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猪瘟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诊治

2018-01-18 12:24谢海宾娟容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猪体琼脂胸膜

谢海 宾娟容

(1,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6100;2,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54500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尤其是在寒冷、潮湿、冷热交替、天气剧变、拥挤、通风不良等不良条件下,使猪体抵抗力降低,可引起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量繁殖[1],毒力增强而发病,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大批死亡。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过去曾称为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主要通过气源感染,且传播迅速,因此一旦猪群感染本病,如处理措施不当,往往造成重大的济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来宾市兴宾区某养殖场2016年1月4日从外地购进了52头仔猪,体重约10~15kg,买来后第3天,有5头开始发病,逐渐发展到全群猪,并死亡12头,曾用青霉素、安乃近、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反而陆续有死亡现象,诊治前死亡率已达38%。随后到来宾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治,通过剖检化验、及时治疗,疫情得到了控制。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0~41.5℃。呈稽留热,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眼流浓性分泌物。可视黏膜发绀,被毛粗乱、身体消瘦、喜欢扎堆、畏寒、颤抖。病初便秘,后拉稀,恶臭带血并混有白色黏膜。全身发红,耳尖、腹部、颈部及四肢皮肤有紫斑,指压不退色。公猪包皮有混浊尿液,颈部肿胀坚硬,触之敏感。病猪咳嗽,呕吐、张口伸舌、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鼻流出浆液性或黏稠分泌物,个别猪口鼻流出带有血液和气泡的分泌物,严重的呈犬坐式张口呼吸,终因窒息死亡。

3 病理变化

共剖检病死猪4头,病理变化基本相似,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呈 “大理石”样外观;胃底部黏膜、膀胱黏膜出血;膀胱内黏膜弥漫性出血。回盲瓣溃烂严重,坏死组织呈“粉渣”样,甚至有的直肠内黏膜布满大量 “纽扣”样溃疡。肾脏表面出血,肾盂出血点明显。脾脏表面有丘状小点出血和绿豆大小暗紫色的出血梗死,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回盲瓣、盲肠及结肠黏膜有钮扣状溃疡;喉头有出血斑和出血点;心冠脂肪: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肺水肿呈暗黑色,并有散在的大小不一肺炎灶;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带血样黏液性渗出物,肺充血、水肿,两侧肺叶呈紫红色,病灶界限清晰,切面呈紫红色肝样变化,断面易碎,间质充满血色胶样液体。个别病死猪肺与胸膜粘连,肺脏有坏死性结节或局部坏死灶,肺边缘有实变区,质地坚实,切面易碎,肺表面有纤维性渗出液、间质增宽,气管水肿,肝脏肿大、充血,脾肿大、柔软胸腔内有出血性纤维性渗出液。颈部皮下水肿,肌肉充血、淤血。

4 实验室检验

4.1 涂片镜检

采取鼻腔分泌物、支气管分泌物、肺病变部位和胸腔渗出液等作病料[2],直接涂片、干燥固定,革兰氏染色阴性,镜检呈两极着色的小球状杆菌。

4.2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以无菌操作的方法,切开肺病变部位,取组织块或气管分泌物,接种到巧克力琼脂平板和鲜血琼脂平板,然后置于含10%二氧化碳环境中37℃培养24h。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中间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明带闪光的菌落。挑取典型菌落接种到5%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中37℃培养24h,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发育良好且较大,而远离葡萄球的菌落则生长不良,然后在平板中再划几条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线,37℃培养24h,菌落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贫瘠。挑取典型菌落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阴性,为两极着色的小球状杆菌[3]。

4.3 生化试验

将分离培养的细菌涂布到5%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用营养肉汤洗下菌苔,将菌液 (约0.1ml)接种于糖发酵管中,37℃培养48~96h。结果:该菌对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甘露醇、木糖、鼠李糖。

4.4 血清凝集试验

将纯化的分离菌株用生理盐水洗下制成菌悬液,与标准胸膜肺炎阳性血清作平板凝集试验,可发生凝集反应。

4.5 动物接种

用分离到的菌株涂布于5%绵羊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h,用营养肉汤洗下菌苔,制成菌悬液,皮下接种健康小白鼠10只,每只0.2ml。结果:小白鼠于接种24h后出现精神沉郁、不好动、呼吸困难,36h开始死亡,到78h死亡8只,另2只耐过不死。从病死小鼠肺部可回收到所接种的细菌。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通过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猪瘟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6 防治

发病后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很快控制本病。加强饲养管理,采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提高猪体抗病力。对已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病重猪与死猪深埋。对场地用具、圈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每天消毒一次,包括猪舍地面、墙壁、用具等,氯制剂、碘制剂交替使用。病猪治疗: (1)用猪瘟高免球蛋白进行紧急注射,每天2次,连用3d。 (2)口服与注射结合,用氟苯尼考、蒽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5d左右。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和磺胺二甲氧嘧啶。 (3)除注射猪瘟疫苗外,使用自家苗免疫防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制作方法是:将纯化的分离菌涂布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置于10%二氧化碳环境中37℃培养24h,然后用生理盐水洗脱,稀释为5.0×109个/ml的菌液,加入3%的福尔马林溶液,37℃灭活48h,经无菌检验合格后,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防治措施,只有症状较严重的2头猪死亡,其他全部恢复健康。

7 小结

目前,猪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不够典型,只凭眼判断易造成误诊,必须经过实验室检验等综合性论断,尤其是混染的病例,一定要分清主次,以便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猪群发生本病后,必须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必须应用两种病的特效药物来控制。否则会使疫情加重,死亡率增高,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对上述病例通过药敏试验,选用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较敏感药物,并应用猪瘟高免球蛋白和抗菌解毒、祛痰止咳、平喘的中西药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用药后症状很快消失,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该猪群暴发本病,主要是由于从外地进猪,长途运输突然改变饲养环境,天气寒冷,圈舍潮湿等应激因素,使猪体抗病力降低,引起本病原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防治本病的根本办法是消除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内的环境卫生,饲料配合原料多样化,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猪体的抗病力。搞好防疫灭病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猪瘟目前已有较好疫苗控制,关键是严格按程序免疫,一般都不会发病。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疫苗目前市场上有亚单位苗和灭活苗出售,每种疫苗都有不足之处,不能抵抗所有血清型的攻击,不能消除患病动物的带菌状态。平时可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剂灭活苗,其方法是:怀孕母猪产前1个月每头肌肉注射2ml;仔猪4周龄注射0.5ml,间隔7~10d后再注射0.5ml;种公猪每年注射2次,每次肌肉注射2ml;也可母子结合免疫,母猪产前1个月每头肌肉注射2ml,所生仔猪5周龄时每头肌肉注射0.5ml。对血清型不明的猪场,可使用自家苗,制作方法如前所述。

[1]肖根辉,宋德平,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PCR快速诊断及基因组酶切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0):35~37.

[2]莫秀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南方农业,2016(9):23.

[3]邓汉虹,刘炳林.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J].湖南畜牧兽医,2002(2):23.

猜你喜欢
猪体琼脂胸膜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夏季养猪要做好防暑降温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猪舍热舒适性评价及夏季湿帘作用下的CFD模拟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