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情况调查

2018-01-17 03:27崔琳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辖区绝经期患病率

崔琳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51)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7年5月辖区内户籍女性居民,年龄45~65周岁。

1.2 方法

辖区内有16个居委,5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共有户籍居民48044人,其中男22940人(47.75%),女25104人(52.25%)。本次调查为每个工作室40人,均为女性,年龄45~65周岁(围绝经期),共计200人。

1.3 有关指标界定标准

1.3.1 失眠标准:符合一项及以上者:睡眠潜伏期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睡眠浅、多梦;总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有失眠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委靡、嗜睡、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食欲差、烦躁)。

1.3.2 慢性失眠:上述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

2.结果

共调查204人,年龄45至65岁,平均年龄56.16±5.96岁。在过去的1年内,符合上述失眠标准者100人,占49.02%。

3.讨论

在2002年的“世界睡眠日”对全球10个国家(包括中国)进行了失眠流行情况横断面调查,提示一般人群中失眠者占12.1%,我国45.4%的被调查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老年人失眠患病率35~45%[1]。

本次调查提示,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患病率达49.02%,高于一般人群的水平。该人群中约一半的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顾杰等对上海市社区60岁及以上人群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提示,女性、年老、低收入水平、低文化程度、失业、离异、抑郁或焦虑状态、合并身体疾患者更易失眠[2]。女性高于男性,多数女性患者与月经及更年期激素水平变化及心理因素有关。

失眠对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有较大影响,且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3]。应引起高度重视。在社区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应重视失眠的健康干预[4-5]。有关研究提示,音乐养心疗法、食疗、精神愉快、按摩头面部及足底、适当运动锻炼、积极防治有关疾病等,对防治失眠有一定效果。我们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可以制定相应可行的干预计划并加以实施。

猜你喜欢
辖区绝经期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围绝经期女性多焦虑 积极化解要得法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