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横生学科学

2018-01-17 08:45黄旭霞
锋绘 2018年6期
关键词:灯泡科学小学生

黄旭霞

摘要: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达尔文也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的作用之大。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

1 以游戏促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而游戏是学生们的天性,在游戏过程中学习,不但能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液体流动比赛”。先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各自代表不同的液体,各取相同的量,同样的高度,同时流动,路径等也一样,看来极其公正。比赛结果当然不一样了,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如此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从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2 诱“奇”心,激“知”趣

兴趣是起点,爱好是行动,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比尔·盖茨小时候就是一个电脑迷,好奇心强烈,在13岁时就写出了第一个软件程序。好奇心使他对电脑充满了浓厚兴趣,好奇心使他通宵达旦地钻研电脑知识,让他专心地为首部商用微型电脑ALtait编出了Basic语言软件。可以说,是强烈的好奇心成就了他的事业。从比尔?盖茨成功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好奇心常常促使一个人深入研究、探索,因此能发现许多前所未有的东西。

在教学中,我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如在教学《沉浮》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问道:“什么物体在水中会沉下去(浮上来)?”学生自然会说:“重的沉下去,轻的浮上来。”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同重量的铁块和木块,并当着学生的面称给他们看,再放人同一水中。这时,学生们发现木块并没有沉入水中,这与他们之前的理解有出人,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一诱发,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注意力自然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

3 “已知”开路,树信心增兴趣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不能从科学知识的概念体系与逻辑结构出发,一味追求内容的标准化、系统性与严密性;而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选择他们周围的熟悉的现象与事物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被儿童理解与接受,符合他们科学启蒙的需要。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出发,选择的内容还必须是小学生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如在《养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说说对蚕的认识,由于平时是没有目的性的养蚕,所以学生描述中难免存在表面的、单一的等说法,但我并不急于给予纠正,而是让学生互相质疑发问,再布置学生带着疑问再次动手饲养,并做好观察记录,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昆虫及变态知识的了解。

4 实践中引探究,展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在教学《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时,我先让学生分组尝试点亮小灯泡,接着观察灯泡的结构,最后让他们尝试其它方法点亮小灯泡及观察并找出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在学生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并发现了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后,引导学生用两节电池点亮一個或两个小灯泡。在这样不断发现、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还能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了对科学学科的了解和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罗星凯.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猜你喜欢
灯泡科学小学生
“灯泡”诞生记
灯泡创意秀
点亮小灯泡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点亮小灯泡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是小学生
科学拔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