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脑血管类药品应用进行合理的评价加强此类药品的管理

2018-01-17 03:27曹国民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利尿药心脑血管受体

曹国民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300)

心脑血管疾病即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多指由血液粘稠、高血压或者动脉粥硬化引起的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目前,临床认为心脑血管的发病几率和高血压、长期吸烟酗酒、糖尿病以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很大的关系。现阶段,临床对心脑血管的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为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介入治疗和康复治疗以及改善生活习惯等,而手术治疗因为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多适用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中,对于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主要是以药物控制为主[4]。当前心脑血管类药物主要分为五类,即利尿药、β2-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以及ARB,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以上五类药物进行相应的评价,同时根据当前药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分析如下。

1.利尿药

利尿药是临床常用于促进患者电解质和水排出而增加尿量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即(1)促进钠、水的排泄:通过影响机体泌尿系统促进水、钠的排除,减少机体血容量,以此达到缓解体循环充血的症状;(2)降低心脏后负荷:利尿药可以有效的排出机体Na+元素,以此降低血管平滑肌和Na+-Ca2+的交换,进而降低血管壁的张力,达到降低心脏后负荷的目的;(3)防止心肌重构:利尿剂可以有效的抑制副交感神经,减少交感神经影响机体心肌结构和功能。临床根据利尿药的效能和作用部位将其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利尿药。其中,低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Ca2+的交换,常见的包括阿米洛利、乙酰唑胺、螺内酯和醋甲唑胺;中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影响Na+-CI-同向转运系统,常见的为双氢氯嗪;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并干扰K-Na-2Cl同向转运,常见的有托拉塞米和呋塞米。三种类型利尿药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差异较大,临床使用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考虑[5]。

2.β2-受体阻断剂

β2-受体阻断剂主要包括选择性阻断β1受体、非选择性阻断β1、β2受体以及非选择性阻断β1、β2受体并阻断α1受体。第一种常见的药物包括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第二种常见药物为普萘洛尔,第三种常见药物为拉贝洛尔和卡维地洛[6]。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利用以及肾上腺素能受体、减缓机体心率,同时降低机体心肌收缩力和心肌耗氧量,以此达到保护心脏和防止血管以及心室重构的目的。但β2-受体阻断剂在临床使用中仍然可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包括(1)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呼吸困难;(2)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包括头晕和乏力;(3)消化系统异常,包括呕吐和恶心等。为此,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尽量在保证治疗有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3.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是现阶段我国临床治疗高血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药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中至少存在50%的患者使用过钙拮抗药剂治疗。为此,临床将其分为4各类型,即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类:尼莫地平和尼群地平;笨塞氮卓类:地尔硫卓;苯烷胺类:维拉帕米和三笨哌嗪:氟桂利嗪。硝苯地平降压快,主要用于短期降压;尼莫地平可以扩张脑血管,其作用相较于硝苯地平更强;尼群地平有部分利尿作用,其降压作用持久温和;尼卡地平具有选择性心血管作用,可以选择性的提高心脏指数;氨氯地平效果明显但起效较慢。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

ACEI是临床常用的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一种化合物,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心衰的治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进而达到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7]。临床常见的ACEI药物包括依那普利和贝那普利。ACEI类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尤其是不含巯基的依拉普利以及西拉普利,可出现轻微低血压或者短时性的头痛症状,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副作用可自行消失。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药ARB

ARB是当前最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1,进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达到收缩血管、促进醛固酮分泌和兴奋交感神经以及升高血压的作用。临床根据其特点将其分为四大类,即(1)二笨四咪唑类:替米沙坦、坎地沙坦;(2)非二笨四咪唑类:ARBESARTAN;(3)非杂环类:厄贝沙坦;(4)其他符合制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缬沙坦氨氯地平片。ARB类药物具有一定降尿酸的作用,临床对于合并存在尿酸升高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使用,但该药成本较贵,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其他效果相似但成本较低的药物。

6.药品管理措施

(1)严格对药品进药和采购进行把关,购进药物必须保证三证齐全;(2)做好药品质量检查:可以成立专门的药品质量检查小组,点取对医院药房中给的药品质量进行检查,若发现不符合规定或者要求的可以将其撤除并封存,保证药品质量;(3)完善药品财务管理模式:做好药品财务管理,保证药品采购和账物相符;(4)规范药品配伍:根据每月上报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严格制定药品配伍,减少临床重复用药、剂量不符、剂型错误和使用方法不对等;(5)特殊人群用药,包括孕妇、肝肾功能不全或者糖尿病患者等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合理用药,以防止药物使用错误危害患者身心健康;(6)建立药品管理系统:根据药房药品种类、数量和单价建立完整的药品系统,由专业管理人员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准确的寻找出每项药物的具体事宜,以此提高药品管理效率;(7)加强用药指导:医院定期派遣经验丰富和具有责任心的药师进行病区查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同时对于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配合医师合理的使用药物,促进患者恢复。

7.结语

心脑血管内药品种类多样,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较大,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规范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用药,同时严格把关药品的质量,以此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利尿药心脑血管受体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利尿药的合理应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如何服用利尿药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