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编辑文化的精神坐标

2018-01-17 22:13段乐川姬建敏
出版广角 2017年24期
关键词:精品工匠媒介

段乐川+姬建敏

【摘 要】 编辑工匠精神既是编辑业界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也是一个理论性命题。编辑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媒介产品的精品意识。编辑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好的编辑制度。通过编辑规范和制度来约束编辑行为,引导编辑价值取向,真正地打通编辑主体建设的旋转门,才能实现编辑主体建设的内外结合、有机统一和相得益彰。好的编辑生态文化是倡导编辑工匠精神的前提。只有建设真正以编辑主体为本位、以编辑质量为导向的编辑生态文化,编辑工匠精神才能成为编辑主体对精神价值的自觉追求。

【关 键 词】工匠精神;精品意识;编辑制度;编辑生态

【作者单位】段乐川,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姬建敏,《河南大学学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当下,工匠精神已经引发各行各业的大讨论,逐步成为一种为人们所推崇的社会职业价值观。编辑业界和学界围绕编辑的工匠精神也进行了深入讨论,对编辑主体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业界和学界一致认为编辑主体要创造出版精品,必须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编辑主体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意识,是衡量编辑文化的一个重要尺度。编辑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什么,当下如何培育编辑工匠精神,这些问题既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又呈现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编辑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精品意识

工匠精神本指手工业者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春秋时期的鲁班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如今,随着社会的变革,“匠”字的内涵、外延进一步扩大,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也越来越宽泛。美国经济学家亚力克·福奇在《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中曾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 “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的人。” [1]很明显,福奇笔下的工匠精神与“好点子”“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劲头”有关。结合他们的看法,笔者认为,在当下的中国,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高频词,“工匠精神”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在思想道德层面,工匠精神体现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就是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忠于自己的职守,对自己的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愿意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奉献才能、智慧、青春乃至生命。二是在行为规范方面,工匠精神体现为开拓创新、专心专注。即一个人要全心全意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用心构思,不断创新,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苦、难,专心致志,矢志不移。三是在目标追求层面,工匠精神体现为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即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精雕细琢,既重规矩,也重细节,不投机取巧,注重品质,追求卓越。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既体现了工匠们自身匠心筑梦、拼搏圆梦的人生价值,也体现了他们平凡创造和勤劳之美的社会价值。比如,在平凡岗位上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能工巧匠、劳动模范郝建秀、倪志福和王进喜等;再如,坚持创新、创造的大国工匠吴文俊、吴仁宝和王传福等;专注于事业而让自己的创新研究影响世界的王选、袁隆平等。他们所蕴含的核心质素——敬业、坚守、创新、奉献等,是对工匠精神实践层面的解读。

不管是理论层面的阐释,还是实践层面的解读,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都与编辑个人层面的修养、追求、工作表现、编辑业绩以及人生价值的提升等相关联。因此,探讨编辑工匠精神的内涵显得十分必要。从编辑工作的本质来讲,编辑是参与媒介创造的重要主体之一,是媒介产品生产的重要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编辑在整个媒介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引导、把关和创新的重要功能。媒介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力的大小及社会效益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受到编辑工作的影响。正是在这个角度上,编辑工作被看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工作,是具有永恒神圣性和崇高性的文化职业[2]。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构活动,编辑活动存在一个社会价值衡量的问题,编辑主体也有社会价值评价的问题。衡量编辑主体社会价值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数量认识的维度,二是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来讲,编辑主体的价值取决于媒介产品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考量的标准就是媒介产品的品质,即内容和形态共同构成的媒介产品的综合品质。具体来说,媒介产品可以用精品、正品、次品和劣品的抽象等级来评定。毫无疑问,精品出版物是编辑主体社会价值的最高层级,是对编辑主体社会劳动价值的最高褒奖。然而,媒介产品的精品性还存在一个时间维度的考量,有当世精品和传世精品之分。有的媒介产品极有社会价值,风靡畅销,但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而另外一种精品媒介产品不仅具有当代的价值,更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成为经久不衰的长销产品,成为传世精品。因此,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是编辑主体精神坐标的最高位置。正如有论者所言:“优秀的编辑人应该具备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具备了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编辑人员才会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创造精品。”[3]编辑主体的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编辑主体的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需要不断培育和修炼,需要始于足下的锤炼和起于垒土的锻铸。这种锤炼和锻铸就是编辑工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态度,即编辑工匠精神。如前所述,作为一种编辑价值观,工匠精神正是编辑主体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意识的高度自觉,是编辑主体文化意识的理性锤炼。以敬业、坚守、创新和奉献为主体的精神追求和逐梦的背后,正是編辑主体对编辑个体生命价值和编辑工作职业价值的自觉深刻认识。这种认识是编辑创造精品媒介产品的远大抱负和高尚志向,从而在超越自我生存价值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由此可见,编辑工匠精神的本质是精品意识,精品意识是编辑工匠精神的自然外化。

