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味道

2018-01-15 23:16王宵迪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书本上书本知识犹太人

书是有味道的。书不是花,但是书中却有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百花园;书不是酒,但是书中却有醉人的诗篇;书不是米饭,但是书中却有最养人的精神食粮。我常常听到同学们说这本书真有味道,便好奇地问他们:“书有什么味道?”他们却笑而不答。我认为食有五味,书亦有五味。

书的酸,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

小时候,书的酸味,可能是窃读课外书被老师、父母批评的滋味,也可能是得不到心爱的书的酸楚。记得有一次,我听说新华书店来了一套新书《格林童话》,便兴冲冲地跑到书店,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书的价格好贵,对于我这种爱读书却没有钱的学生来说,这可是进退两难啊!我望着书柜里面崭新的书,眼中充满了恋恋不舍的情感,心里酸酸的,打算回去后攒钱,一定要把它买回去。

从那以后,我把费尽心思得来的,哪怕是一分一角的钱都收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攒够了买书的钱。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我一遍又一遍地数钱的情景,生怕少了一分钱而买不到书。确认买书的钱一分也不少之后,我飞速朝书店跑去。到了书店,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钱,对售货员说:“阿姨,请帮我拿一本《格林童话》。”“这本书已经卖完了!”售货员回答道。阿姨的话像晴天霹雳,我心里酸酸的,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

长大后,书的酸,不是人们常说的寒酸,此酸非彼酸也。书中的酸味,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透过书的封面渗透出来。眼睛为之发涩,鼻子为之一酸,心也为之一酸。

电影和电视中,常有催人泪下的情节,然而它们的剧本不也是来自书吗?我们读一本书,从中读出酸楚的味道,那才是读书认真、书的内容感人的体现。

早几天,我读一篇文章,内容大概写的是一位父亲为了让女儿不在同学们面前没面子,把自己辛辛苦苦下井挖煤积攒的钱拿出来,给女儿买了新衣服。父亲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足了女儿的心愿,自己却在礦难中丧失了生命,连女儿的面也没见到。文中的细节描写非常细腻、生动、感人,我读后鼻子便充满了久违的酸涩感……我以为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文章以情感人吧!书的酸味,就是真情的味道。

书,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的“长生果”。

在犹太人种族里,当他们的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们去尝一尝书上的那一滴蜂蜜的味道。

人们不禁要问:犹太人为何要把蜂蜜滴在刚懂事的孩子的书本上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从第一感观和知觉上来讲,让孩子懂得蜂蜜是甜的,书本也是甜的道理。这使人从小就像爱吃蜂蜜一样爱啃书本,在幼小的心灵上打下爱学习的烙印。对孩子从小进行启发式学习教育,这不仅是一个或两个母亲这样做,而是全民族都如此,把蜂蜜滴在孩子的书本上,变成犹太人的良好习惯和有效的手段,并当作传统发扬光大。

犹太人之所以将蜂蜜滴在孩子的书本上,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书本即知识,知识像蜜一样甜,人打小就离不开知识,应当努力学习知识。学习书本知识,就能获得蜜一样的营养和收获。学习书本知识,像蜂蜜一样美好,难道还有不愿意学习知识的人吗?若是一个两个孩子像吃蜜一样读书学习,还没有什么,若整个民族的人都像吃蜜一样重视学习的问题,那么,这个民族还有不热爱知识的人吗?人类还愁摆脱不了愚昧吗?

犹太人之所以将蜂蜜滴在孩子的书本上,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蜂蜜虽然甜、好吃,但数量有限,而书本知识不仅像蜜一样甜,而且数量无限。要想多吃“蜂蜜”,必须多学习,掌握知识。知识才是永恒的财富,知识才是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强大动力。

犹太人的孩子,对书的第一印象应该是甜的。因为每个犹太人家庭都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在书上滴上蜂蜜,让他去闻,这种做法令人赞赏。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我们的孩子从未像犹太人的孩子一般闻过书,但我相信若问他们书是什么味道,他们的回答准是甜的。书里优美的散文、精巧的童话,还有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我读一本好书的时候,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每当我遇到好书,我都向“面包”扑去,不过这面包的味道也太奇怪了,酸甜苦辣都混杂其中,不信,你也来尝尝。

我认为书也是苦的,否则怎么会有“苦读”一说呢?书的苦涩滋味,也只有苦读的人方能体会得到。书里的历史变迁、社会改革、国家兴亡,一幅幅宏伟的长卷所散发的是一股股带有火焦气味的苦涩。千年的时间,沉淀的一切都在书中。细细嚼来,如一枚枚青橄榄,一股淡淡的、清凉的苦味缠绕在我们舌尖。

此外,我看书时也吃尽了苦头:看书看久了,眼睛疼、手疼、脖子疼……好多的疼纷纷向我袭来,各种名著厚厚的书、小小的字也在挑战我的眼力,比如看《伊利亚特》时我就惨喽!米粒大的字密密麻麻的,看得我头昏脑涨。可我对这本书很感兴趣,拼命看,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浑身酸疼,真是苦到了极点!

读书虽苦,但我却越来越“馋”书,我读书的欲望也越来越深了。

书中有许多幽默而辛辣的话语,辣得人十分难受,这在《百万英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就是书的“辣”味吗?

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在下课的时候聚精会神地看《哈利·波特与密室》,最后“走火入魔”了,连上课铃声都没有听见。这可好,不一会儿,我看到精彩的部分,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这时,突然间,一群同学都向我看过来,我不知道怎么了,习惯性地看了一眼讲台,这不看倒还好,一看吓一跳,我看见语文老师正在讲台上,用严厉的眼神看着我。我一看见语文老师心里一惊,快被吓死了,赶紧把书放到书包里。幸好老师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心里却在自责,脸上火辣辣的。

书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思想的航船,不仅仅是休闲的工具,它也能成为匕首。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杂文,真如醇酒一般辛辣。所以,我们能从书中品出辣味来,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一本真正的书,它身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应该是泪水的凝结。书让人笑,让人哭,让人喜极而泣,让人悲痛而哭,浸透了无数人的眼泪。这薄薄的一本书,自然而然地便透出了一丝咸味。

书有五味,但一味地哀伤便落入俗套,都成苦涩便失之于机械,只顾辛辣就是过分偏激。一本好书,应如高明的厨师调出的佳肴,品一口则百味变换,层出不穷;亦如雨后彩虹,精彩纷呈;更要在百味过后,留一股清甜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作家简介]

王宵迪,儿童文学作家、教师,多次获得“教学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辅导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育方式的研究。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真诚感动家长。所带班级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

猜你喜欢
书本上书本知识犹太人
放大与颠倒
自尊
书本上的舞蹈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针灸学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中的不对称问题与思考
英国社会是如何对待犹太人的(1066-1656年)
犹太人的生意经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