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略海洋打造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2018-01-17 16:35海韬
海洋与渔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广东海洋高质量

■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海韬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要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明确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的发展新格局。这是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要把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广东产业体系新支柱”等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经略海洋,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推动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广东发展的主战场。其中,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是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是保障,而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则是关键重点。

要把握新定位。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和时代的高度赋予广东全新的战略定位,也是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责任担当。广东要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探索海洋科技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开展国际海洋生态环保合作,借助国外先进环保技术,促进广东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下,全面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支持海域适度开发、发展高端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科技合作、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推进与港澳深度合作。携手港澳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培育壮大汕潮揭、湛茂都市区,打造广东区域新发展示范区,将东西两翼与珠三角地区“串珠成链”,加快实现共赢共享高质量发展。

要构筑新支柱。2017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 1.8万亿元,已连续23年领跑全国,海洋经济已成为广东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发展质量也不高,因此广东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除了继续壮大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之外,应当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充分挖掘海洋资源潜力,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海洋公共服务业等六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通过建设海岸带综合示范区、产业试验区,引导和支持六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沿海重点城市集聚,加快培育成产值超千亿、万亿的超级产业集群,形成广东产业发展的新支柱。

要培育新动能。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广东要紧紧依托高质量的科技支撑,加快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要更加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备的海洋龙头企业。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强海洋科技攻关,争取形成一批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同时加快建设重大创新载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创建综合性国家海洋科学中心,推进广东省海洋实验室、国家海洋五所建设,打造国家海洋实验室第二梯队。支持国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在广东设立海洋科技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广东海洋创新联盟和“海洋智库”作用,整合涉海前沿科研力量,支持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发展。建设深海公共试验中心、深海工程中心,以产业链和创新链重大需求和关键技术为导向,重点加强深海工程、海洋生物、海洋新兴能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前沿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研究,逐步提升海洋开发能力。

要建设新枢纽。海港是由陆向海的重要节点,更是集成运输的重要枢纽。习近平总书记在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的表述中,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放在首位,可见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广东要从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角度,坚持陆海统筹,打造功能明确、协调联动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港口群。以广州港、深圳港为龙头,优化全省港口资源配置和功能定位,加快区域内港口资源整合,打造两大世界级枢纽港区。发挥多港联动综合效应,推动港口智能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运中心,促进东西两翼港口群协调发展。同时建设支撑广东骨干交通设施和海陆空铁联运系统,推动东西两翼沿海地区与大湾区互动发展,加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临港集聚。

猜你喜欢
广东海洋高质量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