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2018-01-18 12:21曹中华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压盖作物秸秆

曹中华

(梨树县小宽镇农村经济管理站,吉林 梨树 136534)

1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1.1 摘穗

当玉米完全成熟后及时摘穗,包括苞叶一同摘下,不能将秸秆割倒后摘,而是保持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继续直立成活,以保证后期粉碎腐烂的效果。

1.2 粉碎

当玉米田里的穗棒全部采收后,及时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在粉碎前进行反复试验及调试,将作业速度和留茬高度都调整到最适合的位置,再进行作业,避免刀片打土和漏切。

1.3 旋耕或耙茬

进行秸秆粉碎作业后,要再利用重型圆盘耙耙2遍,以确保玉米秸秆和根茬足够碎,促进腐烂。耙后进行深翻,将粉碎的秸秆和根茬与土壤混匀,并压盖在土壤下,要确保压盖紧密,这样能够保墒,促进秸秆腐烂,避免养分损失。深翻压盖后要将土地耙平,以利于后期作业。

1.4 增施氮肥

在秸秆腐烂过程中,也就是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物秸秆时,需要氮素,为了避免与后茬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的氮素,秸秆还田的地块要增施一些氮肥,一般用量为每100kg秸秆增施10kg碳酸氢铵,这样既可以避免影响后茬作物幼苗的生长,也能够确保秸秆的腐烂速度。

1.5 足墒还田

在微生物分解秸秆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水分,既包括微生物需要水,也包括秸秆腐烂过程中需要水分,如果不及时浇水,土壤水分就会大量降低,就会影响秸秆的进一步腐烂,也会影响土壤的物理结构,不利于后茬作物的生长。

1.6 还田数量要科学合理

秸秆还田需要一定的耕作条件,因此,该项技术的推广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秸秆还田面积,也要根据土壤条件,对每667m2地块的秸秆还田量也要进行科学规划。一定要保证当年还田的秸秆能够被微生物充分分解,也不能影响下茬作物,一般每667m2还田秸秆量控制在300~400kg左右比较适合。作为一年一茬作物的东北地区较适合秸秆还田技术,在进行充分试验论证后可进行扩大推广,以避免每年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1.7 防控病虫害传播

在进行秸秆还田时,一定要将携带病虫害的秸秆清除出地块,并消灭虫源、病源,否则会对下茬及来年的作物生长造成危害。秸秆还田时要选择生长良好的秸秆。

2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

2.1 加大宣传力度和示范作用

农民是秸秆还田的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因此,要让农民真正认识到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例如:广播、电视、传单、网络等广泛宣传秸秆还田所能带来的利益,及相关技术要点;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这一项结合其中,使人们更进一步提高认识;利用农闲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相关方面的宣讲,在收获时节,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指导,帮助他们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利用农民大户的示范作用,将该技术进行示范推广,让农民真正看到秸秆还田所带来的效益。在农闲期间,可以在各地区的农机科技示范园,经常性的召开一些现场会、演示会,让农民亲眼看到这项技术的优越性和所能带来的利益,提高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2 多渠道做好秸秆利用工作

据多年观察的结果发现,很多地方的农民将秸秆堆放在路边、树下、地头等地方,这样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影响道路、河道、树木生长等安全,因此,除秸秆还田外,还要多渠道做好秸秆利用的工作。将一些先进的技术推广给农民,例如:秸秆气化工程及生物发酵技术,使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积极性就会增高,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利用问题;从机械水平研发水平上加大力度,研发出更多一些机械种类,扩大玉米秸秆切碎还田、机械灭茬、捡拾打捆的面积。也包括一些联合收割机,研发出更多种类的收割机,利于玉米秸秆还田。

2.3 在跨区作业中配备秸秆切碎器

跨区作业影响范围较大,因此,要抓住这个契机,在跨区作业的机械配备秸秆切碎器,以解决收割、粉碎秸秆的问题。

3 结语

秸秆还田具有营养植物和培肥土壤双重功效,玉米收获后将秸秆直接还田并免耕播种是目前已经被实践证明,且正在大力推广的一项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秸秆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因此,做好秸秆还田工作,成为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压盖作物秸秆
基于ANSYS的油膜轴承压盖外轮廓改进分析研究
浅谈分体式压盖在核桃壳搅拌器上的尝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