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2018-01-18 12:21弓贵明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选地种薯整地

弓贵明

(山西省古交市种子管理站,山西 古交 0302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马铃薯种植业取得可喜的发展成效,呈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但由于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和手段的落后,导致马铃薯在繁育过程中,还存在成活率偏低的现象,对马铃薯的产量提升形成不良影响,不利于促进马铃薯种植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不断优化马铃薯的种薯繁育技术,对提升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选地与整地

做好马铃薯种薯繁育的选地和整地工作是马铃薯种植的前提。受马铃薯不耐连作特性的影响,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地应设置在未连作的土地上。连作是指连续1a以上在同一块土地反复种植相同作物。连作容易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进而导致马铃薯的产量下降。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地应选择在3a内未种植茄科类作物的地块。受马铃薯对水分和肥料条件的影响,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地应具备较好的土壤通透性和湿度条件,还应具备较好的光照条件,促进光合作用,为马铃薯的根系输送养料。马铃薯收获后,农民应抢墒整地,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种薯的合理选择

马铃薯种薯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马铃薯的种薯过小,对导致营养物质缺乏,不能为母体提供充足的养料,加之干旱等极端自然灾害的影响,容易导致马铃薯植株的枯萎死亡。如果马铃薯的种薯过小,还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由于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所产出的马铃薯个头较小,会对马铃薯的产量形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过程中,一般选择重量大于50g的种薯作为生产原料。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种薯的选择并不能将重量大小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由于种薯不能进行切块处理,若其重量过大,同一生产单位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就会增大,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基于此,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一般选择50~100g的薯块作为种薯。应尽量选择休眠期短、抗腐烂能力强和结薯早的早熟品种,采用整薯播种的方式,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的侵袭,实现提升马铃薯产量的目的。

3 合理设置播种的时间和密度

合理选择播种的时机是提升马铃薯产量的关键,能够促使马铃薯高产稳产。气候会对马铃薯的播种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播种过早会加剧马铃薯的腐烂,播种过晚又会导致马铃薯受到霜冻的侵害。因此,农民因根据本地区的土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播种时机和播种深度和密度,并应在土地表面喷施新高脂膜,维持土壤肥力,提升马铃薯的抗病毒能力。例如,2016年,某农民将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定于5月上旬,并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设置为5000株/667m2。2017年9月,该农民的马铃薯产量达到了4080.28kg/667m2。通过合理选择播种的时间和密度,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在出苗后,农民应做好查苗补苗工作,形成马铃薯产量的保证。同时应及时中耕,做好除草工作,提升土壤的通透性。还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了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就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农民应为马铃薯施足底肥,添加适量的化肥,做好马铃薯的追肥工作,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农家肥为辅。应在马铃薯的叶面上喷施地果壮蒂灵,为地下果实输送充足的营养,促进地下果实的茁壮成长。针对马铃薯的病虫害,应采用美派安、克菌丹和百菌清等药物为马铃薯喷施,实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例如,针对马铃薯晚疫病,某农民选用波尔多液0.5∶0.5∶100兑水对马铃薯的叶面均匀喷雾,施药2~3次,间隔时期为7d。在马铃薯发病初期及时拔掉病株,在中心病株的周围进行喷药,有效防止了疫病的传播和蔓延。该农民还选用了无病种薯,降低了病毒和细菌的侵袭概率,在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严格剔除病薯,并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工作,从源头上对病虫害进行扼杀,加强栽培管理,定期输松土地,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为病虫害创造了不利的生活环境,有效增强了马铃薯的抗病毒能力。

5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马铃薯种薯繁育的过程中,通过做好选地和整地工作,合理选择种薯,能够为马铃薯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播种的时间和密度,能够提升马铃薯的产量,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能够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产量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马铃薯种薯的繁育过程中,可以借鉴上述方法。

猜你喜欢
选地种薯整地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人参栽培的选地和做畦技术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