二、编辑工匠精神的保证是好的编辑制度

作为一种职业价值观念,工匠精神有利于编辑主体沉潜于编辑工作的具体过程中,一丝不苟地进行媒介产品的雕琢和打磨,从而打造精品出版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主体精神只是一种文化观念和工作情怀,工匠精神价值意识的觉醒是媒介精品生产的前提,但并不是媒介精品生产的必然结果。因为媒介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具有高度系统性和社会性的文化生产过程,具有不可违逆的内在规律。从产品策划到组稿,再到加工、校对、装订和发行传播,媒介产品的生产传播构成了一个具有高度时序性、关联性和程序性的生产链条。媒介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构成了下一个链条质量的前提。正如蔡学俭先生所言:“编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环节相互联系、制约和促进,具有严密的整体性,而每一环节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环节中有许多工序,相互之间同样具有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一个环节、工序的工作影响着另一个或几个环节、工序乃至全部编辑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从宏观上把握编辑工作的整体性,又要从微观上抓好每一个环节、工序的工作,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用严密的制度规范各自的职责和相互关系,使整个编辑工作协调一致,高效率运转。”[4]编辑工作的系统性和专业分工性决定了媒介产品生产的质量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个环节的事,更不是个体的事。要保证媒介产品的编辑质量,出版机构必须从媒介产品生产整体性和局部性的角度规范编辑行为,确立编辑规程,设定编辑准则。通过规程、规范和准则的确立,出版机构要确保编辑主体按照岗位职责、专业分工和产品质量的标准来进行媒介产品的专业生产。从这个角度来讲,编辑工匠精神的实现离不开以编辑规程为中心的编辑制度建设。endprint

编辑规程从本质上来讲是编辑制度,是通过外在制度来约束编辑主体行为的行事准则,是编辑主体行为的工作指南。这种制度规范是一种外在的刚性约束,是一种工作责任的制度确认。正如蔡学俭所说:“责任制是一项打基础的工作,出版部门建立责任制要明确以质量为中心,不仅要建立各级的责任制,还要按照生产流程,建立全面的责任制,包括编辑工作责任制、校对责任制、产品验收和成品检查责任制等,要使出版过程中从上到下,处处有人负责,事事有人把关,各种齿轮运转正常,机器发挥效率,从而使图书质量的提高得到保证。”[5]可见,对具有高度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编辑工作而言,仅仅依靠编辑工匠精神并不能够保证媒介产品的编辑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现实的编辑工作中,编辑工匠精神并不是每一个编辑个体的自觉追求。编辑个体的价值观念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实状况。在此情况下,要保证媒介产品的高质量,出版机构就必须对编辑主体的专业行为,甚至职业精神进行规范设定,从而保证媒介产品的编辑质量。因此,尽管工匠精神更多表现为编辑主体的内在修养和品格,但是编辑规程的制度性约束使编辑主体的工作更专业、更科学,是媒介产品质量的保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好的编辑制度实际上是对编辑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助推。因此,要实现编辑工匠精神,出版机构就必须强化编辑工作规程和编辑工作规范。出版机构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编辑主体的精神建设,不懈地提倡工匠精神和编辑名家风范;另一方面要强化编辑制度建设,通过编辑规范和制度来约束编辑行为,引导编辑价值取向,真正地打通编辑主体建设的旋转门,实现编辑主体建设内外结合、有机统一和相得益彰。

