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17 03:27张世琼杨旭辉王建容向以霞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延续性置换术髋关节

张世琼 杨旭辉 王建容 向以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重庆 401331)

随着现代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骨病、创伤引起的髋关节置换病人不断增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仅限于患者在院期间给予精心的照料,而患者出院后仍然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期,这段时间内存在护理空白[1]。术后注意事项较多,如果病人不依从指导,很容易引起假体关节脱位、磨损、松动等,手术后进行早期训练和出院后延续护理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主要部分。据统计54%病人出院后对康复训练有较高需求[2],马慧敏等[3]对通过756名创伤骨科病人调查显示:54%出院病人不知道如何观察病情,且有48%的病人家属不能为病人进行正确康复锻炼。Lin[4]报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三个月是最佳恢复期。文献报道,25%~75%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在手术后四个月至一年都不能恢复到骨折前水平[5]。随着骨科疾病病人接受AHR治疗不断增多,医护人员认为恢复效果质量不仅仅与手术技术有关,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也同样重要。本研究旨在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提供完善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

1.延续性护理的概念

延续护理主要以病人为中心,把护理服务由以前的医院延续到病人家中,是从医院走向家庭、社会的服务模式。具有时间延续、地域延续、关系延续和信息延续5个特征。多种方法,主要包括成立延续性护理中心、电话随访、网络健康宣教等等。

2.国内外延续性护理发展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香港及国外都已经开始对出院病人开展延续护理。目前国外的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基于社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和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等。美国宾夕法尼亚护理学院率先为提早出院老年病人提供延续护理临床实验,取得了减少患者返院次数和降低医疗话费的显著效果。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也为延续性护理进行了一系列活动[6]。国内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开展模式,付伟等[7]研究尝试开通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网站,为更多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沟通支持。李善玲等[8]通过研究也报道了其他一些医院设立延续护理服务中心,通过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入户随访等,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近些年,台湾地区也对病人提供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他们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让在不同医疗机构转移病人也能过不间断的,持续的享受到护理服务。

3.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关节运动功能。出院病人由于术后疼痛和缺乏专业知识不能正确进行康复训练。有的病人甚至不进行康复训练,影响恢复并出现并发症,导致手术效果欠佳,降低了其生活质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APP广泛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可实时有效地实现信息交流、知识 传达等,突破实间、空间的限制[9]。网络平台的形成,可让病人远程接受健康宣教,受到大家欢迎。韩斌如等[10]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开发移动健康APP对帕金森病术后患者实施新型延续护理,该APP初步分为患者端和医护端,患者端包含用户注册、护理咨询、量表自评与护理计划、健康资讯、社区论坛、个人信息、健康档案和反馈等模块,医护端包含用户注册、资格认证、平台咨询、私人咨询、药典、疾病库、我的收藏、我的回答和建议等模块,实现了居家护理需求的快速响应,通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健康状况自我监测及针对性护理计划,满足了患者对专业护理的迫切需求。孙鸿燕等[11]研究显示使用APP有效提高了患者复诊依从性,并为病人提供高效便捷护理服务,促进交流,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4.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期康复一般在家里,看护者大多是家属,而家庭支持对病人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护理以人为中心,互联网+基础技术为框架,把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等每个环节互联网化、系统化,根据患者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等方面提供最佳护理。因此,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和功能锻炼等多方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病人遵医行为和自我保护能力,帮病人解决出院后护理不足,解决病人痛苦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