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虫害防治

2018-01-18 05:06穆再芹
吉林农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东川区蓟马大蒜

穆再芹

(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科分中心,云南昆明 654100)

1 地理环境

东川区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位于昆明市的最北部。由于东川区的土壤呈垂直分布,所以农业种植也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该区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峭,最低海拔695米,最高海拔达4344米。东川区年平均气温在14.9℃左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9月之间,由于具有较复杂的地势和气候特点,造成了东川地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东川区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都比较适合大蒜的生长。

1.1 大蒜简介

大蒜属于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葱属,又名蒜头、胡蒜,有浓烈的蒜辣气和刺激性气味,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调味品。大蒜喜冷凉,喜湿怕旱,-5℃~26℃都适宜其生长的温度,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大蒜营养丰富,含水分69.8%,蛋白质4.4%,碳水化合物23.6%。除此之外,还富含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同时具有杀菌、保健和减肥的功效。

1.2 东川区大蒜种植现状

大蒜是东川区主要的外销型蔬菜品种,大多以蒜头的形式销往国内外市场。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可达到6000亩,产量高达6000吨。种植的品种主要为红七星红皮蒜种,该蒜种是从四川温江引进来的,具有个头大、独蒜率高、表皮光亮以及耐贮等优点。上市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月上旬至3月中旬,东川地区是云南省大蒜上市较早的地区。大蒜的种植和高产为东川地区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在大蒜的种植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病虫害问题却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何能够对大蒜常见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是一个难题。

2 大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2.1 大蒜紫斑病

2.1.1 发病症状大蒜紫斑病大多从植株的叶尖和花梗中部开始感染,然后逐渐蔓延到下部,发病部位的初期会出现一些白色的小斑点,中央微紫色,并且向里凹陷。待到病斑扩大后,病斑颜色会转变为黄褐色并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发病部位会产生黑色的霉状物质,该物质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同时发病病斑处会产生同心轮纹,植株容易从病部折断。除了在生长期间,大蒜的贮藏期也容易感染此病,贮藏期染病的大蒜其鳞茎部会变成深黄色或红褐色的软腐状。

2.1.2 防治方法对该病防治最好选择化学药剂进行,如果植株处于发病初期,可以喷施浓度为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的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持续喷施3~4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果处于发病后期,就需要采取更为直接有效的措施,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进行灌根。

2.2 大蒜叶枯病

2.2.1 发病症状如果遭遇降水量多、雨量大的年份,很容易引发此病,并且病情会十分严重。该病害主要会对大蒜植株的叶片产生较大的为害。发病初期会在叶片上形成一些花白色的圆形点状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不规则形状或者椭圆形状的灰褐色病斑,病斑表面会长出一些黑色的霉状物。枯叶病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病叶的枯死,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的早衰、蒜头体积减小,对大蒜的产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2.2.2 防治方法大蒜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拌种、浸泡处理,每1公斤种子用3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进行拌种。避免重茬现象,保证不连作,要及时将发病的残株清理掉,可以集中进行烧毁或者深埋处理,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如果降雨量较大,要及时开沟放水。如果采用药剂防治,可以利用70%的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施3次左右就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3 大蒜病毒病

2.3.1 发病症状一般在高温或者干旱的条件下很容易引发此病,发病植株的叶片会成扭曲折叠状,并会开裂。由于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外加病菌的侵扰,导致营养不良,植株整体会显得纤细瘦小,其心叶会停止生长,植株的抽薹会受到影响,即使能够抽薹,抽薹后的蒜薹上也会出现明显的黄色斑块。除此之外,更为严重的是大蒜的根系发育也会受到影响,使得结出的蒜头小且僵硬。

2.3.2 防治方法为防止此病的进一步恶化,要在该病的发病初期及时喷施20%的病毒克星400倍液,也可以喷施1.5%的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保证每7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4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