三、培育工匠精神的前提是建设好编辑文化生态

编辑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系统的变革必然会影响到编辑活动的方式和编辑主体的精神面貌。如同王振铎所言:“编辑活动跟社会相联系,如果没有社会,编辑活动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中间有政治、有宗教、有经济、有法律、有教育等,编辑活动跟这些活动都有联系……每种经济形态的转变会影响到文化活动,也会影响到编辑活动,甚至决定着编辑活动能不能出现。”[6]在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版业也在不断经历着体制机制的改革,从“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到“转企改制”,再到资本化运作和“走出去”,整个出版业的经营体制和运营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的出版改制的实现给整个编辑主体的生态带来了巨大影响。“从编辑工作的定额制到包干制,再到现在的项目制,编辑工作绩效考评、人事制度等都在不断地改革。”[7]再加上传播技术的变迁带来的媒介融合现象,编辑主体的构成、角色、功能和工作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编辑文化生态。编辑活动具有社会性,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给编辑主体的精神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提倡编辑工匠精神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编辑文化生态建设。

新的编辑文化生态既有好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误区。比如,传统社会环境下的编辑职业认同在新的社会变革中发生了很多令人忧思的变化,甚至造成了编辑职业认同下降和社会荣誉缺失的问题。一方面,以转企改制为标志的出版改革革新了传统的出版体制机制,确立了一种新的出版生产关系,赋予了编辑主体新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激发了编辑主体前所未有的创造热情,极大程度地解放了编辑主体的编辑生产力;另一方面,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出版改革也带来了编辑价值取向的转变。经济指标在一些出版企业一度成为编辑绩效考核的主要因素,这致使一些编辑主体沉溺于经济效益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而将出版的精品意识和社会效益抛到九霄云外。正如刘杲所言:“商业大潮席卷大地,处处都是弄潮儿。一边是编辑精神的发扬光大,一边是拜金主义的渗透蔓延。编辑向何处去?是坚持编辑精神的觉醒,勇立潮头,破浪前行,还是甘当拜金主义的俘虏,四顾茫然,随波逐流?”[8]编辑文化生态出现了分化:一种是文化为魂、精品为本的编辑文化生态;另一种是市场至上、码洋为王的编辑文化生态。后一种编辑文化生态的形成,既有改革顶层设计不足、改革速度过快的原因,也有编辑主体理性缺失、主体价值教育引导不足的原因,还有出版企业為现实生存困境所迫的因素。无论如何,这种市场至上的编辑文化生态从某种程度上与编辑工匠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是不利于编辑工匠精神倡导的。尤其是,一些出版企业实施的以码洋为中心的编辑绩效考核,与编辑主体沉潜下来打磨精品的目标南辕北辙,不仅不可能生产出媒介精品,甚至会生产很多文化垃圾。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倡导编辑工匠精神就要建设良好的以编辑主体为本位、以编辑质量为导向的编辑文化生态。只有这样,编辑工匠精神才能成为编辑主体对精神价值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林颐.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创新[N]. 解放日报,2015-02-06.

[2]郝振省. 编辑工作的神圣是永恒的[J]. 出版参考,2014(30):1.

[3]段乐川. 历史感:编辑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意识[J]. 出版发行研究,2010(11):41.

[4]段乐川. 论蔡学俭的编辑质量观[J]. 出版科学,2012(6):20.

[5]蔡学俭,汪诚. 图书质量三论[J]. 出版工作,1984(1):48.

[6]王振铎,胡义兰. 编辑活动的规律和特点[J]. 出版科学,2005(5):21-22.

[7]王保健. 论当代编辑的危机[J]. 河南社会科学,2011(5):180.

[8]刘杲. 编辑精神的嘹亮赞歌——《编辑之歌》序[J]. 出版发行研究,2009(2):37.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品工匠媒介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工匠神形
书,最优雅的媒介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