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物理作业实效性的研究

2018-01-16 23:54李永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2期
关键词:布置分层物理

李永芳

物理作业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必须的补充和延伸,是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但对于设计有效性的作业这一教学环节却被大多数老师所忽略,也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具有实效性的作业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精挑细选少而精

老师的作业必须有目标,有针对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基础知识应该如何强化,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论如何与实践彼此结合互进发展?这些都必须通过分散、集中手段,通过精选习题与实践任务去强化巩固。即便需要反复强化,也应分散在不同时间进行,避免学生同一时刻做机器化的重复活动。精练作业不等于形式上削弱学生的练习量,要以点促面,举一反三,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精选的作业要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理解,并要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作业布置要紧扣上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班级情况,在题目的数量、难度等方面都有精心考虑。加强典型性、示范性题目的作业训练,有拓展基本知识能力功效,做到训练一道题,掌握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二、分层递进促提高

1.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第一步。根据学生的成绩及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水平和内在潜力,把学生划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主动,接受能力强,而且学习愿望强烈;B层次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基础不太扎实,接受能力稍差,但有一颗学习知识的愿望,需要老师花一些时间给予一定的辅导;C层次的学生学习纪律差,基础也不好,而且学习思维反应慢,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懒于动脑,需要老师时刻关心和督促。然后再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A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C层次的学生一到两名,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疑问的解答等。如此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2.对作业分层

把作业设置成多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 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对C层学生,难度较低,但作业量不可太少,以模仿性和基础性的题为主;对A层学生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B层学生介于两者之间,作业有难有易。同时要求B层学生完成A层学生的要求,鼓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和C层学生选做B层学生的部分作业。让各层学生有选择地做,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三、形式多样激兴趣

1.趣味型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充满乐趣,他們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去探求知识。例如,《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节课,为了加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实验探究:铅笔、木材、玻璃、陶瓷等身边器材导电性能的作业。实验后,还要让学生写一篇观察记录和实验总结。通过布置这样充满趣味型的物理作业,让学生在乐趣中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拓展型作业

拓展型作业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延伸,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查看一下它的集热管的颜色,设计者为什么选用这种颜色,分析原因并写出你的观点。通过设计这样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满学习物理知识的无限动力。

3.探索型作业

探索型物理作业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重力》这节课后,布置“探究物体的重量和他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探究作业,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分成几个小组,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布置这样的探究型物理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物理充满兴趣,充满热情。

四、互改面批抓落实

1.学生互改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小组成员各有不同的任务,推选一位小组长,教师可以先对小组长进行面批面改,让其理解作业目的和评判标准,然后再让他对小组成员进行面批面改。

2.教师面批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运用谈话或讨论的方式,给予学生有目的的辅导,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概念或者解题的方法。

总之,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更是课堂知识内化为学生本位知识的重要过程,通过作业这个巩固环节,提高了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从课堂的“看戏者”变成了真正“唱戏”的主角,摆脱了学习上的眼高手低现象。我们教师要加强作业布置的策略研究,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布置。让作业从布置、完成、批改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布置分层物理
只因是物理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我不是教物理的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