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助学式”课堂的同伴合作学习研究

2018-01-16 12:32蒋云峰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

蒋云峰

【内容摘要】面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基于生本理念建构出的“助学式”课堂范式,具有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基于“助学式”课堂范式,并在同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上进行研究——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特征为保证,可以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关键词】高中英语“助学式”课堂同伴合作学习

“助学式”课堂是基于生本理念而提出的以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助实现学习效果提升的课堂教学范式。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助学式”课堂强调“助”的作用,而且这个“助”主要发生在生生之间(师生互助带有明显的传统教学特征,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通常认为,“助学”发生于同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水平较高、考虑较全面者对水平较低、考虑不全面者之间;但这又不绝对,因为不同知识往往学生会体现出不同的构建水平,整体较弱者在某一知识的构建中表现出超常水平也是极易发生的,因此助学也就更多的带有了同伴合作学习的意味。本文试以高中英语为例,阐述相关观点。

一、“助學式”课堂范式驱动同伴合作学习有效发生

“助学式”课堂强调一个“助”字,真正的“助”的学习过程的发生,取决于助的动机激发与助的过程的有效性。同伴合作学习作为“助学式”课堂上的重要体现方式,相应的要关注的就是以“同伴合作”为特征的“助”的动机激发与学习过程设计。

如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1 Advertising一课的教学中的Reading教学中,学生结合Advertisements这一阅读材料去学习相关语法与句式,不同的学生就会对同一语句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没有交流,那合作学习就不可能发生,反之在“助学式”课堂范式的影响之下 ,教师必然要对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进行强调,且这种强调不是讲授式的,而是在学生自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譬如对于A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is one which someone has paid for to promote a product or service.这一句的理解,必定会有学生意识到句中的which起着引导定语从句的作用,而其中的one就是被修饰的先行词,而有学生则意识不到。怎么办?教师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范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既然“助学式”已经成为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那这一课堂范式实际上就给学生提供了问题交流与解决的基本策略,这种策略变成了学生的直觉之后,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自觉,于是问题的解决就必然走向“同伴合作学习”。反之,这一过程本身又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载体,教师在其中研究学生的同伴合作学习状态与水平,可以作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助学式”课堂以范式的力量驱动着学生同伴合作学习的有效发生。

二、同伴合作学习强调平等主体间知识构建互动特征

同伴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发生的判断依据,一定不只是简单的“合作”现象,而是现象背后学生合作的实质。有效的同伴合作学习,一定是学生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参与的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中的“互动”特征,彰显着“合作学习”的本质含义。换句话说,如果只有单向的所谓好学生教差生的现象,那不是真正的同伴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这门学科历来是不少学生学习的痛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知识系统构建的复杂性,与学生学以致用的难以实现。而“助学式”课堂中的同伴合作学习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譬如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学优者固然能够全面地从定语从句的角度认识其中的which修饰one的作用,而悟不出此理者则有两种可能:一是茫然摸不着头脑;二是有所思但是是错的。此时同伴合作学习是什么样的呢?笔者的课堂上,一个小组之内的学生的合作通常是这样的:组长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不论对错且不怕被“批”(这是“助学式”学习范式形成的基本条件,需要提前训练与引导)。进而就有学生会提出“定语从句如何判断”“除了which之外有没有其它引导的词汇,能不能再举个例子”的问题,也有基础较弱的学生会作出“我好像对定语从句没有什么印象”的判断。再如We must not fall for this kind of trick!这一句中的fall for的理解应为“受……的骗”,而学生可能会有其它的表达,如“上……的当”等,这就需要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判断,当然这个例子是简单的,但有些说法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就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思辨。

在上述例子中,同伴合作的过程是基于这些具体的问题的解决去进行的,学优生常常会分析给出的这一例句,也会举出其它的例子,而学困者则会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一些细节问题,这样就实现了同伴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互动”特征,帮助者与被助者也就形成了基于具体英语问题的讨论关系、互助关系。需要强调的是,此过程中教师须收集典型问题,以供统一提醒,而个别问题则可在小组之内实现师生互助,此不赘述。

三、于同伴合作学习中寻找高中英语学习的持久动力

我们提出“助学式”课堂的教学范式,并以同伴合作学习作为推进这一教学范式进一步落地的抓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在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寻找到一个可持续的推动力。

因为我们知道,机械的背诵默写与刷题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作为依靠,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则成为发现问题解决办法的有效思路。“助学式”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尊重,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方式、英语语言运用所需要的情境,往往可以在学生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对教师来说则是得到有益的启发),因而学生的英语学习就可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故而,“助学式”课堂下的同伴合作学习,应当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刘学.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同伴合作学习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24):131-133.

[2] 付国阳.浅谈课堂助学的方式及其成效——以杭州行知中学校园中的课改生活为例[J].生活教育,2014(2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基于互动模式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有步骤,分阶段,有效实施高中英语写作训练
论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