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2018-01-15 09:52潘朝晖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雷雨大学语文小城

潘朝晖

一、引言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国民经济维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近几年,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外部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进入了相对减缓的状态。当然横向比较而言,我国的增速依然是全球领先。如何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依然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创新型经济。当前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创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很多场合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能否实现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因素。创新取决于从业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换言之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实现创新的目标。人才的培养自然离不开教育。为了实现创新型经济,我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够肩负起国家新发展的重任。

大學语文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生的专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大学语文教学依然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服务。

二、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语文学习的内容包括语言和文学,其中文学的内容应该是十分灵动的,能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然后从中发现新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中学的语文教学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所有的目标都指向高考,换言之就是以高考为指挥棒。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同学校的语文教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万变不离其宗”,任课教师是围绕高考的题型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的。为了提高成绩,学生们用大量的精力去死记硬背,不仅是背诵名家名作,或者文学常识,甚至有教师要求学生背诵优秀作文,以便学生高考时套用。高考试题中有相当比例的客观题。这些客观题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客观题有它的优势,比如没有争议利于批改,但客观题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与发挥,尤其是把文章的阅读分析也纳入客观题考试的内容。其实语文的学习应该是非常有活力的,不应该用考试的形式固定下来。当然考试是为了高考选拔人才之需而不得已为之,此种情况下,考试的体型是需要仔细研究的,至少文章的分析应该少用客观选择题,尤其是文章句、段的分析,文章的主旨分析,更不能用选择题的方式来考核。近些年发生了几次所谓的新闻,就是有人把高考阅读理解题所涉文章的原作者找来,让他去做自己文章的阅读分析,结果答题正确的比例较低,更为离谱的是原作者居然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主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是僵化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单一的。长此以往,他们的整个思维也就僵化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他们去创新,无疑是缘木求鱼。

三、大学语文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顾名思义,是不同于已有的或者超越原有的事物。创新意识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有主见,不人云亦云。因此,要创新,我们的学习就不能因循守旧,否则,我们无法超越原有的事物,无法创新。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形成创新意识。在学习如何撰写影评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中国电影史上很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费穆的《小城之春》,并以李欧梵先生的影评《重温费穆的<小城之春>》为范本。此电影深受评论家李欧梵的推崇,他认为费穆的《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好的电影。张艺谋对此也赞许有加,他曾说“我最喜欢的片子有一大堆,不能一一列举,就中国的电影而言,我最喜欢1948年的《小城之春》,我觉得这部影片在当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今天看来,觉得还是不能跟它比较。”被誉为“最有才华的第五代导演”的田壮壮还特意翻拍了《小城之春》,以此来向大师费穆致敬。这样一部被奉为经典的作品,其实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们从电影的情节入手,首先引导学生概括电影的主要情节——婚外恋;然后引出婚外恋是有违道德的;最后通过分析电影中的具体内容使学生发现该片把违反道德的责任主要由女性来承担。至此,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无疑是电影的一个缺憾。

在李欧梵先生的文章《重温费穆的<小城之春>》中,谈到费穆的电影美学是“含蓄”时他顺带批评了田壮壮在处理男主人公发现妻子与好朋友的私情时跑到院中的树下哭泣,认为这很不含蓄,不好。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认识到李欧梵的观点失之偏颇,因为“含蓄”是费穆的美学不等于是田壮壮的美学,并且丈夫仍然深爱着妻子,当发现妻子与好朋友旧情未了时左右为难,心情十分痛苦,故至树下痛哭是合情合理的,李先生的批评过于苛责。

对于经典作品的批判性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使得学生面对前人的作品时不再用仰视的眼光,可以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正因为学生可以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前人的作品,所以他们也可能产生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些观点绝大部分和他人的观点重复,但正因为他们有主见,不一味地沿袭他人的观点,所以就埋下了创新的种子。如果能借此培养起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对他们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形成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创新是十分困难的,否则也不可能出现在各级政府大力倡导之下当前我国的创新依然不令人满意。所谓的“新四大发明”,实事求是而言,创新型方面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创新在僵化的思想中是很难形成的,它应该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是不同观点碰撞的产物。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放下包袱,开动脑筋,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学生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这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通病。到了大学阶段的学习,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破学生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上,我们希望学生们不再认为任何问题都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学习的目标就是找到那个正确的答案。我们通过对文章主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去发现,一篇文章的主题可能是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曹禺的《雷雨》及《<雷雨>序》为例。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已学习《雷雨》。在课程开始之初,请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内容并简要回答《雷雨》的主旨。学生们大多把主题概括为对旧社会大家庭罪恶的揭露和批判。然后请学生阅读《<雷雨>序》,并请学生在文中找到曹禺自己认为作品的主旨是什么。学生们发现曹禺本人虽然也认同了“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他是“追认”,是作品的读者(或观众)替剧作家分析而得,剧作家创作该剧的目的是因为“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并且“它太大,太复杂”,他“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所以他要用自己的剧作来展示自己“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同时作者是“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通过学习《<雷雨>序》,学生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曹禺创作《雷雨》的目的显然不是“揭露”和“批判”,可是,作品中蘩漪与周萍、周萍与四风的乱伦关系,周朴园抛弃侍萍母子、罪恶的发家史以及他的专制又都是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读者或观众的虚构。这些情节都引导我们把作品主题的分析指向对大家庭罪恶的揭露和批判。换言之,我们从作品文本出发,得出作品的主题是“对大家庭罪恶的揭露和批判”是完全可以的。学生们原本对“揭露、批判说”很有信心,然而学习了《<雷雨>序》之后对自己原来的判断产生了动摇,通过教师的分析,对自己原有的判断又恢复了信心,但同时也认识到以往对作品的理解失之简单。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应该单一化。因此在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培养发散性思维,而这对于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四、总结

大学语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改变学生已形成的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为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雷雨大学语文小城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雷雨天
雷雨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小城红梅赞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雷雨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