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夏天

2018-01-15 09:52游冬娥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游冬娥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不仅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反腐工作,而且还将反腐倡廉纳入党的总体建设规划中,旨在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规范其行为作风。当下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催生了诸多的自媒体平台,网络舆情监督势必成为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常态,且如今在应用中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缺乏制度措施的有效规范,证据不实、蓄意诬陷、网络暴力等民意失真现象时有发生,所以现下全党急需探索出网络舆情监督的正确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促进网络舆情监督不断正规化、高效化。

【关键词】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一、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多元内涵

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顾名思义也即是借助网络平台,全面收集民众有关反腐倡廉的态度、意见以及看法,从而为党中央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供科学的社情民意导向[1]。区别于传统的舆情监督,新形势下的网络舆情监督被赋予了快速、便捷、隐秘性好、互动性强、影响深远等多元化的优势特点,现已成为国家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柄利器。在实际应用中,网络舆情可为腐败案件调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线索,比以往书信举报、电话举报、上门举报等方式信息来源渠道更广、采集时效性更强,极大缩减了案件受理和查处的时间,提升了反腐治理工作的总体效率。

二、网络舆情监督的双重效应

(一)网络舆情对反腐治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网络舆情的积极功能首先即体现在能够编制强有力的监督网络,使更多的社会民众有机会参与到国家反腐倡廉工作中,并在网络平台上就现阶段的反腐事件自由陈述观点,不同的思想在持续冲击交融下便会形成一股浩大的舆论洪流,推动执法机关合理查处腐败案件;再者是可扩大舆论宣传效果,互联网平台具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政府机构人员可通过在网络平台中颂扬廉政办公人员的事迹以及披露社会腐败现象,以正面积极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的方式带领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现象。时至今日,我国在新一轮的反腐整治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比如“三公”经费急剧下降、奢侈品消费明显缩减以及官场清廉指数大幅提升等[2]。

(二)网络舆情对反复治理工作的消极作用

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般,网络舆情也无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负面作用,还需再加以规范。较为突出的问题即是虚假信息严重,由于网民鱼龙混杂,个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民众利用言论自由和信息隐秘的优势,在网络中蓄意夸大事实甚至制造虚假的证据,不仅为执法机关查处腐败案件增添了不少难度,同时更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另外,随着社会抨击腐败现象的力度逐渐增大,网络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部分意图不轨的网民在不明事实的情况下,便做出恶意诋毁、诬陷诽谤他人的行为,有些人甚至利用“人肉搜索”将他人信息公诸于众,故意引起社会民众的猜忌和恐慌,这均制约着反腐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发展趋势

(一)官方网站促使网络反腐愈加正规化

2013年10月底,中央纪委监察机构开通了相应的反腐倡廉网络舆论互动交流平台,自此各地区纪检机关纷纷积极响应,在推出官方网站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党风政风监督举报”以及“点名曝光”专栏[3]。除此以外,中共中央组织部的12380举报平台也全面上映,连同各大门户网站的举报机制,我国正在面向全社会释放严格执政的信号,网络反腐愈加正规化,对机关干部腐败分子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根据目前的形势,未来网络反腐渠道还会不断拓宽,且安全性和互动性也会有所增强,从保障网民的权益出发,切实维护反腐工作的权威性。

(二)网络治理带动网民反腐日趋理性化

鉴于网络暴力事件,国家开始重视对网络环境的整治,社会民众也深深意识到了网络舆论对国家工作的影响作用,开始自觉规范言论,理性的参与到反腐工作中。较为典型的有广州的曲伯老同志,他始终秉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不图名利钱财,不为鲜花掌声,数年如一日,义务监督违法违规的公务用车行为,并利用网络反腐举报渠道进行检举,言论客观真实,有效提升了我国反腐工作的成效,在全社会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为规范党内干部的行为作风,国家出台了“八项规定”,原本被归入人情世故的行为现也被列入贪污腐败的范畴,一时间人民群众的举报热情被显著激发,并一致希望中纪委网站能够开通“新闻跟帖”或“廉政留言板”功能,便于人们与党中央进行直接的互动与交流。目前配合国家网络环境整治工作,基于打击報复、利益谋取等不良动机的网络反腐行为正在逐渐减少,而维护公义的网络舆情监督还会持续增长。

(三)官民合作助力网络反腐走向长效化

现今,人们的法治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以预见,未来网络舆情将会与中央纪委监察机关融合并形成一股合力,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进而加速实现我国政治清明的总体目标。我国新一轮的反腐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得到了严厉的惩处,与此同时,中纪委和监察部机构正在官方网站中推行实名举报制,重点打击目的不纯的举报行为,确保反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这一举措也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除了国家机关所专门设立的举报网站,网民也倾向于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中发布自己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腐败行为,由此看来,网络舆论的正面效应为我国反腐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4]。

