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医院楼宇管理体系建立及应用

2018-01-17 03:27来芬娟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楼宇管理系统科室

来芬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益达经营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6)

1.引言

医院楼宇管理主要是针对医疗建筑和附属配套设备实施的日常管理、安全保卫、设备维护等专业化管理。现代医疗建筑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传统的物业服务公司简单地依赖既往的管理经验和监管经验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化的管理需求,容易出现物业管理职能不清、内外勤工作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物业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存在安全隐患、难以实现绩效考核等问题,医院也容易陷入员工和患者满意度低下、病人投诉率居高不下、医院管理者抱怨不断的窘境。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楼宇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科研中心及大型工业园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考虑到医疗建筑群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普通建筑,对于楼宇设备的数据化、信息化需求更为迫切。利用楼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信息协同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节省后期保障人员成本开支,改善整体服务品质。我院针对医院楼宇和物业的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后,提出了楼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具体需求,组织团队进行系统开发并建立了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体系。

2.设计原则

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设计原则:(1)标准化原则:依照相关标准,实现系统的标准化和结构化,所有接口给予标准的TCP/IP数据接口协议和内容,不同系统间具备“可操作性”;(2)可扩展性原则:系统设计上留有充分余量,系统应用软件遵循模块化的结构方式进行开发,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展;(3)可靠性原则:系统可靠性和容错性高,能全天候不间断运行并有足够的延时来处理系统故障;(4)先进性原则:选用的设备采用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技术和系统产品,保证系统性能的先进性。

3.需求分析

针对楼宇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具体需求:(1)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具有综合搜索引擎功能,能迅速查询所有科室的地理位置,及该位置所在的建筑信息。同时配备该位置对应的建筑图纸。按大楼分块编制所有房间的编号,对所在地理位置的房间编制有关建筑附件信息,如电梯、空调、洁具、室内绿化等,针对型号,便于今后的维护、维修及跟换。同时可以根据各部门使用需求的变化,科学得进行房间再分配,并进行科室运营成本考核。(2)保证室内环境舒适,系统可以根据室外和室内温度的差异进行冷热水供应、通风量、温度的调整控制,制定最佳控制方案,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3)控制日常运行成本:由于医疗建筑功能复杂,各种医疗设备、医疗仪器、机电设备众多,系统通过对楼宇中的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提供最佳的能源供应方式,达到节能和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根据楼宇的使用功能和区域区分,在空调通风系统上实现区域管理和控制,使用中的区域达到设计的空调效果,未使用的区域不开通空调效果,高能耗区域设置设备的自启动时间。医院楼宇内的机电设备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介于能耗和运行成本。(4)实现设备管理自动化:根据设定的参数要求,合理控制设备的运行,监视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其正常运行。同时,通过采集水、电、风系统的运行数据、冷热量计量及传感器数据,为管理者分析设备运行状况、能源消耗量、费用计算提供客观数据指标,为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耗材库存量设置、成本核算、科室绩效提供依据。(5)提高后勤保障人员工作效率:系统具有数据检索和导入导出功能,后勤保障人员可以方便清晰地获得报警事件并对其进行处理,报警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以备查询或打印报表文件。同时系统能提供各类设备运行数据报表,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管理开支。

4.应用体会

楼宇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促使传统的楼宇管理方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医院后勤保障的各方面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培养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发挥出楼宇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佳效能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根据我院多年的应用经验,我们认为:(1)要转变管理观念,建立精细化管理意识。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到依托管理信息系统的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跳出“老经验、老办法”的思想禁锢,加强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摸索出符合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客观规律,建立提高楼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能的配套方案。(2)分层管理,划定责任范围,建立网格化的管理体系。楼宇信息管理系统涵盖功能不同的子系统,分别监管楼宇设备的维修管理、日常运行管理、内部空间(诊间)分配、防灾与安全管理、其他事务处理等。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各模块的不同功能,划定不同工作组人员的责任范围,使其既能分工处置又能紧密协同。例如:①设备管理组负责将楼宇管理信息系统与设备管理结合在一起,监测到设备故障后自动触发维修管理流程,维修人员根据信息网络的电子派单,抵达指定地点开展设备维修工作;②日常运行组负责管理、调节、控制大楼内的各种设施,在中央控制屏上显示各类运行参数,根据环境因素、负载变化等因素的变化,监测停电、火灾、地震等意外事件,优化对电力、供热、供气、供水等能源的使用、调节、管理。③楼宇内部空间(诊间)管理组负责管理楼宇的内部空间,利用系统的分院区查看功能,查看不同院区的楼宇、楼层、科室、房间信息。管理人员也可以按照楼宇分类查询,查看已建楼宇、在建楼宇、待建楼宇、历史楼宇的内部空间分配方案。同时,

也可以查看楼宇的地址、面积、建筑高度、开工日期、竣工日期、地下车位、电梯数量等信息,按楼层查看房间数量、楼层平面图,并进一步查看每一间诊间的名称、面积、所属科室、内部编号及其它备注信息。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管理组工作人员甚至可以根据科室查询房间数量,列出房间列表和房间面积统计,为各科室的绩效考核提供重要依据。(3)培养专业团队,打造一只高效的管理队伍。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楼宇管理信息系统的效能,医院要打造一只高素质的专业化后勤管理团队,管理人员能了解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使用,熟悉信息系统的操作,具备较强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医院高层管理者也要改变对后勤保障人员的传统认识,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岗位练兵,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建立一支一专多能、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

5.结语

医院楼宇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难度远高于普通建筑群,需要集成的子系统较多,包括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照明监控管理系统、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电梯监控管理系统等。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新医疗模式、医疗服务理念、医院管理措施的不断推出,也对医院楼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楼宇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涉及到计算机软硬件、自动控制、机电设备互动、智能学习等综合运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已从分散独立的控制模式发展到集成化的控制模式,实现各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处理。我院的楼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对报警信息统一管理,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各系统间实现信息联动,能对医院楼宇的维护和保障实现高效管理,为有限的医疗空间(诊间)的管理提供高效的手段,也确保了楼宇内部的舒适性,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楼宇管理系统科室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爱紧张的猫大夫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