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7 10:34
农业知识 2018年34期
关键词:防虫网缓苗拱棚

早春大拱棚辣椒一般在10月中下旬育苗,12月底定植,来年2月底3月初开始采收上市。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3500千克、收益12000元。

一、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宜大拱棚越冬种植的辣椒优良品种有镇研系列、正椒5号、洛椒系列、砀椒系列、宁优1号、萧新6号、报晓等。

二、整地施肥

1.清理田地。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植株残体,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降低有害生物基数。

2.整地施肥。整地施肥。整地要求平、细、净,深翻25~30厘米,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000~6000千克、磷酸二铵20~25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

3.作畦。采用高畦栽培,以利于灌溉和管理。采取双行栽培,大行行距70~80厘米,小行行距45~55厘米,株距25~35厘米。

三、育苗

可购买工厂化育的苗。

四、定植

1.棚室消毒。每667平方米的大棚用硫黄粉0.25~0.5千克、百菌清30克,拌上锯末分堆点燃,然后密闭熏蒸一昼夜再放风,无味时使用。

2.设防虫网防虫。温室大棚通风口用尼龙网密封,防止害虫迁入。

3.适时定植。选择晴天上午定植,采用暗水栽苗法。先开穴、浇水、放苗、覆土,冬春茬要盖地膜。栽植深度以叶子节处为宜,不宜深栽。保持棚室内畦面平整,做到上干不湿,表土疏松。栽培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5厘米定植,每667平方米密度为5000~6000株。

五、田间管理

1.缓苗前后管理。缓苗前,以保温保湿为主。如无地膜覆盖,可进行中耕,以提高地温,一般中耕3~4次。第1次中耕深一些,随着根系的生长,中耕深度减小,且距植株距离加大,以免伤根。当心叶开始生长或有新根出现时,则证明已经缓苗,此时可适当降温降湿。缓苗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浇水,在干旱时浇小水。当门椒长到3厘米大小时,视植株长势和肥力状况结合中耕进行施肥。对于覆盖地膜的,采用膜下暗灌,随水施肥。同时可结合用药施用磷酸二氢钾、正大营养宝、金土地等叶面肥。

2.结果后管理。门椒采收后,要及时浇小水,以促秧攻果,但要注意防止积水。夏天热雨过后,必须及时用井水漂园,以降低土温,保证根系正常生理代谢。此外,在高温棚膜撤除后,应早晚浇小水,以利降低土温。

辣椒喜温、喜水肥,但又怕高温、多雨、大肥,所以,要科学管理。当气温高于30℃、光照强度较大时,就要遮阳管理,以防病毒病和日灼病。当遇到辣椒根系不好、土壤板结时,可用维他那浇灌,以活化土壤,促使扎新根,提高肥效,增强抗病能力,增产增效。

在辣椒生产过程中,要进行植株调整。支架吊绳,以防倒伏。疏枝打叶,门椒以下的侧枝(通常所称的“毛腿”)要全部打掉,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并疏掉无效枝。

六、病虫害防治

根据辣椒生育期,分阶段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科学、合理施用化学农药防治。

1.农业防治。加强苗床管理,看苗适时适量放风,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及时清除病苗,清洁苗床。对生长势强而高大的植株应进行支架防倒伏。进入炎热季节,植株生长茂密时,随时剪去多余枝条或己结过果的枝条,并疏去病叶、病果。

2.物理防治。设置防虫网。防止蚜虫、潜叶蝇、粉虱等害虫进入。防虫网可直接罩在棚架上。一般选用30目的防虫网。

3.化学防治。病害:病毒病可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200倍液。疫病可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炭疽病喷施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枯萎病可用恶霉灵800倍液灌根。

虫害:蚜虫可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七、收获

以采收嫩果为主的辣椒,当果皮变绿色,果实较坚硬,而且皮色光亮时,即可采收,从开花到采收,一般20天左右。采收成熟椒(即红椒)的待果色转为红色或暗紫色时采收。采收工具和包装运输用具应清洁卫生。

猜你喜欢
防虫网缓苗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多层覆盖大跨度塑料拱棚采光保温性能研究
建平地区设施蔬菜防虫网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新买的花怎么养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