。

同时,更加强调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率监管。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也提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主要涵盖7个方面,其中就包括牵头完成好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息息相关的“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等重要任务。具体而言,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原来分别由民政部、老龄委办公室主管的医养结合、老龄健康事业产业发展以及中医药管理等职能整合进来,统一协调“大卫生、大健康”的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拟订国民健康政策与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新的职能,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今天担当起促进健康老龄化、组织老年卫生健康服务等责任,使命光荣而艰巨。

此外,这次机构改革中的“破与立”标志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已经从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转变为战术层面的执行落实。负责医改顶层设计的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结束了为期10年的历史使命。今后,国民健康政策的研究制定将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而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整合了原来碎片化的医疗保障制度、定价制度后,将有条件和能力通过基于绩效考核的支付制度改革以及“购买服务”机制的建立,对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效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建设健康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本次机构改革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将为有效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体制和组织保障。这次改革紧紧扣住“大健康”“养老”等关键环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体现了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务实的作风,体现了执政理念和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医养国民卫生
医养当兴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直难忘
高地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保护环境卫生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卫生歌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