四、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策略

(一)革新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管理理念

过去国家纪委监察机关在处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时,往往存在重围堵轻疏通、重管制轻引导以及重分治倾协同的错误认知,对于网络民众的呼声回应滞缓,致使民怨大量积压。为此国家机关首先需要协调好围堵与疏通的关系,在网络媒体盛行的年代,打破围堵的思维定势,消除舆情恐惧症,正面积极的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关反腐的舆论信息,设立专门的民意收集协调组织,及时与民众进行沟通,核查举报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党和政府的亲和力、公信力;其次协调好管制与引导的关系,坚决打击网络上动机不良的不实言论,并对发布人员进行依法处理,时刻维护执法的权威性,同时根据网民的喜好和特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网民推动一些反腐教育信息,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监管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式来对抗腐败,是唯一不变且正确的道路。国家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中》曾明确指出要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全面纳入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之内,尽管我国先前在互联网监管方面早有立法,但仅仅是对网络安全和侵权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并未系统的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进行立法管理,导致相关行为失范。比如,在利用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机制举报时, 纪检监察机关向举报人获取相关举报资料缺乏有效的流程和渠道,网络在传播和保存举报资料时也没有合适的法律条文加以规范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需要针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专门设立法律法规,并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在管理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中的权力和义务;二是明确广大网民的权力和义务;三是明确众多门户网站的权利和义务。相信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建设,网络反腐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同现行反腐机制相结合,成为新时期反腐的一把利器[5]。

(三)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宣传教育工作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国家反腐工作也应与时俱进,立足于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党内干部的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同时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工作开展中,可由机关内高层领导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将干部聚集在一起,由领导向干部们传达国家的最新工作指示,并对当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做深入的剖析,为众多人员讲解如何辨识舆情信息的真实性,保证执法的公正客观,同时强调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性,对群众的民意需求要予以回复和落实,加深群众对国家机关的信赖和依靠。此外,国家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利用官方网站,以清晰易懂的形式,向民众定时推送一些反腐倡廉的案例及最新法规,提高人民的反腐法治意识,在网络平台中合理发布言论,真实客观的反映生活中的腐败行为。

(四)改善并拓宽反腐倡廉网络互动平台

就目前而言,反腐案件不断升级,单靠国家纪委检察机关的力量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我国尚存三种形式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互动平台,一是各级政府机关所设立的官方网站;二是民间自行开通的反腐监督网站,如“我行贿了”和“中国民间反腐联盟网”等;三是政府依托于第三方平台所创设的反腐监督门户网站。虽然三种平台各有优势,但是联系性不足,在日后的发展中,则需将三种网络舆论监督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倾力打造“政府主导、群众协助、交流畅通、自律规划”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监督平台,以期做到优势互补。在具体的实施中,纪委监察机关要不断挖掘新的网络舆情平台,以丰富反腐信息的来源渠道,并在网站中加设“廉政留言板”、“新闻跟帖”等版块,发动群众的力量加快反腐攻坚[6]。

(五)构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长效运行机制

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为科学有效的应对网络舆情,便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关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长效机制。首先是舆情信息收集研判机制,由各地区纪检监察机关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团队,争取做到有“情”必晓、有“情”必评,基于大数据思维全面采集群众舆情信息,并结合已有的客观事实对舆情信息的真实性做出评估,且需及时给予人们回应,保持与社会群众的友好关系;其次是预警和快速应对机制,根据舆情信息分析结果,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在反腐工作中力求主动出击,在案件处理中,要秉持高效、可靠的原则,对可能形成热点的舆情线索按照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划分重要等级,然后冷静处理,必要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单位及责任人介入,且及时疏通群众思想,引导正确的舆情趋向;最后是激励责任追究机制,纪委監察机关要做到赏罚分明,对反腐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褒奖,而对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泄露机密信息以及迟报谎报信息的人员严惩不贷,依法追求其责任。

五、总结

权力一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势必会滋生腐败,而若要保证国家的富强昌盛,就需要严厉打击且遏制这股腐败之风。反腐倡廉工作艰巨非凡,需要国家纪委监察机关人员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效用,正确引导舆论走向,使之转化为新时代下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劲力量,促进国家事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筱蕾,王保华.十八大以来教育反腐传播效果评估研究——基于网络舆情(2013-2016年)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8):90-95.

[2]张娜.网络舆情对党的思想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理大学,2017.

[3]司柳.网络舆情对腐败治理的影响[D].湖北工业大学,2016.

[4]周恋.反腐倡廉视阈下的网络舆情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

[5]舒绍福.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科学应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4):43-46.

[6]杨柳.自媒体视域下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引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