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2018-01-17 22:23孟凡红
新农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栽培病虫害

孟凡红

(河北省兴隆县农牧局,河北 兴隆 067399)

1 玉米栽培新技术

1.1 对种子进行筛选和处理

优良的玉米种子是种植获得高产的前提,因此,在玉米栽培环节首先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尽可能按照良种、良肥、良法的原则来种植,使良种玉米能发挥出增产潜力。在选择种子时,首先要挑选与当地栽培条件相适应的玉米种子,其次要挑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同时还要保证玉米种子颗粒整齐饱满、纯度高。选种工作结束后,就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处理工作是保障种子出芽率的重要工作环节。首先要将筛选好的优质种子进行2~3天的晾晒,这样不但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还能提高种皮的吸水性和透气性,然后在播种前3天左右对种子进行种衣剂拌合,保障种苗出齐率。

1.2 注重土壤精细化

玉米作物对土壤没有太高要求,但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和肥料的需求量较大。为使玉米获得高产,首先为玉米生长提供适宜的种植环境,整地作为玉米种植的主要环节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土层深厚、土质优良、便于灌溉且富含有机成分的土壤来栽种玉米。

1.3 控制播种密度

当前,玉米种植已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但规模化种植过程中也要合理控制播种密度。合理播种是玉米种植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播种前,结合玉米的生产特点以及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小,确定应该播种的玉米数量,合理的控制玉米播种密度,既避免土壤浪费,又要保障每棵株苗对水分和阳光的获取量,尽可能为每棵株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4 加强种植管理

种植管理对玉米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在玉米种植环节,既要加强水肥管理,又要注重除草管理。对玉米株苗科学施肥和定期灌溉是保障玉米丰产、高产的重要手段,在对玉米进行施肥时注重化肥与有机肥的搭配使用,在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的搭配化肥使用,注重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比,保证玉米对微量元素的生长需求。对基肥、追肥的使用合理、科学,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料需求分层施肥。此外,结合天气状况以及玉米对水量的需求情况定期、合理的实施灌溉。除草管理也不容忽视,实时关注玉米株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杂草及时喷洒除草剂,同时合理掌控除草剂浓度,避免对玉米株苗生长带来影响。

2 病虫害防治

2.1 玉米斑病的防治

玉米斑病重点发生在玉米叶稍、叶子或苞片上部位,应定期检查玉米生长情况,一旦在这些部位发现可疑斑点,及时喷洒药物防治。

2.2 玉米黑丝穗病的防治

黑丝穗病主要对玉米穗和玉米花有危害,进而会产生系统性疾病。对于这种病害的防治重点要从整地着手,挑选栽培频率低的土壤,深入耕种,能有效减少黑丝穗病的发生。

2.3 虫害防治

对玉米病虫害通常是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但对于绿色玉米就要通过生物方法或物理方法进行虫害防治,从而种植出无公害玉米。在玉米种植中,既要注重各个环节的种植技术,为玉米生长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要注重对病虫害的防治,使玉米生长摆脱病虫危害,从而获得高产。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栽培病虫害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油麦菜栽培要点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自然栽培的味道
玉米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办法
夏季苦瓜栽培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