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2018-01-18 12:21王秀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土质玉米种子

王秀红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农业局,河北 邢台 054700)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玉米的产量远远高于水稻,开始成为我国的第一农作物,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也说明我国玉米栽培技术达到了一定层次。玉米不仅可以用于食品的原材料,还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因此用量大大增加。所以,加快玉米栽培技术的研发,对推进玉米产量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1 我国玉米栽培技术的现状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从1949年至今,玉米栽培技术历经曲折和变革,得到了快速发展。必须合理的利用玉米栽培技术来提高玉米产量,利用各种途径来改善玉米的质量。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玉米栽培技术已经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玉米栽培技术融合了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涉及范围比较广,尤其是生物技术,这使得玉米栽培技术具有很高的利用性。但要使玉米栽培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还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观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

2 影响玉米栽培技术的因素

2.1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种子

在栽培玉米之前一定要进行种子的选取,种子的品种对之后玉米的产量影响至关重要,不同种子,对外界因素要求都不相同,所以必须结合当地气候因素和自然条件,选取抗逆性强的种子,在选取玉米种子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挑选出最为合适的品种。根据长期实践发现,正确的选择种子可以将玉米产量提高10%以上。正确选择种子能够促进玉米载培技术的应用,将正确选种与玉米栽培技术结合起来,使种子能够很快适应区域土质,增加玉米产量。

2.2 整地要精细

一般来说,玉米的根系很发达,超过一般农作物,因此,需要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也就比其他作物要多,其需要不断利用根系从土地里汲取营养,对土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耕地的时候一定要精细,选取肥沃、土质疏松的地段,耕地过程中一定要适度,过浅的话会导致玉米在遇到大风大雨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歪倒。根据相关资料以及长期的实践发现,玉米的耕地深度一般要控制在20~30cm,从而保证玉米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3 适时播种

玉米的种植一定要具备2个条件,即土质和地段,玉米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播种时间较早的话,会导致玉米因为外界变化而受到很大影响,终于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播种时间较晚的话,会使得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够完整,产量自然也不会高。所以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播种阶段,如果是春玉米,就要在温度维持在10℃时播种,基本在地表层5cm以下。如果是大棚种植,一般可以提前10d左右。

2.4 合理密植

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数量也影响着玉米的产量,所以要根据土质的条件来确定种植的数量,一般情况下,每667m2地种植玉米的株数应该在3500~4000株,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增加至4000~5000株。这就给玉米在种植时提出了几个要求:要将玉米种子深度,埋入土壤,以确保种子有一颗良好的发芽环境和生长环境;要确定玉米与玉米之间的距离,保证其有一定的空间用于通风;要根据土质的情况来选择玉米的埋入深度,对于好的土质来说,玉米可以埋在其地表5cm左右,对于不好的土质,其买入深度要增加至8cm左右,避免水分流失,从而为玉米种植提供最佳的环境。

2.5 合理的施肥和管理

要合理利用玉米栽培技术,增加玉米的产量。主要在栽培过程中给其施足够量的肥,在种子发芽并出土之后,再追加1次肥料,从而确保玉米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之后让其顺其自然生长至三叶期,这期间所有的营养都是由玉米自身供给,等到五叶期的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并适时中耕,从而使土壤的温度得到提高,土质变得更加疏松,氧气含量也大大增加,这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在之后的阶段,一定要定期喷洒农药、除草等。在玉米幼苗和出穗这2个时期,一定要注意水的供给,使植株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充足的水分,浇水的量也要注意,一般浇水的方式分为两种,即沟灌和润湿,避免因大量浇水,使得玉米出现倒伏现象;在遇到大雨或者连绵雨的时候,一定要即使沟渠进行排水工作,防止玉米地里积有大量的水,影响玉米的生长。

3 结语

要想更好地利用玉米栽培技术来加大玉米的产量,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不能只从技术入手,上面提到的几点因素都是玉米栽培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这对最终玉米的产量是有很大影响的,这也为玉米栽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

[1]郑雪梅.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178.

[2]孟素梅.玉米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9):49.

猜你喜欢
土质玉米种子
收玉米啦!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桃种子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
溯源侵蚀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土质边坡的稳定性