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1-15 09:52王浩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王浩

【摘 要】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面对新时期社会发展,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有所增加,采用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基于此,文章对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管理专业;管理人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而今高校学子都是90后主力军,90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荣誉感,喜欢自由、缺少责任心。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一代90后学子的独有特质,他不仅不能塑造人才,反而成为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阻力。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职业院校目前最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职业院校教育规律以及发展特色为基础,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大幅度的缩短了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同时也为学生后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于企业而言,其可以充分借助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将自己的用人需求贯穿于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从而达到缩短企业培训员工时间,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的目的。而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则利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便利,为教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好了全面的支持,确保了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升。虽然这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所以导致其实际的作用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由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的,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积极的进行现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才能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优势的基础上,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传统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当代高校中的弊端

自恢复高考以来,无数学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他们怀揣着报国情怀,珍惜读书的机会,在高校中奋发读书,把知识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然而,面对着在温室中成长的90后,他们被父母包办长大,缺失独立性,缺少责任感,没有梦想,对学习缺少主动性,对未来缺少规划。这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弊端。第一,唯知识论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知识更新快,可谓是日新月异。如果一味追求知识,只会永远跟随无法超越。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而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第二,教师中心式教育阻碍创新性的发挥。如果教师最大的职责是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学生会逐渐缺乏自主性学习能力与思辨的能力。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弱化了学生的参与,对爱于表现的90后抹杀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三、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

(一)搭建工商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系统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转变对大学评价的方式,“应注重在校生及毕业生质量,注重看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要将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激发教师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其次,要设立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鼓励优秀教师和青年学生申请,对青年学生的科研项目和发明创新予以一定的资助,激发研究团队的凝聚力和内在。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遴选机制,挖掘具有学术专长的学生重点培养。最后,教育行政部门搭建平台鼓励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形成三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让他们能够接触科学知识前沿,提高科研素质和水平,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学生应该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一批人,大多数人认为当代的大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熏陶,他们并没有实战经验,当他们被问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哪种更重要时,大型企业的老总会认为社会实践比理论知识重要,但是我认为将二者兼并起来更为重要。在工商管理这一行业中,前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之后的社会实践奠定基础的,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夯实了,才能更快的融入到实践中。只有实践而缺乏理论的人是空想家,只有将二者进行恰到好处的结合才能真正地发挥工商管理人才的作用,才能让培养出的这些人才有用武之地。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以便以后对自己的工作有所帮助。

(三)本科生导师制

精准育人,打造创新人才。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采取“双向选择”的形式,从考研型、创业型、考证型和大赛型分类组合,有效指导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有效指导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传授专业研究方法;提供科技创新平台,辅导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竞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组织和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建立“导师、硕士生、本科生”三位一体的学术创新训练项目,积极参加各类素质大赛。

(四)重构工商管理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系统

首先,大学教育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和中心,学校应转变重“研”轻“教”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回归大学初教育的本源。学校应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其次,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要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理念,在工商管理专业试行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体的精英式教学模式。再次,工商管理专业是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促进教师对实际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切身感受实际研究过程。

(五)分析企业利益需求点,建立产学服务中心

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高低是决定校企合作平台能否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所以,高职院校在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必须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企业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从企业与院校的共同点着手展开合作,才能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大型企业注重的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培训以及技术的进步,而中小企业则关注的是人才的职业资格培训。所以,高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应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需求,以中小企业的利益需求为基础,将校企双向融合作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的切入点,通过成立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心的方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应用、培训等各方面的服务,同时对于高职院校科研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与社会紧密关联的行业,是一个包涵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推进社会的发展,時代的进步,这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社会在进步,因此工商管理专业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的提升自身实力迎合社会实际需求,提高整体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春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31-32.

[2]莫山农.地方高校卓越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探索,2014(6):28-29.

[3]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10):118-119.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