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实践

2018-01-17 00:39周明理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电子信息技术探索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良好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新的科学技术也出现在社会生活之中。电子信息产业就是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产业,这一产业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进步潜力,而这一产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所以还需要根据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进行分析,在岗位的具体职能和角度出发,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找到合理有用的技术型工作人员。因此本文也针对这一技术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工作开展的实践方式,重点对其进行探索,以期能够在根本上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专业群建设 实践 探索

随着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也呈现出最新的发展形势,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对其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形式,还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保证这一专业的教育工作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合理开展。本文所研究的专业群建设,属于教育部门最新开启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其主要就是一电子信息技术为教育领域,把教育工作作为向导,以此作为教育的主要线路,促进这一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1 专业方向和服务面向准确定位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技术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而教育工作也需要把網络技术作为基础,以此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本文所研究的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内容,想要保证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在网络支持的基础上,了解到这一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服务需要面对的群体,这样才能够对其进行良好的定位。

1.1 市场需求的先决条件

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等相关的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想要促进本文所研究这一专业的发展,就需要保证了解市场的需求,这也是这一专业定位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条件,这样的形式能够帮助教育工作的改革,也促进建设工作发展的可行性。在这一教学阶段中,市场的需求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在市场中,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所以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也是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想要对这一专业和科目进行学习,就需要明确专业的内涵及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在市场已经有的先决条件下进行教育工作的实践。

1.2 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目的

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这一专业的学生有着比较高的就业几率,这也充分的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未来发展的专业有着准确的定位。同时在这其中也反映出了市场对于这样教育工作提出的最新需求。所以在网络条件的支持下,这一专业的改革有着可持续发展的性质,能够最大程度的带动社会得劲进步。所以在这一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市场进行分析之后能够在根本上确定专业的定位,以此对这一工作的实践找到最佳的开展方向。

2 构建系列化专业技能训练模块

2.1 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想要保证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改革,就需要这一课程的开展能够与社会接轨,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不需求,在教育工作开展的阶段,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全方位改革和进步。但是这样的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有网络技术的支持,更是需要在理论技术的保证下,才能够更好的带动这一学科的进步,也能够保证在理论知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技能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最大程度的掌握这一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2 电子技术公共平台

为了保证社会中人才的培养,想要电子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不仅仅需要在网络支持下开展教育,更需要保证学生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把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作为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和线路,保证这一知识内容能哦故贯穿于社会的始终,这也是这一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特点。所以在这一技术中,对于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也需要提出要求,保证其能够对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掌握,这才是这一课程改革最主要的方向和内容。

2.3 拓宽就业面向

目前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也呈现出不同的进步形式,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更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便捷。但是与此同时,就业压力增加,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所以如果不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培养,就会造成学生很难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变化。所以在本文所研究的专业改革和建设实践工作中,还需要针对这一岗位的学生找到合理的就业方向,首先对其知识和能力进行最为初步的掌握,以此合理有效的增加就业的选择方向和条件,同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好的调整为其需求,以此保证这一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带动人才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3 实践与效果

实际上,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中,想要对其专业群设计进行改革和建设,就行需要按照最新的工作模式进行改革,首先需要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后是确定其工作的目标,随即按照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形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这些都是这一课程实施的过程。而在实施之后,学生能够明确课程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未来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求,这才是这一课程改革的最佳效果。

4 结论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现阶段,社会中科技在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最大的便捷,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最新发展和出现的技术内容,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最新教学内容。只有合理有效的对这一课程的知识进行教育和讲解,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人才的培养效果,为社会输送可用型人才。所以还需要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对课程的开展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训练手段,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的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平华,谭立新,肖成.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10):62-66.

[2]李敏,钱峰,夏跃武,王勇.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03):22-25.

[3]陈海涛,李斯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实践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4):119-123.

作者简介

周明理(1983-),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人。现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工程、电工电子技术。

罗思思(198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现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与通信。

作者单位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536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群建设电子信息技术探索
从“专业”走向“专业群”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的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
基于内外贸一体化的高职商贸专业群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