2.4.1 发病症状作物连作、排水条件差、降雨量过多以及植株生长过旺,都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该病传播的适宜气温在25℃~30℃之间。大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染病后的植株叶片会最先出现症状,叶片边缘或中脉开始发病,出现黄白色的条斑,病斑会贯穿整个大蒜植株的叶片,如果脚叶先发病,病斑会逐渐向植株上部扩散,最终导致植株整体枯黄死亡,当湿度大的时候,发病部位会呈现黄褐色的软腐状,并伴随着严重的恶臭。

2.4.2 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治虫防病,另一种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治虫防病:害虫会在大蒜植株上造成伤口,伤口为软腐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一些害虫体内本身就携带着该病的病菌,会直接对植株进行该病害的传播。要想预防大蒜的软腐病,对其虫害的防治是一定不能忽略的,尤其是对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的防治。化学防治:该病的发病初期可以喷施72%的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每隔6天左右进行1次喷施,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喷施2~3次。重点对轻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进行喷施,同时应该注意要喷在接近地表的植株茎基部位。

2.5 大蒜锈病

2.5.1 发病症状每年的早春时节或者秋季,由于气温较低且降雨量较大,此时是该病发作的高峰时期。锈病病菌主要会对大蒜的叶片和假茎进行侵害,发病初期会产生梭形的褪绿斑,如果用手去摸会摸到一些橙黄色的粉状物。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的四周会产生黄色晕圈,发病后期病斑连成一片,最终导致整个叶片全部黄枯,植株也会提前枯死,这会对蒜头的质量与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5.2防治方法可以选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来对植株进行喷施,也可以喷施20%的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完成防治工作。

3 大蒜常见的虫害

3.1 蓟马

蓟马会吸食大蒜植株内部的汁液,一年四季都会对植株进行为害,其为害的高峰期在秋季,每年的3~5月份是蓟马的繁殖期。被蓟马为害的植株其受害部位前期会出现许多长条状的白斑,为害严重时会导致蒜叶扭曲枯黄,萎缩下垂,同时蓟马还会传播病毒病,危害十分巨大。防治方法:可以选用5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来进行喷雾防治,为防止蓟马出现抗药性,对农药的使用要注意交替轮换,还可以喷施20%的氯·毒乳油1500倍液。

3.2 红蜘蛛

红蜘蛛主要为害大蒜的茎叶部位,刺吸植株的汁液,使得受害部位水分减少,失绿发白。被红蜘蛛为害的大蒜植株初期表现症状就是叶片失绿、叶缘向上卷翻。最终导致叶片枯萎、脱落,为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的死亡。防治方法:可以喷施10%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或者同防治蓟马一样,喷施5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4 大蒜常见病虫害的农业、物理防治方法

4.1 选地和轮作种植

大蒜的种植地点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区。虽然大蒜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太高,但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和砂壤土最适合大蒜的生长。种植大蒜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连作,尤其注意不能够与百合科作物重茬。如果能够保持大蒜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轮作,将会对大蒜的生长提供很大的帮助,并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病害的发生。

4.2 加强肥料管理并诱杀害虫

大蒜的生长要合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钾肥和微肥,来增强植株的长势,增强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时应该注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溉、追肥和中耕松土,避免蛴螬等地下害虫的滋生,为植株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同时利用害虫成虫的趋光性对其进行诱杀,蓟马具有趋蓝色的习性,因此可以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能对其成虫进行有效的诱杀。

4.3 清洁田园

大蒜种植田园的卫生条件对大蒜的生长十分重要,因此要在大蒜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然后晒垡15天以上。经阳光的曝晒可以杀死土壤中残留的病菌群体,如果发现病株,要及时将其拔除,再用草木灰来对土壤进行处理,为防止病菌随水传播,需要将所有病梗残枝深埋或烧毁。

5 结语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由于中国人有食蒜习惯,农民种蒜极为普遍,产地遍布全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大蒜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大蒜产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为了确保大蒜种植者在种植过程中能够对一些病虫害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笔者将大蒜的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提出了农业、物理以及化学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东川区蓟马大蒜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东川区总工会:全民读书活动启动
强化生态农业发展 调优农村优势资源
东川区一起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苦参碱B、C防治蓟马和小绿叶蝉田间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