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

2018-01-15 09:52熊雯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胜任力高职

熊雯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正在引起国内教育和管理领域的关注。文章针对高等职业院校,介绍国内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状,并借鉴国外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提出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

胜任力是指与工作和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关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正在引起国内教育和管理领域的关注。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介绍国内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现状,并借鉴国外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提出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向。

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意义

面对社会上如火如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对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全国高校正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则显得相对滞后,缺乏能够胜任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则是重要原因之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具有岗位胜任力。

(一)对教师个人来说,胜任力研究有利于教师个人继续学习、专业发展,完善自我与职业生涯规划,加速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成长。

(二)对于学校来说,通过胜任力研究可以用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考核、业务测评、绩效管理,也可以用作选拔招聘、提拔、评价、培训的依据,实现师资的合理配置,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为学校自身的内涵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对于教育行政及管理部门来讲,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能否支撑教育发展速度和力度,是整个教育战线即将而临的严峻考验。胜任力研究尤其是胜任力模型的的构建可用来了解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需要提升改进的领域,更好地研究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变革设计打造一支能回应供给侧改革提出的各种教育需求和服务的师资队伍。

二、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胜任力研究的文章虽然数量不少,但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胜任力发展史的介绍、胜任力内涵的界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步骤介绍等问题。对于教师胜任力的定义,国内目前没有统一意见,但是学者均认同的一点是,教师胜任力的定义应该包括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非常关注胜任力(或特征) 模型的研究,他们主要从教师特质、素质、能力、人格和教师评价等角度对教师胜任力进行探讨,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李英武、李凤英等(2005)运用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德尔菲(Delphi)技术——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自编教师胜任力问卷,探索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结构维度,包括:情感道德特征、教学胜任力、动机与调节、管理胜任力。

除此之外, 一些学者还对高校教师的胜任力进行了研究,如顾倩、杨继平(2004)研究大学辅导员胜任力, 编制出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得出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现状不容乐观的结论,而且学生性别、年级和院校对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水平要求相差悬殊。任嵘嵘、史学军、王金玲等人(2007)以河北省高校教学型教师的胜任能力为研究对象, 最终得到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三个因子即专业能力、驱动能力与个人成熟。

三、国外教师胜任力研究借鉴

目前,国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全面,从胜任力的内涵、特征,到建立胜任力模型的方法、步骤等都已做了大量的系统研究。最著名的胜任力理论模型有 Mc Clelland 提出的“冰山模型”、Boyatzis 提出的“洋葱模型”以及 Mc Clelland 的胜任力辞典。Manfield 给出了开发胜任力模型的两种方法:一是从零开始的胜任力模型建立,二是改造经过验证的胜任力模型。而教育领域的胜任力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目前国外大量的研究围绕教师素质结构、教师绩效评价、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展开,并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一、基于绩效评价的教师胜任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大量教师胜任力研究中,以围绕绩效评价的教师胜任力研究较为突出和成熟,如Danielson 1996年提出的教师发展框架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绩效胜任力模型,已被一些学校采纳为教师评价系统;二、职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结构维度的多元化与丰富内涵。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并不多见,但现有的研究大多涉及了职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结构维度并给出相应的诠释,并具有界定多元化与内涵多样性的特点。如Young和Guile于1997年对英国的职业教育专职人员进行研究,认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胜任特征应包括研究与创新能力、了解学生需求的能力、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施远程教育的能力。

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国内外有关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已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进一步丰富了胜任力的现有理论和知识体系。但目前,国内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以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的研究比较多,而针对高职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成果不多,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的研究更是空白。在借鉴国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未来趋向是:

(1)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教师胜任力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工作绩效,而目前国内研究主要关注胜任力要素的区分和确定,忽视了其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导致有些胜任力要素可能不会对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降低了胜任力模型的效度。而国外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并已在长期实践中被检验。因此,未来高职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将由研究教师胜任力的结构要素为主转向研究这些要素与教师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2)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与国内相比,国外职业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结构维度研究内涵更加丰富多样,研究视角也更为灵活。如国外大多强调以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和准入条件来体现职教师资胜任力,强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市场导向,而国内关于职教师资能力与要求的基本指向是“双师型”,但基于胜任力的视角系统研究职教师资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胜任力标准的很少。国外研究所倡导的市场与环境导向为国内学者关注胜任力研究在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资工作情境及其职业行为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启示与借鉴。

五、总结

由于高职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的復杂模型,加之相关研究文献较少,以及受时间、条件及成本等因素的限制,研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遗憾,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如增加调查样本的数量和地域性,整合多种方法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教师胜任力进行测评,进一步完善胜任力模型的应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安托尼特·D·露西亚,理查兹·莱普辛格.胜任:员工胜任能力模型应用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健井,西学,彭云龙.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管理观察,2008(24):114.

猜你喜欢
胜任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