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种养效益好稻鳅共生两相欢

2018-01-16 04:51
今日农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泥鳅种苗稻田

7月15日,湖北省天门市横林镇董湾村稻田里,宁静的水面偶有一串小气泡浮动而上。“我们刚把泥鳅苗放入稻田。”天门市四海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德孝介绍,“再过几个月,这里就该热闹了。”

董德孝是董湾村人,早年在珠海做物流生意,2007年回到家乡创办了湖北四海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生态渔业,悉心养殖泥鳅。

泥鳅生长周期快,市场前景好,人工养殖是一条生财之道。然而,有养殖户盲目追求产量,过度投放饲料,导致市场上很多泥鳅又粗又大,口感却远不及野生泥鳅。

“我想做生态、安全、有效益的农业。”董德孝说,“新模式靠老经验笨方法是行不通的,只有另辟蹊径。”他受到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兆华院长生物浮岛技术的启发,结合当地资源实际,尝试稻田套养泥鳅。

从稻田选择、泥鳅品种筛选、技术要点、发展前景、增收环保等方面,董德孝一步步攻克难关,“稻田养泥鳅必须零污染,一点农药用不得。”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他试验优质种苗,寻求打开稻鳅共生模式的良方。

“每年5月将5公分大小的泥鳅苗投入稻田中,水稻能在夏天为泥鳅遮阴,稻田的微生物可供泥鳅食用,泥鳅能为稻田松泥,粪便能为稻田增加有机肥。”董德孝说,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生产出的稻谷是一种品质优良的绿色有机稻,养殖出来的泥鳅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

稻+泥鳅,一场看似简单的叠加,背后却蕴藏着许多“尖板眼”。

“养泥鳅,难在育苗。”董德孝介绍,稻田养鳅,对于泥鳅的苗种是个考验,他研究出来的“上翻式小型环道泥鳅卵粒孵化器”和“多功能泥鳅、黄鳝生态养殖装置”两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将泥鳅种苗成活率由5~10%提高至60%。

养殖基地引入的河渠水,必须经过三道程序净化过滤,将PH值由7.5~7.2提升到8.0,以提高泥鳅幼苗的存活率。此外,养殖场还自己培育菌种,给泥鳅“喂”乳酸菌,防止它们得肠炎;通过温室养殖,泥鳅每年5月10日开始的自然孵化可提前至3月……

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呵护下,董德孝的泥鳅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亩均效益达到60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泥鳅种苗稻田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泥鳅笼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稻田摸鱼记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捉泥鳅
捉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