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牙科门诊病人就诊因素的调查分析

2018-01-17 03:27陈燕陆月岑朱来宽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
关键词:龋病牙科牙齿

陈燕 陆月岑 朱来宽(通讯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科 上海 200011)

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被WHO列为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它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病导致牙齿局部或整体缺失,使咀嚼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和生活质量。也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影响全身健康。因此,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口腔医务人员面临的十分重要和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用简单随机法调查影响牙科门诊就诊病人的相关因素,为龋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7年7月至9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按简单随机法原则随机分发300份问卷,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性采用不记名方式,均由患者本人独自填写回答后当场收回,由此获得283份属有效问卷。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问卷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患者的个人概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2)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的口腔护理习惯,包括牙齿的数目、牙龈情况、假牙情况、过去一年有无牙齿疼痛、上一次看牙的时间、上一次看牙的原因、上一次看牙的地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本次看牙的原因、本次是否第一次到本院来就诊、谁推荐到本院就诊、来本院就诊的路上所用时间、本次是否为看牙放下工作。

2.结果

在有效的283份调查问卷中,女性为206例,占72.79%,男性为77例,占27.21%。在所受教育程度中,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为265例,其中大专/本科程度为199例,占70.32%。调查群体中,已婚人群最多,为222例,占78.45%。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的为206例,占72.79%。在过去一年中有牙齿疼痛经历的病人为182例,占64.31%。一年内有就诊经历的为125例,占44.17%。调查群体中上一次因牙疼就诊的病例为142例,占50.18%。上一次去公立医院就诊的病例为231例,占81.63%。本次就诊中因牙疼就诊的病例为76例,占26.86%,而咨询建议和日常检查病例为143例,占50.53%。本次就诊中病人路上所花费的时间以半小时到1小时最多,为125例,占44.17%。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女性病人明显较男性病人多,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1]。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普遍胆小,又容易受到疼痛的影响,疼痛敏感性比较高,男性与女性疼痛的承受能力不同。

受教育程度及收入对患者的就诊经历有明显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对自身牙齿的关注度也高,他们更多地是从维护健康的角度去审视自身的牙齿,相比低收入人群也更能接受科学的护牙行为,而不是一味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就诊的几率也比较高。收入决定了病人就医的能力,相对于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更容易有机会去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据统计,有相当多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科恐惧症,甚至有小部分的病人程度严重,以至于出现避医行为,直至出现更严重的口腔急症,此时医生不得已的侵入性治疗又加重了患者的恐惧感。然而,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很欣慰的。在受试群体中,没有就诊经历的群体大多因牙齿疼痛就医,比例高达64.31%,而当病人有就诊经历后,因牙齿疼痛就诊的病例大大降低,占到26.86%,而咨询建议和日常检查病例增加至143例,占50.53%,以前的研究[2]也显示有就诊经历的病人更愿意再次接受牙科治疗,充分表明了就诊环境,医护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有效沟通行为,以及让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必要的宣教,使得病人在首次就诊后,逐渐消除恐惧感,每半年到一年进行常规牙科检查的意识明显提高。而医护向患者提供信息的最有效方法是解释和示范[3]。这提示我在今后的门诊工作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无痛的牙科治疗和药物辅助镇静治疗的同时,更要重视和加强对病人的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督促患者做好口腔保健和口腔预防。从而提高诊疗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龋病牙科牙齿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牙科界茅台来了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怎么保护牙齿?
婴幼儿龋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