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防误吸管理体会

2018-01-17 03:27秦艳施蓉芳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流质经口体位

秦艳 施蓉芳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4)

脑卒中患者并发症中吞咽功能障碍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极易发生营养不良、脱水等症状,甚至误吸而致吸入性肺炎,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加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但可促进患者治疗预后明显改善,还可提升整体生存质量[1]。现对我院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收治112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所有患者均能康复出院,将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12例,男性79例,女性33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经口进食75例,经鼻饲管37例,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维持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对患者进食给予指导并合理帮助,加快身体机能的康复速度,根据患者病情掌握其吞咽功能情况、进食量和进食速度,减少误吸的发生。

2.2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干预,可降低误吸症状的发生率。洼田饮水试验Ⅰ级~Ⅱ级,在指导下进食,对于Ⅲ级~Ⅴ级患者,需要采用胃管留置的方式加强鼻饲流质饮食干预,禁止经口进食[2]。

2.2.1 经口进食护理 (1)合理选择食物:通过分析患者吞咽障碍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食物类型,轻度吞咽障碍病人选择密度均匀、糊状流质、半流质或需咀嚼的半固体软食[3]。(2)进食体位:就餐完成后要求患者取半卧位或者坐位体位,并坚持0.5h,确保食物可在胃内全部进入,降低食物反流发生率[4]。

2.2.2 鼻饲饮食护理:(1)鼻饲前应吸尽气道内分泌物,需要在鼻饲前作拍背、翻身等处理,防止由于吸痰、改变体位等造成呕吐、反流引起误吸症状[5]。(2)鼻饲时的护理:每次注食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流质饮食在灌注之前应该通过20ml~30ml适量的温开水对管道进行清洗,调整温度到38℃~40℃左右,以小剂量、低浓度、慢速度作为灌注原则,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合理的调整灌注剂量、浓度以及速度。(3)鼻饲后的护理:保持原体位30min,避免由于体位过低造成食道逆流出现误吸的情况,对于口腔内存在的分泌物要及时清除,并加强口腔护理干预,降低误吸概[6]。

2.3 功能训练

2.3.1 加强Ⅰ级~Ⅱ级吞咽障碍患者的摄食训练干预(1)合理的选择食物类型,通过分析患者吞咽障碍程度,采用稀薄流质、糊状、半流质、软食、干饭等类型的食物;(2)合理的选择体位。帮助患者选择健侧半卧位或者舒适作为体位,病情允许者将床头抬高至少30°,头稍前屈。

2.3.2 Ⅲ级~Ⅴ级中重度吞咽困难患者需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1)面部训练:教会病人做撅嘴、鼓腮、叩齿、弹舌运动,每项运动练习5 次,3次/d;(2)舌肌锻炼:将舌头伸出口外,用舌头舔上下嘴唇,左右口角,并抵住上腭,每项运动练习5 次,3次/d;(3)寒冷刺激:通过冰冻的棉棒蘸取凉白开后,对咽后壁、舌根、软腭等位置进行轻轻刺激,同时指导患者空吞咽,每天按照上述操作作3次训练[7]。

2.4 并发症护理

(1)呛咳:患者出现呛咳后,需立即停止进食,取侧卧位,叩击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2)误吸:降低误吸发生率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预后得到有效改善。一旦出现误吸,立即停止进食,病情允许时,立即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头低脚高,叩击背部;病情不允许,用纱布色绕手指立即将异物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8]。

2.5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该指导陪护人员或者家属正确的陪护以及喂食方法,可降低误吸发生率。加强陪护人员或者家属防误吸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主要指导其进食方式、喂食姿势以及食物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3.小结

预防误吸是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关注。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误吸率明显降低,还可促进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促进家庭经济负担以及社会负担有效减轻。通过分析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建立针对性的吞咽功能干预对策,并开展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干预,使机体对营养的需求得以满足,促进营养不良、误吸等并发症概率明显降低,使患者治疗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猜你喜欢
流质经口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买卖型担保中流质条款效力的证成与强化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论流质契约的解禁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论我国流质条款的重构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