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传》

2018-01-17 20:08田红梅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46期

田红梅

《楚乔传》于今年暑假期间登陆荧屏,火得一塌糊涂,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余剧作。该剧讲述的是西魏乱世一个内心独立、有坚强信念的女奴楚乔,在经历一次次的变故和斗争后,蜕变成长为心怀苍生的巾帼将军。该剧承袭了现当代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的传统,融合了青春偶像剧、谍战剧的类型特点,在风格上借鉴了艺术摄影和动漫的表达方式,是一部有自己价值观的、有情怀的、充满正能量的好作品;再加上演员的敬业和对表演的执着,成为了又一部现象级电视剧。

多维解读

视角一:坚守信仰,追求自由平等。

“哪怕命如草芥,也要坚强地活下去。”平平常常的一句台词,却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剧中,楚乔用信仰之光照亮其坎坷难行的前路,为我们展现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独立女性的奋斗史。她向往没有杀戮、人人平等、可以自由呼吸的生活。为此,她一路披荆斩棘,即便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她也始终矢志不渝。《楚乔传》借古装的外壳,传递了现代女性意识,即女性的自立意识,以及面对困难亦不放弃,要坚定地活下去的精神。

视角二:文化创新,亦要承载其传统意蕴。

《楚乔传》的成功,除了故事的传奇色彩,还在于剧作本身承载了一种当代人所要张扬的价值观,弘扬了主旋律精神。它既体现了主流价值,又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思想内涵。另外,《楚乔传》对影视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与创新,并受其启发而推出网剧和游戏,通过新媒体进行海外传播,影响扩展到了俄罗斯、日本、美国等国家,同时对周播制、网台联动等播出方式进行了尝试。

视角三:不惧战争,力求和平。

楚乔“废奴止戈”的信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战火的洗礼,最终与爱人携手建立了一个和平、自由的国度,令人欣慰。现实社会或许会更残酷一些,战争从未走远。想要长久和平,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战争从不是我们的首选,但为了维护和平,我们从不惧怕战争。

《楚乔传》:荆棘密布的救赎之路

◎韦其江

为什么要说《楚乔传》讲述的是有关救赎的故事?原因有两点,首先从内容出发,《楚乔传》讲述的是西魏乱世混战年间,一名叫楚乔的女孩“解救家人,逃脱命运”的故事。“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虽然楚乔是奴隶身份,但她却为救赎自己和他人命运而勇敢地努力着,这个坚强不屈的女性角色,全身散发着“救赎”般的英雄光环。其次从文学内涵出发,《楚乔传》反映了古代平等思想从未萌生在女性的身上,古时女性低劣的地位和不平等的待遇,让女性思想被禁锢着,依附着男权社会,卑微苟活。《楚乔传》在创作上呈现出了楚乔自信、聪慧的模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的励志作品,不断警醒着当代女性寻求自强与自立,不断救赎着渴望依靠他人、脆弱敏感的女性内心。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鳴”,《楚乔传》的多数观众都被楚乔这个身躯娇小但内心强大的角色折服。《楚乔传》不同于《美人心计》,处处以富丽堂皇的生活和尔虞我诈的权利中心作为背景;也不同于《步步惊心》,在“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的爱情巧合里兜兜转转。《楚乔传》作为大型励志传奇古装剧,是要唤醒“女权”意识,倡导女性追求生命的自由。

在中国,“女权”“自立”“自主”这些词不被人常常提起,“励志”“奋发”“成功”也仿佛被贴上了“玛丽苏”和“毒鸡汤”的标签。也许,在中国的传统背景下,在众多影视剧题材的引导下,人们会质疑《楚乔传》,但《楚乔传》并不在乎,它在乎的是一种“救赎”之道,在乎的是楚乔最终能否如“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一样,摆脱自己的奴隶命运,凭借自己的才智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最终与爱人并肩作战,成为心怀苍生、拯救天下子民的英雄。“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如果剧中楚乔的蜕变与成长激起了人们一丝丝共鸣,那么《楚乔传》也就发挥出了其作用。

