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探讨

2018-01-16 15:52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食品卫生食堂师生

□郝 明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高校食品卫生安全是高校师生教学与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高校食堂的管理工作也在逐步完善,食堂规模也在逐渐增大,高校师生对于食品也又了新的要求,高校食堂在专业服务上也有所提升。然而高校食堂还会发生食物中毒现象,这就说明我国高校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高校食堂的卫生条件都有所改进,有关部门也颁布了相关的卫生安全管理条例。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新时代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是这些都增加了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因此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虽然高校食堂管理人员也意识到这一点,对其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但是起步较晚,新的制度与管理措施不能完全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想要全面提高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当前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从而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保障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概述

高校食品卫生安全与高校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据不完全调查研究发现,中国食物中毒每年都有上万的病例,还有上百人死亡。因此做好高校食品卫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食堂工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工作,管理难度极大。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又非常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我国现有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措施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对于高校食堂来说,其卫生管理状况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象征,做好食堂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来提高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另外,高校食堂中就餐人数较多,一旦食品卫生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大面积的安全危害。高校食堂的相关从业人员与管理人员都要提高卫生安全意识,并且要对食品采购来源于加工都进行限定,从而来保障食品的安全特性。

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缺乏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消费理念与消费需求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不单单是吃饱,而是有了新的需求,对于饭菜的质量与餐厅环境都所有要求,而且食物中毒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社会各界不重视食品卫生工作。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的餐厅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的食品卫生意识。高校食堂的服务对象又比较广泛,具备较高的流动性,食堂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需要不断对菜肴进行创新,却没有相关的食品安全意识,就导致高校食品卫生安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想要保障高校食品卫生安全,首先就要保障原材料的卫生安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食堂都没有对食品原材料进行安全检测,这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人员流动性大

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员的稳定,人难招、成本高是最为主要的。食堂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食堂工作。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原有的卫生设备很难保障当前的食品卫生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难度增加。近年来,高校食堂采取承包制的经营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高校对外承包之后,承包商资质审查不严格,高校领导也不能直接参与到食堂的日常管理中去。承包商缺乏相应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也没有鉴别食品是否安全卫生的知识与能力,再加上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甚至会使用过期变质的食品原料,高校也会中断对食堂建设的投入,这就给高校食品卫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人员密集度大,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高校食堂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员密集大,这是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从2000年开始,高校不断进行扩招,使得高校师生数量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基础设备却从未得到扩建。对于高校食堂来说,开饭时间集中,就餐人员数量较多。如果食堂食品存在卫生问题,就会导致大面积的食物中毒,严重危害高校的师生健康。除此之外,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也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与高素质的餐饮队伍,就高校现有的从业人员来说,正式职工老龄化,大多数都是临时工。根据不完全调查,五十岁以上的员工占据全部职工的58%,他们不愿意继续从事餐饮服务行业,这就使得聘用的临时工成为当前餐饮服务的主力,约占全体员工总数的90%。这些临时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城郊,不具备稳定性这一关键因素,又缺乏食品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这是火灾、人身意外等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给食品卫生安全也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重视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健全高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

高校食堂是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做好预防食物中毒事件是非常有必要的。高校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好明确的责任划分,虚心听取全校师生的意见,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高校食堂在对外承包的时候,需要承包商签订相应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协议,切实做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做好高校食品卫生安全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需要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引导职工去热爱自己的工作,提高服务热情,从而来得到高校师生的支持与认可。做好奖惩制度,给予优秀的员工奖励,淘汰没有责任心的员工,从而来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自主能动性。学校的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监督工作,加大管理的透明度,对饮食服务中心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高校食堂人口密集,因此每项工作的落实都与人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高校食堂从业者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与食品卫生知识,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与个人卫生意识。培训的主要方面有两个:操作规范与专业知识。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充分意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让工作人员明白如果有些工作不到位,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另外,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制订科学的学习方案,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水平,在结合相关的监管措施,彻底提高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关键环节的重点管理,切实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要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工作,高校食堂要对主要的原材料进行集中采购,不断开辟物资采购新市场,要以质量为原则,尽量选择价格实惠的大型企业,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供货关系,从源头上控制食品质量。其次,强化食堂物质采购验收制度,对于主要的原材料进行多层验收,严格要求商品质量,拒绝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然后,要做好原材料的贮存管理,对于原材料的存放要隔墙离地,定期价差,先进先用,及时处理变质食品。最后,要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加工,及时清理食品盛装工具,保证食品加工场所的清洁。

结语

食堂是高校师生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至关重要,需要高校管理人员与食堂从业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改善食堂的管理与运营机制,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食品卫生食堂师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食品卫生档案科学管理方法分析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2018年某市铁路辖区动车配餐食品卫生安全现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