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一本书、一部剧,告诉我们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去找回我们心中失去的美好。《楚乔传》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将一个“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温柔、刚毅的形象展现出来,这样的女子,能不让人倾心、钦佩吗?《楚乔传》似一只黑天鹅,有不寻常的美感,它和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一样,用经历和剧情讲述了一位女性的救赎之路。

《楚乔传》这部古装剧,温柔地关注着女性、悉心地回答着如何改变命运的问题。荆棘划不破那坚如磐石的内心,《楚乔传》让女性看到了曙光、赢得了救赎。

(选自“东北新闻网”2017年6月14日)

思路剖析

本文首先从内容和文学内涵两方面讲述了楚乔的救赎之路,随后与其他古装电视剧作了一系列对比,突出楚乔这一秀外慧中、坚强独立的女英雄形象;接着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一直是个女性自我意识缺失的国度,而后从观照女性的角度对《楚乔传》作了详尽、深刻的评价,不愧为一篇优秀的时评佳作。

《楚乔传》:乱世中那一道曙光

◎范艳秋

楚乔,一介女子,不甘命运,把王者的气息呼向宇宙的旋涡。她是在烽火乱世中出现的一抹曙光,照亮了黑暗,点亮了希望。

楚乔是女性的标杆,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楚乔有自己的信仰,勇于追求自我的生命价值;二是她主张“释奴止戈”,心怀苍生,胸怀天下。

父系氏族社会俨然把女性独立的思想禁锢在牢笼中,而女性似乎也默认了自己需要依靠丈夫来生活,她们条件反射般乖乖安稳地待在笼中,直到现在,这种依附意识依然存在于某些女性身上。而《楚乔传》借古装的外壳传递了现代女性必备的意识,唤醒了当代女性的追求。在人猎场,狼和冷箭步步紧逼,女奴一个个全部倒下。楚乔绝望又倔强的眼神告诉我们,她不会屈服。在她失去记忆,对未知世界不确定时,骨子里的追求,头脑里的信仰再次迸发——摆脱奴隶生活,找到存在的价值。她用小小的身躯,一次次地抗争,改变命运。我忽然想到了《祝福》里的祥林嫂,她骨子里只知道顺从封建礼教的要求,希望得到封建礼教的认可,可悲又可叹。她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在鲁四老爷家“坐稳了奴隶的日子”。精神的枷锁,成了她命运的枷锁;她无力又无聊地诉说,成了打击自己的利器;一次次被出卖、被利用,终于死在了祝福的夜里。对比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追求、有信仰、能找到自己存在价值的女性,生活才有幸福可言。

巍巍群山,万箭齐发,茫茫人海,战马奔腾。岌岌可危的红川城上,楚乔坚毅的身影渺小而又伟大。她带着“释奴止戈”的信念与秀丽军和百姓一起坚持了下来。她厌恶杀戮,向往和平,怀揣着一颗爱国爱民的心,经历过风吹雨打和千锤百炼,终于成长为一位心系苍生、果断坚强的巾帼英雄。在三纲五常的束缚下,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但也有例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雄心万丈,耗尽毕生心血治理国家。她和楚乔有着相同的理想,那就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安定、自由、和平的国家: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大唐江山,创造了“一介女子站在江山之巅”的伟大奇迹,成为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星”。

命运与黎明接壤,楚乔就是那一道信仰的曙光,刺破了夜的黑,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

【作者系山东省无棣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19班)学生】

简评

本文的亮点是作者能够迁移运用课本素材,如用《祝福》中祥林嫂女性意识的缺失,对比出楚乔对自我生命价值实现的追求;用武则天的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衬托出楚乔向往和平、安定并为之奋斗不息的高尚追求。另外,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楚乔的标杆形象,层次清晰,值得借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